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四百三十四章 疯抢苏联 下

超级科技强国 第四百三十四章 疯抢苏联 下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轰!……”“轰……”……数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车拉的步兵炮一起开火,一上来就把苏军打了个头晕脑胀,苏联人别说飞机登场协助防御,炮火一时间都没响起来。

很简单,从瞄准敌人到开火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道简单的防线虽然纵深不大,但如果对方的炮兵不开火,也是不好找出来的。所以帝国的空军也没有去搜寻对方的炮兵阵地,直接扑向A4~A6段阵地,火箭弹和机载机枪,铺天盖地地射下去。

本来就不是什么坚固的防线,这里也从未有过强大的敌人,即便中国人有一天可能打过来,但面对德国人已经打到了首都门口的局面,谁也不会忙着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构筑一条不重要的防线。

很不幸的是,萨马拉防线就属于可有可无的那种,甚至这里的驻军除了老弱病少之外,好一点的都只是肩负着为莫斯科战区训练士兵的任务,也就是说,这里不过是后方战区的一个练兵防线而已。

苏联人,尤其是伟大而英明的斯大林同志从来没有指望一道简单的防线能够阻挡住中国人。

“进攻!”

一声令下,第三装甲集团军的坦克1师就开动起来了,自行火炮战车也跟着前进,不时地开火,炮弹飞向对面阵地,数百辆坦克和战车,哪怕是一辆只开一次火,也足以让苏联人有一种地狱般的感觉。

这可是类似于数百门大炮一起开火的效果,而且它们还会不断前进,越来越近,打得越来越准。

位于大后方的这些苏联红军,哪里见过这种架势,二战开打已经这么多年了,除了偶尔被德国人的空军飞到大后方炸一下外,他们甚至没有在这里听到过任何非苏军制式武器发出的枪声。

现在,不但枪声有了,炮声,坦克轰鸣声,飞机引擎声,爆炸声都有了。

“逃跑!”

这是一线苏军选择的办法,在他们看来,这些中国人完全是无法战胜的,整个防线虽然号称7个红军师,但实际上不过三个红军师的人数,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即将送往莫斯科战区的新兵。

和他们在与德国人交手时做的一样,面对德国人轰鸣的坦克,他们选择逃跑,然后不情愿地被抓住,他们现在也是这样干的。

留下来可能被炸死,先跑了再说,红-军政委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手下了,没被炸死也被吓得够呛,再坚定的信仰,当它被炮火包围,被坦克群碾压时,也会悄然露出破绽。手中的小手枪是阻挡不了不勇敢的红-军战士们逃跑的,于是,那些原本严阵以待的红-军师长们,忽然发现在这样强大的装甲部队面前,这里的防线如同泥铸一般。

“我们需要坦克支援,我们需要炮火支援,我们还需要空中支援……”

一名政委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可惜,平曰里把一切精力都放在弹压部队上,完全不知道防线的实际情况。

终于,一位师长忍不住打断他,愤怒地吼道:“罗斯科夫,我们整个一条防线只有五十辆坦克,其中只有三十一辆可以开动,其他的只能做固定炮台使用。我们的大炮一共只有75门,还不够一个师的炮兵编制,我们没有空军,所有的飞机都去了莫斯科……”

政委茫然地望着那位平曰里丝毫不敢反驳自己的师长,下意识地想举起手中的手枪呵斥几声,却被旁边几名士兵扑上去按倒了。

而此时,师长的眼中是在晨光的白色雪地中,那铺天盖地开来的中国坦克。

“上帝……”

他同样选择了逃跑,实在是没有任何可以抵抗下去的东西,因为中国人的坦克是朝着他所在的阵地来的。

最前线的苏军不过两个师,实际上所谓的七个师,本来是铸造在萨马拉防线附近的的军营里,知道中国人打来了才仓促拉上来填阵地,冰块太厚,甚至只能直接在冰雪后面对抗中国人。真正的一段防线阵地,不过几公里而已。

轰!

很快,苏军的炮火也响起来了,它们不是最前沿的部队,感受不到那种绝望,该开火的时候还是会开火,但是,一开火,就被空中等候多时的中国轰炸机们发现了,区区七十多门火炮,就那样摆在雪地里,实在是逃不过被炸毁的命运。

“跑!”

只要不是被吓傻了的苏军士兵,都在朝后跑。

而这时,中国坦克部队还没有冲到阵地上的时候,李佳珏却又得到了报告。

“司令员,空军为了支援对苏作战而特别调拨的AH—40空中炮艇马上就要到了。”

通信参谋高兴地说道。

“多少架?”

空中炮挺这东西他听说过,CH—40军用运输机加装装甲和各种口径火炮,机枪改装而成的空中炮挺。

在之前的对东南亚作战和对远东作战中,这种空中炮艇都没有出场的机会,满天都是敌机,被击落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西伯利亚方面,地广人稀,苏军主力大踏步后撤构筑防线,AH—40除了打打冰雪玩也实在派不上用场。

但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进攻苏联的欧洲部分,是一次远征,总会遇到一些防御力度并不强的防线,但光靠坦克冲锋,靠步兵上场,效率和火力又不太够,这时候,AH—40空中炮艇级别的攻击机就拥有了大用途。

大航程,CH—40原型机的航程最少在3000多公里,也就是是打完了还能轻松地飞回去。大载弹量,改装过后,虽然装甲耗重,但载弹量依然达到了3.5吨。

把它们装上重磅航弹,也就几枚,起到的作用不大,但如果装上榴弹炮炮弹,各口径炮弹,那威力就猛了。

于是,很快,天空传来剧烈的轰鸣声,两架非常大的家伙就在中低空俯冲而来,肉眼都能看到飞机的腹部和前部甚至尾部都有各种炮管伸出来,瞄准了下方苏军的阵地和那些逃跑的苏军。

两架AH—40空中炮挺,排成一个小排,各口径火力顿时一起开火,开始朝下方肆虐。

“啊……啊……”

惨叫声不绝于战场,两条腿和四个轮子都是跑不过飞机的,两架AH—40空中炮挺从霍去病省的机场飞来,刚好赶上这一战场清道夫的使命。

一路扫射过去,通场一样把最前面的苏军给打了回来,随即又朝回飞,中间还蹂躏了几个军营,这种威力的两架空中炮挺,比起刚才所有的战机加起来还猛。

炸弹比它,但数量远不如它多,战机够灵活了,一路可以低空扫射,但装弹量又远不如它大。

而地面的苏军,防空火力缺乏,缺少战机,刚起飞的十几架螺旋桨飞机被轻松地击落,更别说这种AH—40空中炮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空中自卫能力。

它们虽然是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露脸,但接下来一定会经常露面,给苏军带来巨大的灾难。

原因很简单,战线太长,苏联哪怕是这剩下的疆域也很大,这种大威力的空中炮挺正好被派上用场,不论是现在的阵地屠杀,还是追击,还是普通的运输后勤线上空巡逻都很有用。滞空时间长的无耻,航程也大的无耻,载弹量还大,装甲也厚,苏军部署在这些地方的落后高射炮都不一定打得穿它的重要部位,而不重要的部位,一打一个孔,还是没什么决定姓的作用。

在两架AH—40空中炮挺的帮忙下,不到三万人的苏军死伤部分后,终于处处看到了白旗,准确的说是白色内裤,到处都有苏军在投降。

苏军防线后面的萨马拉小城更是在惊天的炮火声中被吓得半死,平民和地方政斧的第一反应就是跑。然而,乱民还没出城多远,就被一辆辆扬着炮口的庞然大物挡住了。

中[***]队来了!

八点许,被围困了半天的萨马拉小城,终于迎来了一场高规格的蹂躏。

坦克一师整个部队从小城里横穿而过,把苏联人吓得半死。当然,跟在后面那些虎着一张脸,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也让他们惶恐不安。

小城的中心广场上,被赶到一起的市民看到几个苏联人走上演讲台子,高声地喊起话来。

“同胞们,恭喜你们,你们已经被解放了,伟大的中华帝[***]队……”

还是那一套,占领一个地方,就要用苏歼上场,不论苏联人信不信,不论你服不服,帝[***]队该做的那一套就一个环节都不会少。

当然,不怕你不服,不服的人都只有两个下场,就地枪决或者成为苦力,到时候大移民来到时,将会有幸成为帝国本土移民的免费雇工,又或者直接加入帝国国营农场,三餐管吃,工钱没有。

严格说起来,和集体农庄好像也没有区别,只要不懒惰,或许还能吃好一点。只是主子换了,一个姓苏,一个姓中。

听话的自然好办,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地位不会太高,但加入苏联族的机会还是肯定的,比死掉的强万倍,比苦工们也强一些。

于是,封查政斧各部门,接管各要害部门,维持秩序,抢占整个小城的所有权就是帝[***]队接下来做的事情了。

德国人是打下来苏联的领土,交给整个欧洲分,帝国不同,打下来了就不走了,野战部队继续往前打,后方自然有部队来接管这些城市,把苏联人的集体和私人财产,城市,黄金,能源,一切都抢为己有,反正他们原本就一无所有,都是集体的,倒也没太过反对。

至于城市的房屋这些东西,中[***]队向来是很大方的,抢来做什么?徒增烦劳,让苏联人去重新建个新城,按照帝国的移民城市规划来建设,移民还没到就能建起来,就地取材,工钱都不用付。把苏联人赶尽杀绝了也不好不是,好歹要让人家看到希望,能够苟且地活下去。听话的人迟早还能分到土地,别管好不好,也不可能一个人占有几百亩土地(虽然他们没有拥有过那么多土地,但如果是按照完全原住民分配的自由土地政策,一个人或许可以拥有数百亩甚至更多的土地),毕竟大量的土地是分给中国人了,但总归是有一点指望,不听话的,自然待遇就差了。

于是,很快,帝国宣布对萨马拉地区的占领,广袤的萨马拉足足五万多平方公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就全部被抢占完毕。

土地登记造册,苏联人统一管理,粮食统一管理……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战争期间进行的老一套,打下来了,抢占到了,然后执行前期的军事接管政策,接着等待后续驻防军队上来,再接着就是组建帝国的各级政斧部门,接着将萨马拉地区的名字加入‘可选择移民城市’的名单上面去。名单上会注明一切,这里有多少可分配的土地,这里还有多少非常廉价的苏联族可雇工,这里还有多少免费苦力工,这里还有多少可免费使用挺长一段时间的战俘,这里预计接纳多少移民,平均个人移民可享有的土地和房屋面积以及补偿措施是……在移民大计划按照地区情况执行的情况下,不存在一窝蜂上来,满了就只能等下一个地区。

那极少数不甘心的苏联人,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因为那些移民的中国人一来,早已是标准的民兵,他们在国内已经接受过多次军事训练了,手中的武器甚至比正规红军的可能还先进,连妇女都会开枪。给移民发点步枪和弹药,这个实在是太简单了,每个移民村做到有护卫队,移民城镇有民兵连营,这样的准军事组织,苏联人在得不到外国友人赞助的反抗武器的前提下,只能选择接受统治,不然就是选择被屠杀,种族之争,输了就要认命,等待时机,政策总归会适当好转,拼一把反而没有赢的可能。

而此时,远在900多公里外的莫斯科,英明神武的斯大林同志也接到了这个不好的消息,中国人的军队已经进入莫斯科1000公里内的战圈了。

这意味着,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们可以在一周内进攻莫斯科战区。

“让铁木辛哥同志马上来见我。”

斯大林无奈地下令道,连这个最顽固的领导人也发现了,往昔横跨欧亚,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苏联,如今离亡国也不过差了一两步而已。

他甚至可以预见到,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反抗,接下来中国人将如同疯子一般,在整个苏联最后的腹部地区,肆意抢夺,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苏军去迎敌。

斯大林意识到,这一次的黄祸比任何敌人都凶猛。德国人来了可能还会走,而中国人来了就不走了。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