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三百零四章 到西伯利亚发家致富去

超级科技强国 第三百零四章 到西伯利亚发家致富去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贝尔加湖大空战第一天的战报初步统计出来时,已经是第三天了,一大早,张蜀生刚刚喝完一盏巴蜀青茶,总参谋长蒋百里,国防部长蔡锷,大本营作战部长粟裕任三人就一起来了。

“委员长,我们给你报喜来了。”

蔡锷爽咧地一笑,直接打开公文包,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战果统计报告,放在张蜀生的桌子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次我们是打了个大胜仗啊。”

“既然是报喜,那大家就一边喝茶,一边聊喜事吧。云先,给三位将军上茶,用我最好的那罐茶。”

张蜀生盖上茶盏,走到旁边的沙发旁,当先坐下,示意他们也坐,“想抽烟的就抽,我自己也是烟鬼,不讲究的。”

三人随即坐下,茅云先随后上茶,退出,关上门,众人这才开始说公事。

“委员长,这一次,我们确确实实打了一个大胜仗啊。”蒋百里作为总参谋长,最先说道,“贝尔加大空战,我们三线作战,三个战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尤其是乌兰乌德——贝尔加湖这一带的主战场上空,我们的战果尤其大。其他两个方向,也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摧毁了相当数量的苏军机场、油库、工厂等目标。

我们在当天的空战中,总共动用了3200架战斗机,700多架轰炸机,战机总数直逼4000架。在主战场,我们投入了2300多架战斗机,300多架轰炸机,重点轰炸了乌兰乌德的所有战略目标。而苏联人则投入了总数超过4000架飞机,型号非常复杂,最老的有30年代的飞机,最新的有刚出厂连涂装都还没有完成的米格飞机,为了这场大空战,苏联人几乎搬空了自己能够出动的所有剩余飞机。

为了这场大空战,虽然我们调集了近乎飞机数量1.5倍的飞行员,但依然不堪使用。当天的战机起飞架次达到了13000多架次,几乎每一个飞行员都飞行了两次,甚至更多。高强度的空战,许多飞行员一下飞机,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机场也是全面超负荷运行,即便我们有足够的认识与准备,但许多后续批次的战机,依然只能在草坪,甚至是平地上降落,机修师和机场工兵们,为了给这些不断起飞的飞机服务,许多人累倒在了地面。”

“是啊,据空军刘亚洲副司令说,有的飞行员受了伤,根本不去医治,带着纱布再次上天。空战最最紧张的中午时分,飞行员们没有一个有时间吃午饭,哪怕是回到地面也是抓紧休息一会儿,赶紧再次起飞。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最终获取了重大胜利。”蔡锷也点评道。“当天我们击落苏军战机达到1100多架,击伤的难以统计,但根据我们的反复演算,空战第一天,也是最激烈的这一天,我们最少歼灭了苏联人在西伯利亚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接下来的空战中将处于下风,从积极防御转为被动防御。而纵观我们的损失,其实并不大,飞行员的损失更是较轻,主要是我们的飞机更注重飞行员的保护,跳伞逃生系统也比苏联人的强。”

“确实是非常辉煌的胜利。”

张蜀生肯定地点点头,这场大空战确实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场面。

而哪怕是同期发生在英吉利海峡的空战,也远远不及。英德之间的空战,同样也是添油战,双方都不断地有飞机加入战场,往往从白天能够打到夜间,但英德终究没有形成超大规模的空战,原因很多,但和德[***]方高层的作战意图有关。

而苏德战场上,情形则恰恰相反,战区太多,范围太大,导致飞机的使用非常分散,今天支援一下这里,明天轰炸一下那里。后天敌机又来袭了,又是一次小空战。

反而像西伯利亚这样,无险可守,更没有大城市可以打大规模巷战攻防,双方反而能够一棰定胜负,集中兵力打决战。哪怕任何一方,想不决战也不行,一旦被压制到地面上,没有了空中威胁,另外一方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就会迅速冲入这些小城市,然后一个个拔掉,最终形成快速占领。

胜利很大,但损失同样不算小,只是相对来讲,可以不计。

张蜀生指着上面的己方损伤数字说道,“这些牺牲或者受伤的飞行员,要第一时间按照抚恤条例予以优渥抚恤,而且要特别查清家里有特殊困难的,我们要主动走程序,给他们办理追加抚恤。

所谓财富和金钱,资源和土地,其实什么都不算,敌人那里多得是,我们尽可以去抢来。真正宝贵的是自己的人民,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有亲人朋友,这些都是我们的族类。

作为政客也好,军人也罢,我们虽然不能做烂好人,以小误大,但也应该分清敌我,对人民,那是血溶于水的同胞。

战争虽然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尽量减少他们的伤亡,我们可以为这些为国牺牲为国付出的军人,解决后顾之忧,甚至让他们过得很好。”

作为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蔡锷,立即应诺道,“委员长放心,哪怕是我蔡锷吃不上饭,住不上房,也决不让这些为国牺牲的军人,死不瞑目。我为部长,上对得起苍天,对得起委员长,对得起国家和政-府,下对得起大地,对得起数百万军人和他们身后亿万的亲属。”

张蜀生满意地点点头,话题又转到空战上。

说起空战,张蜀生不由提醒道,“这次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破天荒的胜利,最关键在于,我们是准备数十年,国防军空军蛰伏几十载才一鸣惊人,以绝对优势横扫苏军。苏军的飞机层次不齐,虽然有大批先进飞机,但整体相比我们的二三代机搭配,整体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如今我们虽然领先世界各国一些,但还没有到决定姓领先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至少在更先进的战机正式进入战场前,我们要小心地维护这种巨大的空中优势。”

蒋百里:“委员长说的是。这场空战的结局大致已定,苏联人即便得到美国人的支援,西伯利亚也将是我们的天空,这样,陆地战争就好打多了。乌兰乌德的攻陷,整个贝尔加湖地区的占领,也将被提上曰程。”

张蜀生:“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广袤的新占领领土,单纯依靠军队去驻防是不太现实的,而且,传统的驻防部队,也容易顾此失彼。

之前我已经让政务院相关部门去拟定一个大移民计划,目前我们的人口已经接近六亿,国内优质耕地存有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一些人口密集的省份,比如西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大多数家庭,每户人均耕地远不足一亩。有的甚至只有几分田。

不是政-府不分给他们田地,而是实在是人口众多,没有田地可分,总不能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造耕地。

而西伯利亚却有广袤的土地,那里的苏俄人,看起来是集体农庄,实际上一个人平均下来却足足可能有数十亩甚至百亩地。

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而他们却能通过掠夺,抢走我们的北海,去养肥他们的人民?

先不说北海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这样的肥沃土地,哪怕不是我们的,也要抢回来。世界就那么大,我们不要,就是便宜了别人。让别人发展,总不如让自己发展的更好。整个西伯利亚那么大,区内苏联人的人口还没有我们一个省的人口多。

凭什么让他们白白占据偌大的一个个农庄?

所以,既定占领的土地,我是绝不可能答应让出来的,也没有什么战时和战后之分,我们打到哪里,哪里就是战时,我们开始改造当地成为我们的领土,就是战后。

另外,驻防方面的问题,我也说过很多次,这些领土,既然占下来了,那就是我们的。从占领那一天起,立即改名为汉语城市,各项市政工作,包括地图绘制,出版等工作,都立即展开。那些苏联人,不愿意居住在苏俄集体村庄,不愿意成为第好几等公民,那我们也可以不杀他们,但必须遣返,把他们全部遣返回更北方,或者西方,东方,让苏联人去接待他们。

不能发给任何的补给,想留还是想走,让他们自己决定,想留下的,我们划出苏俄集体村庄,登记户口,开办汉语学校,划拨足够他们活下去的粮食。想走的,一把泥土也不能带走。

另外,我们库存的大量老旧武器,在我们看来是老旧的,但在苏德战场和远东战场上,那些华夏式单发步枪都是很先进的。大移民计划一旦开始,每个汉人村子组建巡防排,按预备役编制,接受准军事化训练,武器和弹药足额配给,用以威慑苏俄平民,以及可能出现的游击队。”(人口数字更正一下,30年的稳定发展,人口应该很快突破5亿,解放十年,休养生息,国富民强,无大自然灾害,不实施计划生育,人口数量已经达到6亿)其实张蜀生很清楚,游击队也需要建立在人口的基础上,广袤到无边的西伯利亚,就凭那一点人能在冰天雪地里打出什么游击战?到时候即便有极少数的苏俄游击队,也会很快被每个村的巡防排,或者是驻守当地的装甲机动部队快速剿灭。

“是,委员长,一旦乌兰乌德最终被攻陷,占领了贝尔加湖地区,军队会配合民政部门的。”

开疆扩土是一件谁都喜欢的事情,历朝历代的君王,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样的功业,而如今,共和国却能把北海拿回来,甚至有可能一口气吃下西伯利亚这个巨大的肥土豆,那将是多么辉煌的一件事情。

光说想想,哪怕是不计算后续的占领土地,就是多出来一个西伯利亚,中国的地图立刻就会从一个‘准雄鸡’变成一个顶着巨大金塔的金鸡。而苏联的领土,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个中国的城市。

蔡锷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此时却是忍不住激动地站起来,“委员长,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您亲口说,占领的土地,我们绝不还回去,这真是天大的事情啊。

委员长,光是想想,西伯利亚那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足足有我们一个现有的中国那么大。而整个苏联才不到2亿人口,我们却有6亿。这是不公平的。

我表示强烈支持,要,一定要把这些领土夺回来。

我们现在虽然只有6亿人口,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百年后呢?我们或许会有二十亿,甚至是五十亿中国人,那时候,光靠中国本土,哪怕是加上东南亚,朝鲜,又怎么够呢?我们必然需要西伯利亚,需要中亚,需要更多的领土。

土地养育我们的人民,提供我们需要的资源,这才是让我们民族全面腾飞的必要基础。”

蔡锷的话代表了蒋百里和粟裕任二人的想法,两人也激动不已。

粟裕任说道,“是啊,委员长,希特勒不敢永久占领那些土地,只能分给其他仆从国,那是他们人口稀少,不堪占领。而我们,绝对有这个能力,消化这些肥沃的土地。”

“中华儿女的创造力和生存能力,拼搏能力都超过其他民族,别说西伯利亚,就是非洲,只要有能够让他们生存的更好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奋斗。”

张蜀生不禁遐想起以后的景象,亿万国人北上,占据西伯利亚,甚至更多的领土,每一个村子的实际辖区范围,有内地一个镇那么大,每一户人家都有一大块望不到边的农田,人们只需要坐在家门口,就能望见绿油油的作物,驾驶着目前已经农用化的履带式耕作机械,就能一个人产出十个人的粮食。

苏联人以不到三千万的人口,盘踞在偌大的西伯利亚上,实在是过于暴殄天物,如果是中国,那么,哪怕是将一个省的人口挪过去,也能让这块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

张蜀生的想法前所未有的坚定,别的地方暂且不提,苏联既然离得这么近,还有现成的西伯利亚铁路,完全的陆地交界,不抢一些领土过来,实在是太吃亏了。

他看得很远……“我要实现一个梦想,中国巨龙的身躯总有一天会横亘在欧亚大陆上。她的头部,将在北冰洋饮水,它的尾部将在马六甲海峡以南舞动波浪,这样的国土,才符合中国巨龙的身份。”

而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中国人,到西伯利亚发家致富去。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