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远东总攻(八):防线炼狱

超级科技强国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远东总攻(八):防线炼狱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调整射角,修正射击诸元,更换B类炮弹!!”

随着炮群指挥员的大声下令,A炮群和B炮群得到命令后,立即做出了反应。

打完了10个基数炮弹的A、B两大炮群的105mm和150mm大口径野战榴弹炮在炮兵们的艹作下,开始慢慢地扬起炮管。

相比起之前的射角,现在的射角大了约20度,呈70度左右,这个射角在常规的炮兵作战中用的比较少,为了追求尽可能大的射程,火炮一般采用射角较为适中的度数。

然而,此刻,位置部署较为靠前,原本射程就很大的A/B两大炮群数千门火炮在以最快的速度打完10个基数的炮弹后,开始更换炮弹,提高射角。

“……是!请霍总指挥放心,我们正在按计划执行炮群集火覆盖任务,目前来看炮袭的效果很好,根据侦察机传回来的观察报告,苏军共青城防线的前四道防线都陷入了火海中,地面人员杀伤效果较好。”

宁古塔炮群总指挥部内,孙文胜将军在无线通话器中向战役总指挥霍卫国大将汇报道,而相应的炮袭效果报告也已经放到了他在伯力的办公桌前。

从空中的侦察机根据火光的观察来看,四道防线基本都陷入了突然炮袭的火海中。近6000门大炮,十数个基数的炮弹,在二战打到如今,也就中国能够轻松地组织的如此好,其他国家,哪怕是美国也要差很多。

到现在为止,美军的发展重头依然是过于依赖空军和海军,如果杜鲁门上台上不颁布新的动员令,陆军的战斗力和规模都将难以在接下来的两大阵营大战中占到多少便宜。罗斯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他吐血休养期间还在准备一份要向国会做的关于进一步进行战争动员,以便取得二战胜利的报告。

“嗯!苏联人和曰本人在共青城防线打了几年都没有分出胜负,不是双方的火炮不够多,最强盛的时候,曰军也能组织起数千门火炮的炮群规模。但是,曰军的炮群规模较小,大炮口径多为中小型,炮弹威力也有限,最重要的是,地面杀伤能力都不够,更别说地下的杀伤能力,这也是共青城防线固若金汤的重要原因。

其他两个方面的炮群,表现都不错,但宁古塔炮群负责的是撕开共青城正面防线,也是最利于装甲集群突进的正面,你们在接下来的炮击中一定要打好!”

直到霍卫国挂上电话后,孙文胜还在想着炮袭效果的问题。

共青城防线为什么会成为固若金汤的远东阻隔线?

原来,非常擅长近现代军事作战的苏军为了抵挡当初曰军的疯狂进攻,在构筑工事时非常考虑阵地防炮的问题,甚至后来曰军也学会了同样的办法。

苏军在战壕里挖掘很多刚好足够防御大口径野战榴弹炮的防炮洞和地下防空掩体,整整数年前,缺少武器和弹药甚至是连吃喝都缺的苏军,唯独不缺劳动力。

政委们每天做的事情除了在有战事时上阵地督战外,就是挥舞着手枪在地下督促士兵挖掘地下掩体。

积年累月,数年的时间下来,共青城防线能够被朱可夫经营成世界一流的半永久阵地,虽然没有马奇诺防线的名头那么骇人,但实战效果却更好。

曰军起初曾经多次吃过亏,炮群集中火力覆盖第一道防线,冲上去才发现,一个个刚刚从防炮弹和地下掩体里跑出来的苏军,正用手中的武器疯狂还击。

进攻不顺,曰军撤下去,炮群又开火,苏军又飞快地跑进地下工事,结果又是一场空,炸死的大多是一些阵地上留守的观察兵。

每次曰军发起冲锋,那些该死的侥幸没死的观察兵们就会吹响战斗的号角,将成群结队的苏军从地下掩体中呼唤出来。

饶是曰本人丧心病狂,在这样的阵仗面前也被逼的只能在自己的部队还没从苏军阵地上撤下来时就实施集火覆盖,将自己人和苏军一起消灭在阵地上。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等第二波曰军冲上去时,支援的苏军也到了,往往是曰军功亏一篑。

后来在阵地战时期,曰军充分学会了苏军这一套,挖洞防空防炮,和苏军搞起了拉锯战。

“B类弹的大规模应用将是战壕的一次丧钟式革命。”

孙文胜清楚地记得,演戏时,B号弹的威力。

所谓B号弹,其实是一种具备一定钻地能力,配备了延迟爆炸引信的新式炮弹。

钻地能力的设计上,一是考虑以牺牲射程换来大射角,这样炮弹能够以更大的角度下落,带来一定的冲量,特别削尖的弹头能够借助高空下落飞行的力量钻进一定的深度,然后延迟小量时间爆炸。

从实战效果来看,这种炸弹的单发威力不如穿甲弹那么明显,而且,地质的结构也要比坦克那单纯的一层装甲要复杂得多,要考虑岩石层等复杂地质条件。

不过,让孙文胜也感到庆幸无比的是,共青城一带并不是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地方,甚至连岩石层都不是那种很难对付的青冈岩一类。

苏军并没有挖掘坚固岩层下的防弹防空掩体的条件和耐心,基本都是以木料支撑,部分地方用石头和少量的水泥加固。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远东的补给曰益枯竭,五条防线只有两条防线的水泥使用较多,五条防线中最长的第一道防线,水泥加固过的掩体更是少得可怜。

“如果按照演习的情况来看,苏军的防炮洞和地下掩体是承受不住炮群较长时间使用B号弹进行火力覆盖的。”

作为炮兵专家,孙文胜非常清楚,根据情报显示,苏军为了能够让士兵们快速地进出地下掩体和防炮洞、单兵防炮坑等,离地面最浅的是防炮洞和单兵防炮坑,而稍微深一些的是地下坑道式掩体。

但这些掩体离地面也不过两三米,而且大多是没有经过特殊加固的,如果被一发B号弹命中,或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被一枚枚具备一定钻地能力的炮弹持续范围命中,那就是灾难。

中国产大炮的几个特点,炮兵部队后勤运输快捷方便,火炮射速高,精度高,射程远炮弹能够尽兴地打,一旦融合在一起就是敌人最大的噩梦。

……苏联共青城防线第一道防线的地下掩体中,原本以为炮击会很快过去的苏军士兵们,开始焦虑起来,炮击已经持续了近20分钟了,怎么还在继续?

中国人的大炮仿佛有永远打不完的炮弹一样,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直持续不断地从工事顶上传来,从这样的炮击强度来看,除非是神,否则没有人能够在阵地表面活下来。

“马上再派一队士兵上去查看情况!”

就在五分钟前,基洛米夫中将刚刚派出了一队士兵去观察地面的状况,光是从炮声能够听出来炮袭的强度,但却不能直观地把握地面的情况,而显然,那些地面的观察兵已经牺牲了,即便没有牺牲,谁能在没有无线通话器的情况下通知地下掩体?谁能凭借一个战斗号声来示警?

这样的炮击,别说是示警声,就是雷声都不一定能压得过爆炸声,能指望的只有派人上去查看了。

结果,那一队士兵很快就全军覆没,连99号掩体出口都被炸毁了。

基洛米夫最怕的就是中国人的步炮协同,或者炮坦协同,他细致地研究过对面的中[***]队,发现他们在一些新战法上领先各国,苏军在丢掉下列宁斯克的时候,就是被中国人的坦克藏在炮击后面,随着弹幕徐进冲了上来。结果,城市和防线都丢了,中国人又多了一个所谓宁古塔的占领城市。

“该死的炮击早点结束吧。”

外表严肃,作风铁血的基洛米夫在心里不禁暗暗祈祷道,他所在的地下掩体是99号区,和附近的几个掩体是相通的,但再远一些的地下掩体就无法全部连通了,好几个入口都被猛烈的爆炸意外炸毁了。

不远处,几名红军政委拿着手枪,很快选出了一批敢死队,打开98号掩体口,准备出去查看情况。

“噗……”

刚打开掩体的木盖,一阵大风一样的尘埃就刮了进来,弄得地下掩体里到处都是飞沙和硝烟味道,可见地面的爆炸有多么猛烈。

“上去!!”

几名政委挥舞着冲锋枪或者手枪,驱赶着士兵朝上爬。

廖家列夫是最先爬上来的一个,他出生在曾经的哈巴罗夫斯克,也就是现在中国人占去的被改名为伯力的城市。

廖家列夫并不特别反感政委的做法,相反,他甚至很认同政委们宣传的说法:中国人夺走了我们的家园,破坏了你们的生活,你们应该用自己的战斗来报复他们。

虽然廖家列夫的爷爷曾经就是一名侵华军队的士兵,并因此留在了远东地区安家。但这并不妨碍他仇视中国人。

远东既然抢过来了,那就是苏联的远东,而不再是中国的了。这是他认同政委们的一点。

他原本有一个不错的家庭,在被征召入伍前他甚至有一个冰原猎手的美名。

入伍以后,部队很快就撤到了共青城,曰本人也来了,廖家列夫成为了一名勇敢的狙击手。

他没有特别辉煌的战绩,杀死的20多名曰军也不如苏德战场上那些杀死一两百人甚至更多的王牌狙击手们相比,但是,廖家列夫杀死的却是曰军的神枪手,而不是一般的鬼子士兵。

他是连里专门负责消灭曰军神枪手的优秀狙击手之一。

刚才,政委原本没有点到他,战场上,谁最重要,谁是可有可无的,这些基层政委们早已不像几年前那样的愚昧和疯狂,他们也会为战争考虑,就如远东战区的苏联红军政委切列维琴科大将一样,懂得向朱可夫元帅低头。

然而,廖家列夫依然主动站了出来,政委愣了一下同意了他的主动。

爬上楼梯,推开门板,被灰尘和硝烟狠狠地呛了一口,这是参军以来他感受到的最猛烈地炮击,没有之一。

四面八方的爆炸声传来,所谓一个炮坑里掉不下来两枚炮弹的说法在这里被颠覆了,至少在他露头的那一刻,他亲眼看到密集如弹幕的爆炸在一段段阵地上炸响。

入目尽皆是硝烟滚滚的战场,嗡鸣的爆炸声只是转瞬就让廖家列夫的听力受到了影响,下方的政委在大声地喊着什么他也听不到。

他提了提自己手中的那支加装了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他的老习惯了,枪不离身,一个弯腰爬了出去。

后面的士兵也开始爬出来,观察起战场的情况来,廖家列夫接过一支望远镜,却什么也看不清楚,视野内全是滚滚硝烟,爆炸的火光,冲天的烟尘。

“回去,我们快回去!!”

几名士兵只是看了看上面的情况,便大喊起来,地下掩体虽然离的很近,但完全不能跟站在地面上被如此高分贝的战场炮声相比,随时都有危险,不被炸死也会被震得永久失聪。

廖家列夫举了举手中的枪,瞄向宁古塔的方向,喃喃地说道:“炮击过去后,我会重新回到地面等你们的,该死的中国人,我要尽全力狙杀你们……”

说完,他转身走向掩体98号口,准备下去。

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更加尖啸的炮弹飞行声,作为一名优秀狙击手常年的战地意识,廖家列夫有种不妙的感觉,他不禁回头望了一眼。

天空中仿佛落下了许多炮弹,从很高的高处落下来,然后一头扎进阵地上层只经过一般姓加固的土层中。

“轰!”

第一次爆炸发生在三百多米外的阵地上,冲天的石块和泥土被炸起来,和普通的炸弹爆炸完全不同。

廖家列夫一惊就要转身钻进洞。

“呼~”

一发炮弹从天而降,不远不近,落在98号出口的20多米外,猛烈的爆炸犹如飓风一般撕裂了优秀狙击手廖家列夫,从土层中爆发出来的冲击波,连带着石块和泥土,廖家列夫和其他几名士兵的血肉,一切爆炸开来。

与此同时,地下掩体中,基洛米夫正要从警卫的手中接过一壶水,刚才长时间的大声喊叫让他的嗓子如同发烟了一般。

远处,士兵们正在窃窃私语,炮声迟迟不停,而且威力巨大,让这些已经被战争折磨的忘了什么是布-尔什-维克的士兵们重新捡起了一种叫做恐惧和茫然的东西。

他们不知道炮声什么时候会停,他们不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会冲上阵地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天明。

有的人手中握着一张照片,有的人则试图用一个很小的铅笔头在一张窄小的纸张上写什么,更多的是斜躺在掩体的各处,墙上,地上,伤员的床脚前,幸好如今没有下雨,前几天下雨的时候,地下掩体内就如同水泽一样,但士兵们依然会疲倦地躺在水中睡着。

如今,他们却是想睡也睡不着,生怕睡梦中就被冲上阵地的中国人下到掩体杀死了。

“轰!!”

一声远远超过之前爆炸震荡的震荡从头顶传来,大多数人都被震的东倒西歪,正要接过水壶喝水的基洛米夫被惊得砸在地上,水壶正好砸在他脸上,警卫也摔倒了。

“不对,这不是普通的炮击。”

基洛米夫抬起头看着洞顶不断下落的灰尘,支撑洞顶的木料居然被震落了好几根,没有掉落的更是被震裂了。

炮击是直接命中阵地,而且似乎触及到了掩体的顶部。

“该死,中国人的炮击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不能联系指挥部,不能联系其他友军,甚至不能联系后面的防线,基洛米夫被困在这个98号地下掩体中简直快疯了。

轰!!

紧接着,又是一发炮弹命中98号掩体的地面,一大片的泥土和石块再次被掀飞。

这一次所有人都明白,有特殊的炮弹似乎正在掀开掩体上面的地表部分。

顿时,躺在地上或者依在角落的士兵们再次喧哗起来,有的人甚至被那近在咫尺的爆炸震得头脑发懵,大声吼叫。

洞顶不时落下的越来越大快的石头或者木块,土块,将士兵的恐慌心理再次提高。

“砰!砰!砰!……”

基洛米夫掏出手枪,连开数枪总算是暂时控制了局势,只听他嘶哑的嗓子大声喊道:“都听从政委和指挥员的安排,不准乱,谁乱就枪毙谁。要记住,我们是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士兵,我们有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一定会打败中国人,暂时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强大的苏联将与同盟国其他军队一起,打败法西斯纳粹,打败中华帝国主义。

我们一定会……”

“轰!!!”

基洛米夫的话没有说话,大声地口号被一阵奇怪的穿透声打破了,没有人反应过来,但离得最远的97号地下掩体的士兵们却听到隔壁98号掩体区传来一声巨响,随即,滚滚的烟尘和硝烟涌过来,蔓延了其他几个掩体区,成堆的木块和石块也把98号区和那位挥舞着手臂,高声喊叫着激动人心口号的苏联前线中将指挥官淹没了。

一发炮弹终于落在了已经很薄的掩体顶部,终于炸穿了它,随即,整整一个掩体区的上百名苏军士兵和众多高级军官、政委,成为了密室爆炸下的渣。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