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四百四十五章 二战终战的序幕

超级科技强国 第四百四十五章 二战终战的序幕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整个4月下旬,欧战尤其是莫斯科战区的战斗风起云涌。

五十万盟军从距离莫斯科130公里左右的列宁格勒忽然杀出来,抵达莫斯科战区,加入了对中国人的战斗,进攻力虽然很强,但兵力有限的中国远征军顺势采取了守势,虽然在多个方向上依然牵制了大量的苏联兵力,但斯大林却依然得到了众多可以用来抵抗德军的兵力。

虽然中国远征军进攻受挫,停止了前进,但希特勒却没有任何顾忌,反而加强了攻势,新的增援被派到了莫斯科战场,苏德双方一直在德军深入莫斯科城区9公里多的地方反复拉锯战。

每一天的伤亡都是巨大的数字,德国人占优的是兵力,步兵战斗力,苏联人占优的是来自美国人的空中支援,以及美国人提供补给后可以肆无忌惮开火的大量重口径火炮。

被逼到走投无路的苏联人,将大炮直接放进城市,火炮分散,却能集中炮轰德军,又减小了火炮暴露的几率,双方以一种空前的架势在进行着巷战。

德军虽然拥有大量的毒气弹,但希特勒得到确切情报,苏联人的毒气弹和美国人提供的毒气弹同样大量运抵列宁格勒。虽然当年德国人依靠毒气弹拿下了列宁格勒,但在苏军得到盟军的重量级支援,以及空中支援后,于1946年初就夺回了这座城市,再次布置成了一个城市堡垒,废墟,废墟上的战斗。

就在德国人集中兵力,甚至从攻打列宁格勒的防线方向抽调兵力的同时,同盟国的兵力部署却在发生着频繁的变动。

1947年5月3曰,一份特急情报送到了希特勒的桌头。

情报上说,盟军的异动证明盟军正在调整战略,似乎有先缓欧洲腹地方向的战事,从而集中兵力支援莫斯科战区的迹象。

而作为最真实的证据,德国人的侦察机开始拍到大量的照片,大量地军队,物资,坦克集群开始在向莫斯科方向集结。

盟军内部的纳粹间谍传回来的情报也证明,盟军要对莫斯科战区动手,种种迹象表明,以美国人为首的盟军集团已经不满足于长期的割据战了,正如希特勒非常愤怒于迟迟无法拿下莫斯科,在中国远征军适当拖住苏军后就果断发起了滔天的进攻。

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都显得非常精疲力尽了,迫切地需要战争走向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彻底战败对方的可能姓已经非常小,不论是德国纳粹还是美英,都认为战争已经到了可以借用一场优势胜利来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了。

……中国,汉京山,南苑的水杉林中,蒋百里正和张蜀生一起在散步。

“委员长,盟军的动作真是很出乎人的意料啊。”

盟军不出重兵支援莫斯科的正面战场,反而在侧翼和中国远征军对峙,不说其他人没想到,就连蒋百里都完全没有想到。

而且,在这之前,中国一方更是没有得到丝毫的情报。当然,这里面有列宁格勒的盟军离莫斯科非常近的原因,机动部队一晚上就能部署到位。

在计划中,这部分看起来数量并不太多的盟军,总参是把它们作为可能支援莫斯科的计划外兵力来考虑的。

因为计划中,远征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是先快后慢,先急后缓,张蜀生和总参都认准了希特勒即便看穿了远征军的阴谋,也一定会上钩,攻陷莫斯科的诱惑太大了,希特勒一定会忍不住上钩。

可以说,莫斯科一旦沦陷,苏联战场等同于结束,即便还没有发生停战谈判,德国纳粹也能集中起兵力和中国远征军一起,将同盟[***]队彻底赶出欧亚,然后拿下英国,彻底孤立美国也不是不可能。

“是人就不是完美的,何况是料事如神。盟军里面也有许多智者,从我们一贯的做法中看出了端倪。这五十万和我们唱戏的盟军,甚至可能转眼就换成了苏军,真正的盟军精锐,还是可能投入和苏联人的战斗中去的。

他们和我们演戏,为的就是拯救莫斯科,甚至图谋整个德军的东线部队。”

从目前帝国掌握的各方面情报来看,德国人虽然在大手笔调动部队,但盟军的动作其实更大,种种迹象表明,盟军在莫斯科战区将有一个空前的大动作。

“整整15个坦克师,空中机群的明显减少,各地的秘密换防,还有所谓的驰援莫斯科,这些都只是个幌子。盟军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大包围莫斯科战区的德军,至少要对德军造成重创。”

张蜀生语气凝重地说道。

“是有这个可能,就看明天早上,确切的消息传来,同盟国的军队是出现在莫斯科还是出现在德国人身后了。据说希特勒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德军已经加强了身后以及对列宁格勒方向的防御,看来也是有防备同盟军在背后动手的意思。”

蒋百里也同意这个看法。

百万盟军,大张旗鼓地宣布朝莫斯科增援,而装甲部队却没有第一时间冲进莫斯科战区,反而在后面拖拖拉拉的。

任何人都能想到,一旦盟军半路忽然掉过头,可就是绕到德国人身后去了。

“如果盟军真的对德国人的后方下手,一定是一场让德国人难以抵挡的闪电战,集中所有能够调动的空军力量和装甲力量,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德军的后方防线。”

蒋百里很肯定地说道,“当然,如果盟军真地是驰援莫斯科,那么很可能是从郊区一带直接插进去,以精锐的装甲兵力量,扭转局势。英美苏三方集中起来的装甲力量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他们至少能够收复整个莫斯科的沦陷城区,可以一改被压着打的颓势。”

“是啊,美国人也意识到了大机械化作战的优势,就看今晚了。”

张蜀生也心情比较复杂,主要是考虑到了很多战略层面的东西,一旦今晚过去,假设成为事实,那二战布局就要再次加快了。

汉京时间和莫斯科时间大约差4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汉京时间早上8点,苏联莫斯科时间刚好是半夜3点左右。

张蜀生一觉睡得很舒服,睡前虽然交代过如果莫斯科战场有任何大动静都要通知他,但依然无恙到了天明。

早饭,练武,上班,直到张蜀生都已经煮开了茶,正在喝早茶的时候,茅云先才敲门走了进来。

“委员长,陈军司令员的电话!”

张蜀生走回桌边拿起那部军绿色电话,却是陈军从莫斯科战区打回来的卫星电话。

不时,放下电话,张蜀生走到地图前,略微对比了几下,就明白了整个形势。

“委员长,昨夜盟军在向莫斯科行军的途中,忽然改变行军路线,向德军防守较薄弱的后方防线做快速机械化运动,同时,至少15个坦克师的盟军装甲兵部队,已经在莫斯科时间凌晨2点半左右突破了德国人的多道防线。

在空前强大的空中轰炸和地面装甲兵突进的双重打击下,在莫斯科城区和列宁格勒方向的佯攻协同下,准备仍然显得不足的德国人猝不及防,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被包围的情况。预计盟军将动用150万军队突击德军后方,与此同时,铁木辛哥在莫斯科城也忽然对德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三个小时时间拿回了所有丢失的城区,并且在集中兵力进攻德军……”

张蜀生拿起电话,说道,“裕任,三十分钟后,立即召开大本营高级军事会议。”

一切都明朗了,盟军在列宁格勒防线屯兵百万,甚至还抽调了东线进攻欧洲腹地的部队,再加上苏联人在列宁格勒方向的兵力,足以组织起来超过200万人的进攻兵力,而信心十足想要快速拿下莫斯科的希特勒,则只有大约70万兵力处于后方防御状态。

盟军以支援莫斯科为幌子,却将暗中集中的重量级装甲兵部队投入到夜袭德军的闪电作战中。

重兵夜袭,装甲兵闪电突击,完全是德国人的那一套,但如今却被盟军用在了德国人身上。

整个东线的形势,其实很简单,盟军从北方靠近北欧的方向对德军展开进攻,战线一直蔓延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而德军在正常情况下,兵力是具备对盟军优势的,而且,重兵把守的后方防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但是,盟军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下定了决心,秘密抽调北方战线的部队,加上列宁格勒的盟军,以及重量级的装甲兵力量,悍然突袭二战欧洲东线战场的这个结合部,成功突入到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后方。

这意味着,一旦被双面夹击,德军在莫斯科战区和苏联人数百万大军厮杀的300万大军和一百多万仆从[***]队,都可能陷入包围中。

德军主力被牵制在欧洲西线和东线的莫斯科战区,这下被盟军突入到结合部的后方防线,后勤补给,众多的德军二线部队,纷纷将成为盟军口下之食。

尤其是在盟军动用了非常优势的装甲兵力量和空中力量的情况下,又被苏联人的主动反击拖住精锐部队,这样的状况,等同于被重重包围。

张蜀生不认为这将是一场轻松的战斗,反而认定它将是一场非常血腥的血战。

甚至,这将可能是标志着二战走向结束的一场规模空前宏大的大血战。

一方是急于要包围德军,一口一口吃掉德军的盟军,一方面是急于扭转急速恶化形势的德军,双方还远没到定胜负的关头,这最后一仗将会异常残酷,而且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打完的。

40分钟后,作战会议召开,作战部长粟裕任亲自通报了苏联战场的猝变。

“……很显然,盟军已经放弃了从东线进攻欧洲腹地的作战计划,改为集中兵力,想要吃掉东线苏联战场的德军。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首先是西线的滨海战场上,盟军的压力会变大,其次,一旦德军最终反败为胜,盟军将彻底输掉二战。

我不知道这个计划是巴顿提出来的还是不甘心最终灭亡的斯大林提出来的,但是,我要说,这确实是一个好计划。”

粟裕任说到这里,望向蒋百里,后者继续发言。

蒋百里说道,“战争的双方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彻底地打败对手,谈判将是一条最终道路。同盟国的这个举动,显然是想逼迫德军展开停战谈判。此时来看,德国人处于一些劣势,但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相反,逆境之下的德军,不但可以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北欧方向战事渐渐停息的情况下,大量的北方军团也可以抽调到莫斯科战区,进攻那些堵路的盟军部队。

打来打去,这很可能是一场大混战。

你这个月包围我一个集团军,我下个月吃掉你几个师……”

一些将领发了言后,张蜀生简单总结了一下说道,“无论如何,和谈也好,死战到底也好,对于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我们不能看着德国完全战败,也不能让盟军完全战败,这是一种新的平衡。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一个最恰当地总攻时机,或者,采取一些外部的努力,在最关键的时刻,围魏救赵,以我们为主导,开始这场停战谈判。”

众人中不少将领有些不明白张蜀生话里面的后半部分意思,前半部分很好理解,就是不能看着双方彻底的战胜或者战败,要插手,适当时候要发动总攻。但后半部分,一些级别不是特别高的将领,就接触不到了。

果然,高级军事会议后,一场只有最高级几个人参加的绝密层军事会议再次召开。

会议一开始,望着下面坐着的蒋百里,蔡锷,罗峰,粟裕任等人,张蜀生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目前时机已经比较成熟,苏联战场大战正酣,短时间分不出彻底的胜负,现在也不是最佳的和谈时机,我们讨论下对曰常规作战和非常规作战的问题吧。”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