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缅甸丛林战 (二)

超级科技强国 第三百五十一章 缅甸丛林战 (二)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缅甸,曼德勒。

由于缅甸保卫战即将爆发,为了决死抵抗盟军的进攻,曼德勒这个曾经高速发展的城市不得不停下脚步,大量的修建防空掩体,频繁的防空演练,不只是附近的大量野战机场和防空部队参加演练,更多的是针对普通人。

作为东南亚行省的行省府,曼德勒的政治地位未来将是整个东南亚的政治中心,而如今,它更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城市,工厂林立,楼房成群,又是行省府所在地,在缅甸战争深入进行后,必然将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

11月21曰,随军南下的国防军东南亚方面军总指挥郑之南上将与第9集团军司令员张治中抵达曼德勒,在丛林中建立缅甸战役指挥部,作为整场战役的指挥中心。

郑之南见到拓忠的时候,这位新任行省省长满身尘土,甚至只来得及擦了擦。

“郑总指挥,张司令,欢迎欢迎。”

出任行省省长后,拓忠正式脱下了那身穿戴了近二十年的缅甸人民军军装,换上了一件西南装。整个人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却已经有了封疆大吏的沉稳和睿智。

勤于政务的他,虽然不再负责指挥军队,但还负责统筹行省的军事训练工作,国防、招兵、训练、民兵组织这些都是他在抓。

得到郑之南和张治中抵达曼德勒的消息时,他还在视察一处大型地下防空中心,并且现场指挥了三次演练,在地下防空洞钻来钻去,整个人一身都是灰。

“拓忠省长辛苦了,现在城里的情况怎么样?”

郑之南见这位声名赫赫的原东南亚最强领导人,居然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也是不禁佩服。

拓忠示意工作人员上茶后,简单地说道,“目前城里的情况很好,民心方面,按照我们的老习惯是动员到每一条街道,统一宣传和认识,目前民心的主流是反对同盟国的。但是,我们并不要求人民站在地面上向盟军的飞机喊口号,只要求他们在平时按照街道为单位,参与一些军工生产,积极展开战时的军民生产,参与后勤补给保障,被服修补,伤员照顾等事宜,在面对空袭时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躲进地下防空洞。

人民还是非常支持大陆中央政斧的,都喊着要誓死保卫新生的东南亚行省,包围缅甸区呢。

战时生产方面,军工厂大多搬进了山里,一些简单的可分拆军工则由街道为单位来完成。战争物资补给方面,目前早年建设的15个大型物资补给中心已经24小时可提供补给,能够支撑我军现有军事力量至少2个月高强度的战斗。后续的就只能靠自产和中央政斧调配补给了。

盟军的空袭是在昨天黎明时分展开的,雷达中心的报告是有20多架盟军战斗机和15架轰炸机侵犯钦邦上空,空中争夺的行动已经展开了。

现在来看,曼德勒等后方地区还是非常安全的。不过我们已经动员各地民兵组织,严防敌军的渗透,必要时候可以以小股游击队的形式,消灭敌人小股侦察和渗透部队……”

拓忠介绍的大多都是大陆中央政斧传授的那一套,首先是动员人民,统一认识,让人民对新成立的行省政斧产生归属感。其次,在缅甸现有的军工民用工业基础上,积极展开战时生产,补充十三个大型补给中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动人民,组建训练有素,装备至少中等精良的民兵部队,把游击队制式化。

张蜀生非常清楚,原本历史上,越南人和美国人那场令美国人伤筋动骨的越战,美国人吃的亏有多大。热带和亚热带丛林地形的缅甸,同样具备这种全民可战的潜力。当然,他也不希望凭空加大缅甸人民的死伤,毕竟,所谓的游击队,往往是正规军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一种尴尬的补充。但他想做的却是利用训练有素的民兵部队,为强大的正规军做补充。这样,既训练了大批缅甸军事化部队,又能加强人民的自保能力。而更多的时候,这些民兵组织的根本任务是为正规军提供敌军情报,反渗透,辅助主力部队作战等。

“现在的情况也很紧急,从最新的战况来看,毗邻东印度孟加拉的钦邦和若开邦,当地的东南亚行省方面军部队已经和盟军展开交火了。拓省长,现在第一线的部队曾经是隶属你手下的33师,你认为他们能抵挡多久。当然,我已经命令126师以最快的速度火线驰援他们了。”

张治中是钦邦方向,郑之南总指挥亲点的负责人,第9集团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就是钦邦,钦邦与若开邦交界带。这一带也正是孟加拉的正对面,是盟军当前的主攻方向。张治中不但下令下辖的126师火线驰援钦邦的文多地区,还将126师第一团第1营通过空运,抢先前往文多。文多再往前就是盟军,盟军的小股部队已经越过了印缅边境线。

对自己手下曾经的部队,拓忠自然是了解的,“虽然我很信任他们,但坦白说,我不知道他们能抵挡多久,盟军的数量太多了,33师只是一个1万人的普通师,文多的那个旅,只有3000多人,防守难度非常大。这里有通往文多的电话,直通旅部淩则民,请张司令来打吧。”

拓忠不负责指挥东南亚行省的军事力量,从此专注于政务的他,也就把这个打电话的机会让给了张治中。

“喂,我是2旅淩则民。”

电话通了,那头不但噪音很强,还有隆隆的炮声。

张治中自然不耽搁,直接说道,“淩则民同志,我是第九集团军司令员张治中,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微微一愣后,立刻回道:“张司令,我们还在阵地上,刚刚打退了盟军的一次小规模试探姓进攻,大约一个营的印军。现在,他们在打炮。”

张治中问道:“淩则民同志,面对优势敌人,我们不能一口吃下,切记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是,请司令员同志放心,我们会坚决执行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

……淩则民刚刚放下电话,就被一阵大喊声打断了。

“报告,盟军又开始进攻了,大约有一个团的印军。”

通信员大声喊道。

淩则民默记了一遍方面军下发缅甸境内全军的作战纲要,而33师的命令也是要退入丛林,伺机歼敌,拖延盟军行动,等待后续国防军主力部队赶上来的。

说起对面的盟军,淩则民倒不怕,就因为手下有这3000多条缅甸汉子。

33师不是普通缅甸师,而是被改编为丛林野战师的20个缅甸师之一。33师和其他的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在部队成立初期,军队骨干就是由华人和最亲中的缅甸人担任,都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受过专门的军事化教育和训练,尤其对丛林战非常有一手。

而且,33师和其他师一样,部队从最初的一个排,一个连,成长为一个师,都是由师长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这样的结果是,部队的作战风格尤其彪悍,悍不畏死,在和盟军多年战斗中,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打越彪悍。虽然有小山头主义的倾向,但却无碍大局,反而保证了极强的战斗力。

武器装备方面也不错,至少比对面的印军强,比美军也不差,差的是生活享受品方面,比如,缅甸军就不会在前线享受可乐和口香糖这些战场奢侈品,但论到手中的华夏式步枪,半自动步枪,机枪,步兵炮,迫击炮,反坦克火箭筒和平射炮,甚至一些稀奇古怪的特殊装备,作为20个缅甸精锐师之一的33师,可能还比盟军强一些。而师部直属的大口径火炮,山地坦克也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师一级别的攻防对抗。

总体来说,师一下的缅甸丛林野战师,是以山地战,运动战和丛林伏击战为主的,但整合到了师一级,又能进行正面进攻和防御战。称得上停下来可以打,打完可以跑,跑路可以钻山进林,钻出山林又能正面防御或者正面发起进攻的那一种部队。

比如,33师的师属山地坦克营和105mm野炮团,就驻扎在文多后面二十多公里的地方,伺机待命。

所以,淩则民虽然明知对面的盟军只会越来越多,但他却不怕,侧翼有他的精锐侦察队,只要保证不被盟军抄了后路,他打两场小胜仗后,还有绝对的时间撤退到密林中。

“打,不打怎么激怒他们。”这是淩则民的想法。

淩则民这个2旅的阵地是依山而建的,山不高,但密密麻麻,类似他老家川西一带的浅丘陵地形。

小山较多,视野开阔,敌人的大部队展开也不方便,但恰恰文多这里是根骨头,如果不拔掉这个缅甸旅,盟军在钦邦这个正面战场的展开速度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迂回作战是比较费事的,所以在得知对面文多阵地上只有一个缅甸旅的时候,来自盟军指挥部的命令是,大手一划,先头部队中的一个印度师和一个英国团负责拿下,时间是两天,这也是钦邦境内,盟军设定的其他几个缅甸军阵地的突破时间底线。

“这阿三哥可真是人多啊。”

淩则民举着望远镜,不禁感慨道,镜头里,满山都是带着头巾,裹着头的印度兵。阿三哥这个说法是国内传下来的,淩则民到了缅甸后,一直这样宣称印度人。

刚才一个营数百号印度阿三哥,装备倒是不错,有枪有炮,嗷嗷叫地冲了半天,结果被这边的迫击炮一炸,立刻趴在那里打机枪,炮击,死活不上来了。

后来,淩则民还怪责了一下手下的团长,他们开枪开炮太早了,吓走了印度人。

正面的部队是3团,淩则民亲自上了阵地,找到3团团长朱忠波。

“旅长,你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了。”朱忠波正在观察印军的进攻,就看到淩则民扑到身边来了。

“怕什么,这里危险,后面就几百米的距离,敌人的炮难道打不过去啊。”淩则民拿过警卫员递过来的望远镜,看了看,说道,“这次你可别打早了,听我的。”

不时,小心翼翼的印军满山放羊一样,爬过了那条刚才被炮击的火线,发现对面的缅甸军队没有开火,胆子又大了一些,在后面英[***]官的催促下,开始准备爬山了。

“轰……轰……轰……”

正在这时,盟军的炮兵也开火了,目标直指山头阵地,估摸着有一个炮兵营的样子,炮的口径倒是不大,很可能是一些山炮,也有迫击炮。

乘着炮击的功夫,见阵地上没有开火,眼看着只有百米不到的距离了,印度人开始站起身子来要发动冲锋了。

就在看到那一片片抬起头来的白色包裹头时,淩则民举起手中的旅长配枪,瞄准一个最近的印度兵,抢先开了一枪:“打!!”

山头上的3团千号人枪,顿时响成一片,缅甸兵的枪法也很准,至少比眼前的印度兵强了很多,一下子就撂倒了百十来号印度阿三。

印度团人数不少,看起来是一个大编制的团,起码有2500人,被山头上的猛烈开火,打的有点晕头转向,再被吊着大曲线落下的迫击炮和手榴弹乱炸一气,就有点不敢抬头了。

“妈的,这些阿三真是胆小鬼。这才刚开打就想跑,亏的它的美国二爸花那么多钱武装起来的。这次我们组织一个反冲锋。”

手枪毕竟射程有限,打了几枪,打死一个,打伤一个印度阿三后,淩则民收了枪,拿起望远镜观察起形势来。这样1000人的火力下来,印度人一个团居然扛不住要跑,让他心里很是有点难以置信。

虽然听说一些欧洲仆从[***]在和苏联人打仗时那种窝囊样子,也知道印度人一贯不善战,多年的英缅战争中可从没缺过印度炮灰部队,但眼前这支印军,居然比两三年前英缅战争时的印军更差劲,完全可以和欧战战场上,非洲战场以及之前中东战场上的垃圾英法军队相提并论了。

“组织反冲锋吧。”淩则民拍怕旁边的三团长朱忠波。

很快,反冲锋就组织起来了,整个三团的战士,挺着手中的华夏式老步枪就冲出了战壕,最前面的则是少数的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

“杀!!!”

清一色的中文,充满杀气的喊杀声响彻整个一片山头,那么一时间甚至压过了枪炮声。

完全没有体验过这种阵仗的印度团,转身就跑,有的直接就朝着山下滚,整个2000多人的团,犹如逃荒的鸭子一样,慌不择路。

可怜印度阿三大哥们,大部分人是刚放下农具的农夫,仓促被训练就上场了,根本没见识过这种杀伤力的阵仗,刚听到漫山遍野的吼叫声,转身就跑。

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甚至到了让淩则民都感到惨不忍睹的局面。

淩则民是国防军老西南出身,对于当初来缅甸,心里不是没有想法,但真的训练出来了一支变态的缅甸军后,他反而有了一种成就感,也就更加瞧不起对面印度炮灰军队。很显然,由于大扩军,印度军队的质量再次下降。

一边将文多前线的战况往后方报,直到得知那个国防军空运来的营已经抵达离文多只有不到50公里的野战机场时,他才考虑战略撤退的事宜。那个营的任务是支援文多,而不是来支援阵地,甚至按照淩则民和后方的最新沟通,指挥部的命令是诱导盟军精锐进入丛林,给盟军来一道缅甸保卫战开始以来的开胃菜。

于是整整一天的战斗,直到天黑,印度人最终几乎使用了整个师,都没有成功突破阵地。

一个15000人的印度师,一天时间硬是连缅甸33师第二旅的一个山头阵地都没有拿下,反而被消灭掉了400多人,被抓了上千俘虏。俘虏被连夜押往后方,即时加入苦力劳工营,说起来奇怪,一路上,看护并不特别森严的俘虏队,硬是没有一个印度人试图逃跑。

第二天一大早,盟军的进攻就开始了。

“咦,这次的印度阿三,战斗力好像强了许多。”

揉了揉有些血红的眼睛,淩则民从枪声中就听出来,至少今天早上,印度人的枪打得准多了,阵地方圆内的着弹点也明显多了,迫击炮甚至能有不错的命中率。

“原来是英国佬上阵了。”

果然,印度阿三兵的后面,跟着那个英国团,被督战队一样的英国主子在后面催着,这些新兵一样的印度人,居然开始学会弯着腰,猫着身子冲锋了。

哪怕是再笨的人,昨天吃了大亏,又被英美军官枪毙了几个印军军官和一部分逃兵后,都听懂了命令,也想起了训练时学到的那些。

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终于有了点兵样。

“打。不要打得太狠了,给英国佬一点面子。”

淩则民倒是收到了情报,对面的盟军已经不是一个印度师和一个英国团了,而是一个小残的印度师和一个英国师,以及一个美国人的团。仅仅是一天的时间,盟军的速度也非常快。

他知道,如果要钓鱼,今天就是最好的机会了,而赖在阵地上不走,自己必然是吃亏的,丛林才是2旅解决敌人的最佳地点。

打打停停,英国团被打退后,盟军终于尝试从侧翼包抄,被淩则民的一团打了回去,但盟军利用优势兵力包抄的迹象已经明朗了。

“旅长,英国人的那个师动了,已经过了3号林,在向我们包抄过来。”

直到淩则民收到最新的丛林侦察报告,他才下令撤退,这个英国人的师可是好不容易钓出来的,等的就是它单独行动的时候,他要好好地招待一下。

英国人认为印度人没用,亲自上阵来收拾自己这个旅,那自己就不能辜负英国人的期望,让他们吃个大亏才是。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