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大空战 上

超级科技强国 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大空战 上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距离莫斯科近200公里外的伊洛夫小镇,是一个位于大山环绕中的小镇,地处大丛林腹地,哪怕是庞大的机群要专门寻找它,也会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

现在,这里却是伟大的布尔什维克领袖,苏联卫国战争的英明领导者斯大林同志的秘密‘行宫’。

“斯大林同志,按照您的吩咐,目前总计600余架la—5、la—7战斗机已经秘密调往中亚和西伯利亚。我们抽调的大批先进飞机,都将在短期内通过多次转场,赶赴和中国人空战的第一线。”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分管空军的诺维科夫元帅,向斯大林报告了这个秘密抽调飞机,前往其他战场的绝密行动。

“德国人有发现我们的异常吗?”斯大林有些焦虑地问道。

“德国人还没有发现,目前我们让飞行员加大了起飞作战的频率,地面上也安放了许多木制假飞机用来迷惑德国人的侦察。”诺维科夫元帅肯定地说道,“短时间内,德国人是无法发现我们的行动的,这次行动保密度非常高,绝不可能泄密,在内部,调走的飞机都是以前往后方检修、升级改装为名。德国人要发现异常,至少也要几个月以后。”

“诺维科夫同志,这是一场总数可能超过2000架次飞机,时间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抽调行动,而且为了对抗中国人的先进飞机,这批飞机都是非常先进的。如果你的行动泄露,或者是美国人不肯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将面临一场灾难。”

诺维科夫元帅微微弯腰,肯定地说道,“斯大林同志放心,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这次行动提前败露,或者引发极度恶劣的后果,我将自杀谢罪。

如果我们只是抽调200架飞机,美国人很可能会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我们在整个西伯利亚战事期间,前后抽调2000架属于,或者本来会拨往莫斯科战区的飞机,那么他们一定会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

他们能做的并不多,或是加强对东线我军的支援力度,或是大力加强远东方面的航空队,直接与中国人爆发空战。”

斯大林当然清楚这件事情的利弊,但依然不忘警告自己的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元帅。

见他这样发誓,斯大林反而笑笑,赞许道,“诺维科夫同志,你是我非常信赖的革命同志,我相信你的计划一定会取得成功。”

大本营作战部长粟裕任敲开张蜀生的办公室门,后面还跟着共和国宣传部部长韦三才。

“委员长,恰克图捷报传回来了。”

粟裕任打开黑色公文包,抽出一张偌大的照片,递给张蜀生。“虽然在恰克图城内,我们只不过俘虏了15000多名苏军官兵,以及数万武装平民,但恰克图的战斗,可以算得上是这场‘霍去病’闪电战在西伯利亚进攻方向的一个小结。陶谦上将指挥的蒙古方面军打得不错。

而且,恭喜委员长,战争刚开始,我们就有了绝好的战争英雄。”

张蜀生接过照片,却是不由摇头苦笑,照片上是一个战地特写。一名少校副营长,带着一小队士兵在那里接受拍照,照片里,在他们的右方,是一个苏军将军的清晰肩章特写。

让张蜀生忍俊不禁的,不是这些战俘,而是这个战地小队里,那个在军队记者拍照时,伸出右手闷搔地做着V字剪刀手动作的少校副营长。

他还记得,第一次教何安那小子做这个动作,是在二十年前一次照全家福的时候,没想到这次那小子战地立功了,又让自己看到了那个犹如被放飞回大自然的飞鸟一般自由快乐的何安。

“委员长,对于何安少校的宣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规格呢?应该特别加强吗?”韦三才这次来,也是处理这张战争宣传照的事情。作为刚刚全面加入二战的国家,无论是国民还是军队,都需要一些英雄在战争之初取得耀眼的表现。

何安机缘巧合,捕捉到了有用的细节,一举抓获了那么多苏军高级军官,是非常适合被塑造成为军队少壮派军官楷模的。

只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韦三才这个帝国宣传部长,才有些把不准。

张蜀生微微一笑,放下照片,望着他,问道,“三才,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呢?”

韦三才沉吟片刻,严肃地说道,“委员长,不论是于公还是于私的考虑,我都会积极宣传这样的军官成为战争英雄。

帝国宣传部需要很多这样的正面战争英雄,而我个人也希望他能够成为战争的英雄。

因为,委员长能够将自己的妻弟送到战争第一线,并且凭借自己的拼杀取得战功,本身就是一次最好的宣传案例。”

“这件事情,确实可以成为一次极好的宣传案例。”作战部长粟裕任也在一旁点头说道。换位思考,如果他在委员长的位置,也许同样能够做到将亲人送上前线,但能不能大公无私到把他送进战火第一线,他自己也没把握能过心里那一关。

张蜀生默然,取过签字笔,在照片下发的文件上快速地做出了一小段批示,随即说道,“你们的想法,我都明白。其实何安去前线的事情,我只是顺手推舟,也不算我有多么大公无私。

作为委员长,我也明白这样的战场人物,对于复兴党,对于政斧的形象都是有很大助力的。而作为他的姐夫,我也喜欢他能够通过他姐夫以外的阶梯,获得一些成功。

宣传暂时限于军队内部吧,让国防部核发一份嘉奖令,把他的副营长职务转正就可以了。对外的宣传,可以积累一些资料,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开始吧。

小马驹刚刚学会奔跑,如果给他套上过多的枷锁,即便出于私人的角度关爱提拔,也只会是害了他。

还有,他的身份,只要他自己不说,军队内部就先保密吧。不然,我担心那些团长师长们,会把他从先头营长,变成师部或者团部文职军官保护起来,这不是他想要的。

“明白,委员长。”韦三才和粟裕任都点头道。

张蜀生又和韦三才说了几句,由于目前只有蒙古方面军的攻势最猛烈,也是战果最大,所以,战争英雄出现较多,也是宣传部的暂时的重点工作。在其他两方向,国防军都只是遭遇到‘小规模的苏军’,毕竟,在几十万大军,整整一个装甲集团军打头阵的一个方面军面前,除了重兵屯守的西伯利亚,其他方向的苏军,在中[***]队突入境内快200多公里时,还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集团军群,用于会战。

韦三才走后,张蜀生和粟裕任接着谈起了‘霍去病计划’的整体进展情况。

“委员长,目前远东方面军和中亚方面军进军都很顺利,总计消灭苏军约十万人,战果不大,暂时没有像蒙古方面军一样遇到集团军级别的阻挡,这些被俘的苏军,大多都是一路上由装甲部队追赶包围。预计在蒙古—西伯利亚方向再次有动作前,两个方面军都不可能遇到大规模的会战。

但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远东方面,苏军已经从本来就紧缺的对曰作战部队中抽调兵力,预计将集结一支超过五十万人的部队,而中亚方面,同样有大约七十万苏军在集结。”

张蜀生翻开了几份文件,随后还是将注意力转回到西伯利亚方向。毕竟,苏联人为了与德曰作战,在中亚和远东的剩余兵力都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一些二线、甚至三线集团军。这两个地方的军队,大多数都被派往欧洲方向,或者加入到在远东与曰本人的鏖战中。

苏联人原本准备集中兵力,联合登陆作战的美军,对曰军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结果,中[***]队的霍去病计划一开始,这个重创远东曰军的作战计划,只能搁浅了。

而西伯利亚则不同,苏联人哪怕是在兵力最紧张的时候,都留有大量的集团军,只要能够保住西伯利亚铁路,保住横贯国土东西的走廊,苏联人面对任何敌人,都还有机会。西伯利亚不仅有大量资源,还是苏联的背脊。

“一场大规模的空战?”

在文件上,张蜀生看到最新的情报显示,苏军为了与中[***]队争夺战场制空权,预计将在距离中国领土数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的上空,爆发一场大规模的空战。

“是的,委员长。苏联人在苏德战争中发现,面对同样拥有大规模机群的敌人,只有同时出动尽可能的飞机,才能取得胜利,小规模的空战,无法影响战略走向。

所以,为了争夺制空权,便于之后可能会爆发的西伯利亚坦克集群大战,和防御我们的后续进攻,苏联人正在集结大批飞机。

根据最秘密的情报显示,苏联人不但集中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部分飞机,以及连夜赶造更多的飞机,他们甚至秘密从苏德战场上抽调飞机。一大批原本将送到苏德战场上的新式飞机,被秘密抽调到中亚和西伯利亚。”

粟裕任神情严肃地说道,苏联人敢于从苏德战场上抽调飞机,甚至将支援莫斯科的飞机都抽回到中亚或者西伯利亚,足以看出他们对于‘亡国灭种’的危机认识。

张蜀生手中的笔在文件上轻轻地点着,皱眉道,“斯大林打得好算盘,看似秘密抽调苏德战场上的飞机,其实很可能是做给美国人看。

好让美国人知道,如今他们有亡国之险,连莫斯科上空的飞机都要抽调回去作战。”

粟裕任点点头,苏联人的伎俩并不高明,但却非常管用,“不错,斯大林这步棋是一箭双雕。美国人绝对不会坐视苏联丢掉莫斯科或者更多的领土,我估计,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美国人运送飞机的船队,很可能已经在强大舰队的保护下出发了。”

“不止如此,你过来看。”

张蜀生和粟裕任走到大地图面前,张蜀生一巴掌拍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位置上,“你看,这是苏联人在北方的重要港口,这里就是白海,离莫斯科甚至不到一千公里的空中直线航程。

美军的航母舰队,完全可以在这里起飞大批舰载机,然后在陆地机场周转,直接赶赴莫斯科前线参加空战。不提船队可能运送的支援飞机,光是将舰队派到这个位置,就能提供给苏联人极大的帮助,足够帮助抽调了部分力量的苏联空军对付德国人。”

“很可能,否则如果失去莫斯科上空的制空权,可能那里就是下一个列宁格勒。而且,一旦莫斯科再败,苏联的抗战决心甚至可能动摇,这是美国人绝不容许的。”粟裕任点头道。

张蜀生暗道,这是当然,美国人在原本历史上,除了强大以外,还敢于去做其他国家军队没有做过的事情,航空母舰起飞B—25中程轰炸机,甚至原子弹轰炸曰本,这都说明,美军为了达到作战目的,会不择手段。而前世,哪怕苏德战场的形势没有现在危急,他们也确实通过白海,对苏联人提供了极大的支援。

粟裕任也皱眉道,“委员长,这样看来,我们在西伯利亚方面,很可能遭到苏联空军的强力反击。”

张蜀生笑笑,“强力反击与否,现在还说不上。不过,既然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亚的重要姓,我才会在霍去病计划制定之初,要求前期的空军主力,在发起第一波空袭后,一定要秘密转场,将整个计划的空军集中相当一部分在蒙古—西伯利亚方向,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制空权,争取西伯利亚上空的主动。

我没有预见到斯大林敢于果断而坚决地立即抽调机群支援西伯利亚,但却歪打正着。”

粟裕任:“这样一来,斯大林憋足了劲头想给我们一个大教训,以为这种暗度陈仓的伎俩能够让我们栽跟头。他难道真以为我们没有和敌人爆发过大规模空战,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吧,这次苏联人自以为集中了优势机群,却不料将碰到我们在北方的精锐战斗机集群,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教训,现代空战,不是只有苏联人和德国人,美国人才会。

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飞机,更好的装备,更好的飞行员。”

张蜀生一拳捶在桌上,似乎已经看到了无数飞机即将起飞,飞往西伯利亚的上空,与漫天的苏联飞机进行一次中苏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