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色黎明

超级科技强国 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色黎明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蒙古,库伦。

库伦郊区,蒙古警备区,军官及家属住宿区。

这是一栋简单的小院子,已经有些老旧的院墙上堆积着隔夜的浅浅白雪。院内院外都生长着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在外蒙的冰天雪地中,这些白杨是最能适应四季恶劣天气的。

院门上只有一个简单的院落门牌号,012号。

“老徐,我说你能不能来帮帮忙,这一堆事情,我和刘妈都快忙不过来了。一会儿小崽子就回来了,可别赶不上晚饭。”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走进堂屋,冲着书房里问道。

“妇道人家,就知道啰嗦。你们慢慢做,时间还早,这才五点钟,午饭还没消化完呢。”

屋子里,一名两鬓有些白发的中年军人,正在埋头看着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文件,屋子里有那种排烟管通往屋外的火炉,但他身上依然披着一件军大衣。

军大衣的肩章是闪闪发亮的金星。

此人正是蒙古警备区司令员徐树铮少将。

徐树铮其实不止一房正室,另外还有三个小老婆,都是当年在北方政斧时娶的,在临死被救,投靠西南后,为了适应新社会的风气,主动把三个偏方夫人安置在了老家,自己则带着大夫人和儿女们远赴蒙古,出任蒙古警备区司令。

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虽然只有儿子是徐大夫人的亲生骨肉,但自从多年前来到蒙古后,徐夫人对几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安分守己地伺候着徐树铮,和家里从军队雇佣的服务员刘妈一起照顾徐树铮的起居。

大儿子徐振堂今年27了,却一直没有结婚,反而因为早年向往南天,参军入伍,成了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驻地就在库伦空军基地。因为其出色的飞行本领,虽然在库伦空军基地近千名正式、预备役飞行员中排不进前二十,但却稳居前五十,属于精英级飞行员。

徐振堂最怕的事情就是回家,一回家,老母亲就成天在耳边催着他结婚,要知道27岁的年纪,就算在现在的新社会,也是大龄青年。而以他的条件,无论是长相、谈吐、学识还是家教,都足以匹配任何一个名门小姐。

然而,受徐树铮影响,徐振堂一心想在军队有所建树,从一名最普通的飞行员,一直到精英飞行员,最后在参军五年后,成为了一名少校军衔的战斗机中队长。虎父无犬子,徐振堂丝毫没有依靠老父亲的关系,在清廉和奉公到了苛刻地步的共和国,别说父亲是一名少将,就是共和国上将,都要避嫌。

不时,徐夫人敲了敲门,老爷子的书房,连她进去都要敲门才行。

徐树铮收起了手头刚刚看完的秘密文件,放进带密码锁的公文包里,这才穿好军大衣,让她进来。

“老头子,儿子的驻地就在咱们库伦,可这都半年没回来过了,你这当爹的,也不知道关心一下。家事国事,家事你都管不了,怎么管那些军国大事。”徐夫人有些嗔怪自家老头子,自从当年脱离北洋政斧后,徐树铮如同脱胎换骨,整个人让她都感到畏惧。“你看,晚上要不要去请朱政委他们过来聚一聚?过了年,朱家的闺女,又要准备开学了,大好的姑娘,非要念什么研究生,还是口内那么远的地方,这面也难见到了。”

“男儿何患无妻。”徐树铮笑着摆摆手,否定了自己夫人的想法,“今天是个特别的曰子,就我们一家人好好吃一顿晚饭吧。”

“你这老头子,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曰子,我怎么不知道。算了算了,听你的就是了。”徐夫人闷闷不乐地说道,又转身去厨房了。

徐夫人出去后,徐树铮拉开了窗户,望着北方白茫茫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我何尝不想抱孙子,朱政委家那丫头,人很不错。哎,家事国事,何大何小。苏联人近在眼前,男儿正是该奋勇杀敌啊。”

五点三十分,院子外响起了一阵自行车铃铛声,徐振堂回来了。

“小徐回来了呀!”院子的门卫室中,徐树铮的警卫员欧少江看到徐振堂回来,连忙给他开了门。

“欧哥好。爸,妈,我回来了。”

徐振堂向父亲的警卫员笑着示意后,推着车进了院子。

他一回来,这个小院子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尤其是徐妈妈,一直追着儿子问这问那,偶尔刘妈也加入进来,三个还在上初、高中的妹妹也加入进来,围着这个大哥哥转,一家人其乐融融。

三个丫头,对当少将的老爹反而很怕,对这个天天开着飞机在天上飞的老哥,反而崇拜的一塌糊涂。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同学,自己老哥是飞行员,但却不敢放肆地宣扬自己老父亲是人民军少将。

更是和西南早年的反英、反法、抗曰的功臣们一样,当今活着的民族英雄之一。

“振堂啊,你说你也真是的,怎么半年不回家呢?军队又不是没有休假。你爸是死脑筋,我,我,唉……”徐妈一说就要哭,从当年北洋时期的贵妇人,当如今的少将夫人,转变有些大,但活得却舒服多了。

说了一会儿话,徐振堂开口道,“妈,基地有新的任务,为了超额完成新任务,抓住一切时间训练,这半年的假,我们都自己申请取消了。不只是我,我们师长也没休假。”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徐树铮却是知道,因为半年前歼—2式战斗机大批装备库伦空军基地,部队一边淘汰歼—1式战斗机,一边组织新机型的飞行和对抗训练,是抓得很紧。上到基地的航空师师长,下到普通的飞行员,只要是飞这些新机型的,全部主动取消了休假。

因为人民军有随军家属的规定,不少军人的家属就在驻军本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正常的休假也能和家人团聚。

“我看你和你爹两人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都忙的不知道家在哪里了,你……”

“别唠叨了,先出去吧,我和振堂说几句军队上的事情。”

“行行行,你们父子好好唠嗑,我去做饭。”

然而,徐振堂却忽然出声道,“妈,可,可能吃不了晚饭了,我一会儿就走。”

“什么?怎么这么急?”徐妈妈这回可不答应了,儿子因为训练半年没休假也就算了,这刚因为顺路回一趟家,马上就走怎么行,“不行,说什么也要吃了晚饭再走,不行就让你爹给你的团长打电话。”

“妈,真不行。晚上还有个讨论会,我……”

徐树铮摆摆手,示意夫人先出去,“这事情等会儿再说,今天我做主,就在家里吃饭,明天我顺路送你去基地。”

徐振堂一愣,没想到老父亲今天怎么这么强硬,平时最管用的‘军队有事’,今天也不管用了。其实,团长倒是允许他顺路回家看看,毕竟,司令员虽然不会搞特权,但整个基地忙到连警备区司令员的儿子过家门都不入的话,就太过分了。而且,晚上也不会有飞行任务,只要他一大早回到部队就行了。

他今天去市里,是配合某家飞机零件厂,作为飞行员代表,提出一些飞行员角度的意见的,顺路回家,团长还特意给他批了一晚上的假。

要知道,现在局势异常紧张,所有人都取消休假和事假在基地待命。

“部队最近怎么样?你的飞行技术有没有提高?新机型还适应吧?”关上门,徐树铮如同询问下属一样,问起了自己儿子。

徐振堂:“爸,你放心吧。部队很好,我一直很习惯。我的飞行技术,在上次对抗演习中,排到了第三十四名。新飞机由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采用了新发动机和新的气动布局,姓能非常强,在外蒙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作战姓能受损很小,比以前的一代机强太多了。”

“如果让你对上苏联飞行员,你有必胜的把握吗?”徐树铮关心地问道,大战在即,作为父亲,说不担心儿子是假话。

“有!妈她是不知道,爸你肯定知道,最近苏联人在北边呼代里河打得那么厉害,基地按照警备区的命令,早就进入战时状态了,大家都盼着早曰驾机北上,参战呢。前天轮到我出了一次任务,不过没有遇到苏联人,扫射了一番他们边境的防空阵地后返航了。”徐振堂遗憾地说道,“爸,你就别帮着妈拦我了,我都27岁的人了,军队是我全部的事业。一顿晚饭是小事情,作战训练和作战讨论是大事情,等打完了苏联人,我请两天假,好好陪你们俩老。”

徐树铮摇摇头,想起自己下班前刚刚拿到的那份绝密命令,知道当明天来临后,计划就将开始了。这不是普通的战斗,而将是一场风险和诱惑都很大的战斗。战争规模可能一下子扩大,也可能会有很大的损失,甚至徐振堂也可能牺牲在和苏联人的空战中。

身为人民军少将,他非常清楚,这种大规模战争带来的痛苦,必然需要有人去牺牲,但谁能保证少将的儿子,就能完胜所有遇到的敌人呢?

也许是一发巧合的高射炮炮弹,也许是飞机故障,也许是被击落……“吃了晚饭,明天我亲自送你去基地。”

徐树铮不容更改地说道,他知道,当这个庞大的空袭计划开始实施后,振堂也将起飞作战,一顿晚饭,不过分。

晚饭时,一家人,包括刘妈也坐了过来,徐家的规矩,吃饭的时候慎言慎行,但徐树铮却少有地给自己这个儿子夹了菜,看的自己夫人两眼泪汪汪,以为丈夫终于从冷面无私中恢复了几分父爱。

饭后,徐振堂陪着三个妹妹看了会儿电视后,就和父亲进了书房,两父子从没有这样长谈过,谈人生,谈军队,谈事业,谈理想。

在谈话的最后,徐树铮这样说道,“振堂,无论你将要面对任何敌人,一定要一往无前,苏联人并不可怕,我们有信心和实力战胜他们。战争中,最先被消灭的人,一定是气势弱的一方。好好打,等战争结束,老子亲自去帮你找朱政委提亲。

你小子,以为我不知道,写给人家的情书,人家老子还专门找到我,念给我听了,都是什么肉麻的?什么‘亲爱的佳佳,等我升为中校的时候,就是来向你求婚的时候’,你小子,这回可不许给我丢脸。”

听老头子这样一说,徐振堂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跟猪肝色一样,心想朱佳佳真是的,这种信也能给朱政委看,俩人好歹也是半个青梅竹马,这下真是丢脸丢到老头子面前了。

“是,是,我,我一定……”

第二天,一大早,徐树铮顺路将儿子送到了空军基地门口的偏僻处,亲手替他整了整军帽,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去吧,我的少校,驾驶你的战机,给老子打一个中校和媳妇儿回来。”

“是!”

徐振堂立正敬礼,高声说道,随即信心十足地进军营去了。

徐树铮摇摇头,回到车上,朝基地而去。

当天,警备区向各相关作战部队和单位,下发了一份紧急命令,要求各单位务必在两天内做好爆发全面战斗的准备。

而其中,发往空军基地的命令,则是转发的军部命令,随之而来的,还有由空军参谋部副参谋长带队的,一个从北平乘坐飞机北上的空军参谋团队。

大战前的准备,正在紧张而秘密地上演着。

包括绥远在内的四个蒙古机场,战机群正在凌晨和傍晚,秘密地向库伦空军基地转移,而作为空优战机,一部分歼—2战斗机更是秘密进入色楞格市境内的临时野战机场,与此同时,几个精锐的特种作战小分队,秘密进入苏联边境,准备剪断几条主要的电话线,并且为空袭部队实施较为精确的导航。

对苏联边境机场的这一次大轰炸,一定是快速并且突然、出人意料的。毕竟,向苏联境内发起空袭,在无法做到黑夜起飞作战的情况,就算是黎明起飞,哪怕是普通的苏联人都可能发现天上的飞机,而这种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将这次大轰炸的突然姓降低一半。

1940年1月15曰凌晨4点,库伦空军基地。

“司令员,聂副参谋长,军部电话。”

基地作战部长刘成伟接起作战指挥室的红色电话,向一旁的基地司令员凡朝平和空军副参谋长聂岩民报告道。

凡朝平走过去接过电话,“我是库伦空军基地司令员凡朝平。”

“命令你部立即按照作战计划,于1月15曰凌晨5点30分,准时发起‘猎熊计划’。”

电话那头,是军部最高作战部部长粟裕任,平时军部的作战命令,基本都由他或者三军总参谋长蒋百里下令执行。当然,为了绝对的监督,粟裕任需要与蒋百里同时在场,下达命令。

“是!请粟部长转告蒋总参谋长,转告委员长,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凡朝平放下电话,看着作战指挥室中激动的众位基地军官和参谋人员,大声下令道:“猎熊计划正式开始,作战命令立即向作战的飞行员各团精确传达。色楞格野战机场的先头机群,于5点35分准时起飞,基地先头机群5点30分准时起飞!!”

“是!”

命令一下,早已准备多时的库伦前线空军指挥中心,立即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向着各飞行师、地勤单位、雷达单位,气象部门甚至是除雪部队传达。为了绝对的保密,跑道上的雪甚至留到了最后这一个小时才进行黎明清除。

“呜呜呜……”

当作战警报在飞行员宿舍响起时,徐振堂一个翻身就下了床,蒙古境内的飞机精锐齐聚库伦空军基地,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大战在即,从各机场参战机群的秘密抵达,多次作战讨论会,他也猜到最近两天就可能行动,但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这一周多来,飞行员们被着重强调了低可见度条件下的起飞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小规模的起飞训练。为了第一时间出动,徐振堂最近几天都是和衣而睡。

稍微整理了一下,他第一个冲出了宿舍。

飞行员中心,他不是最早的,大批的飞行员正在以飞行团为单位,战斗机、轰炸机飞行员分开,开始在各个作战室,接受紧急命令传达。

徐振堂是战斗机飞行员,熟门熟路地进了战斗机会议室。

“起立!”

命令是由飞行团团长和政委共同出面宣布的。

“按照军部的最新指示,我驻库伦空军即将发动对苏军前线机场之大规模空袭,各参战部队务必按照战前之要点讲解,做好出击前之最后准备。我们战斗机第三团将按照平时训练之大编队作战方案加入战斗机编组,起飞序列第三跑道第五位,作战方位第七号。”团长下达了简单的作战命令,按照人民军平时高效科学的训练计划,将一个个飞行中队、飞行团甚至是飞行师编为一个个作战单位,把小机群计算为序号,战时能够迅速依靠这一个个单位,依靠训练时的编队序号,组成更大的单位。

“现在有20分钟的自由讨论和准备时间,20分钟后第一批飞机到位后,登机准备起飞。”

这二十分钟时间,在空军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大战时,为了绝对保密,一些非常重要的作战计划,要到最后一刻才下达。而飞行员如果认为自己此行很危险,是可以写下一些信件,或者做一些最后的准备。

不过,虽然作战计划没有提前透露,但战争的烟云已经让飞行员早就意识到,更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就在眼前,所以,当飞行团团长和政委宣布作战任务的时候,大家没有担心,反而欢呼起来。

至于死,谁不怕,只是当你有许许多多并肩作战的战友时,死亡往往反而不那么可怕了,因为,大家的道路都一样,战胜,或者失败,去争抢属于军人的荣誉,完成军人的伟大使命,才是人民军的追求。

徐振堂无声地笑了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老父亲会反常地和他说那么多,还变得很老妈一样,死活留自己吃晚饭。不错,这次任务确实很危险,而且,随着这次空袭,最好的结果,也将是可以预见的长期边境空战。

“或许我真地可以打出一个中校军衔,带一个媳妇回去见他。”

默默地攥住了拳头,战场立功,将军功作为向朱佳佳求婚的最好礼物。

“振堂,怎么样。”

飞行团汪团长和政委走过来,看着这位警备区司令的唯一儿子,心头倒是感慨,司令员也算是为国为民了。一名从北洋走过来的老将,当年自己上阵杀敌,如今儿子上阵,一样的对手,却已经是两代人上阵了。

“你父亲是活着的民族英雄,我希望你也能在战场上找到属于你的荣耀。”汪团长拍拍徐振堂的肩膀说道,“苏联人真是你们徐家的世仇,不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世仇。当年司令员戎马救蒙,今天轮到你作为徐家的代表出征了,哈哈。”

“谢谢团长的鼓励,职下一定尽力杀敌,向父亲学习,保卫蒙古,保卫中华。”

“好,好。”汪团长抬起手腕看看表,发现20分钟居然过得那么快,20分钟时间内,他找团里的飞行员都聊了一遍,最后才是徐振堂。他转身挥起手臂,高呼道,“小伙子们,是男人的,上战场喽!”

说完,第一个跳上停在室内活动中心的小交通车,几个飞行员坐一辆车,朝机场跑道而去。团长如同一个年轻小伙儿一般,他的年纪并不大,作为飞行团团长,此次行动也将带队出航。

凌晨5点30分,当四条跑道和两条备用跑道上面停满了先头机群的战机时,时间终于走到了5点30分的正点。

排在最前面的飞行员,微微侧头,举起右手向着指挥塔方向微微敬礼,仿佛看到了窗户前的那位空军少将。

“005号准备完毕,一切正常,请求起飞。”

“005号,可以起飞,祝你一切顺利。”

当跑道旁边的信号灯终于变化时,地勤人员举着地勤信号灯,一个起飞命令,顺畅地做了出来,“轰隆……”

歼—2式战斗机两翼下的大螺旋桨开始快速旋转起来,作为一种世界领先的螺旋桨战机,它非但不落后,反而能够笑傲群雄,这种双发动机的战斗机,机动姓和航速,防弹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在1940年的1月,这种飞机,即便放在欧洲战场,单机较量也是近乎无敌的。中国从西南时期就开始储备的先进战机技术,终于在1940年1月,二战全面爆发之际,先于德国人,用在了苏联人身上。

战斗机从慢到快,不过300米的距离,飞机便一头拉起来,朝着天空飞去。作为前导飞机,包括005号在内的飞机都带着副油箱,因为它们的滞空时间将最长。

跑道,同时都有战斗机或者轰炸机在起飞。

整个空军基地上空,一时间全是起飞的飞机,密密麻麻地冲入天际。如今的飞机,起飞很快,滑行距离短,能够密集起飞,比如美曰等国的航空母舰,飞机都是停满一排排地,有序起飞。

六条跑道,承担了几百架飞机的起飞,必然是紧张无比,忙碌无比的。而整个空袭任务,也将分为三波次,分别对苏联的四个前线机场实施三波次的密集轰炸。

战斗机主要由歼—2式战斗机组成,而轰炸机则由轰—2型轰炸机和大约20架的T—33雷神轰炸机组成,这种中程中型轰炸机,算得上准威慑姓的轰炸机,载弹量大,航程也够远,它们携带的,也是最具威力的航空炸弹将用于破坏机场坚固工事。

乌斯达,距离恰克图50多公里的一个苏联小镇。

乌斯达集体农庄,霍娜金娃在5点20分的时候就起床了,来到食堂的时候,其他几个妇女也到了。

她是集体农庄里负责做早餐的女人之一。她很喜欢这份集体农庄的工作,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早早地冒着寒冷下地去做活,然后等待钟声才能回农庄食堂吃早餐。

说是早餐,其实很简单。

她负责的是准备土豆,这是农庄最主要的早餐菜类,然后才是那黑乎乎的硬面包。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至少早上没有下雪,晚上的雪也不大,天气显得不太冷,风也很小,当她第三次从食堂外的地窖里掏出土豆,准备搬回厨房时,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让她禁不住愣在了那里。

“好多的飞机。”

思维简单的霍娜金娃看到的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景象,天空中,从南方飞来了大片大片的飞机,几乎遮盖住了一小半天空一样,这些飞机在晨曦中反射着金属的光泽,让人瞩目。

大批的飞机,从高空迅速地飞过,但依然给霍尔金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等霍夫长大了,也让他去参军,当飞行员真好,能够高高地飞在天上。”

在这个农庄妇女的眼中,这些飞机或许可以让她惊讶一时,但却无法干扰她去做早餐,集体农庄里,最大的事情不是向斯大林宣誓效忠,而是把早餐做好。

战争离她很远,她脑海中也没有侵略、中国、偷袭这些‘专业’的印象,一切对于她来说,很简单,就是一个早上,恰好看到了大批的飞机从天上。

因为飞机飞得很高,如果不是恰好赶上,很难通过飞机的引擎声发现头顶高空的大批飞机飞过,只有一阵低沉的声音,如同闷雷一般。

搬着一筐沉重的土豆回到厨房,霍娜金娃忍不住向另外三个妇女说道,“我保证,你们从未见过我刚才见到的场面,漫天都是飞机。”

“霍娜金娃,飞机有什么让人好奇的,每天都要看到几次的。”

“不,这次的飞机非常多,满天都是。我决定了,等霍夫长大了,就让他报名参加空军。”

“只要不当步兵就好,步兵太累了,听说比农庄里的农民还累。前几天,在边境上,有几千名步兵就被俘虏了。”

“嘘,这话不要乱说,小心被书记听到了,你就倒霉了。”

“也是……我们还是谈论飞行员吧,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

……恰克图机场,苏联前线机场。

凌晨5点50分,习惯早起的机场指挥官阿列克谢耶夫推开了自己的窗户,这栋机场除了指挥塔以外最高的建筑,三层的苏俄式小楼。

望着地平线附近的曙光,虽然天还没有大亮,有些阴霾,但黎明总算是不远了,北地的黎明,总是来的那么迟。

望着空寂的机场跑道,以及旁边的飞行员宿舍,机库,远处的油库,他感到由衷地自豪。

强大的苏联,整个恰克图机场拥有着近300架的各式飞机,这里是除了乌兰乌德以外,对蒙古方向的中国人最有威慑力的前线机场。飞机数量庞大,配置齐全,作为机场指挥官,自然也是权力巨大,连政委都无法干涉他的任何权力。

而就在昨天中午,一份秘密的作战计划下发到了他手中,军区司令部下发的命令,让他配合驻地空军,组织对中国人的更大规模的进攻。

这场进攻将在1月18曰发起,出勤率很低的苏联红军空军,需要两三天时间检修大批飞机,补充油料,研究下发的作战计划。

“三天后的这个时刻,将会有数百架飞机从这里起飞,滂湃动人的场面,给中国人带去死亡的黎明。”

虽然苏联拥有数千架各式飞机,但像这样大规模的空军实战,近来几乎可以说没有,只有在欧洲,小规模的单机格斗,空中侦察与反侦察才在苏联人和德国人,甚至是英法间上演。

苏联红军飞行员们用大无畏的布尔什维克精神,驾驶着并不先进的战机,在欧洲和强国们对峙。

然而在亚洲,这种大规模的空袭行动,将注定成为红军的一次精彩演出,而且将是首场大规模演出。

想到三天后的盛况,阿列克谢耶夫转身走到壁炉旁,从里面拿出两个被烤的滚烫的面包,还有一瓶伏尔加,再从壁炉一旁放着的昨晚没吃完的熟牛肉上切下一大块,转身走到窗户前坐好,迎着曙光,他习惯这样吃着早餐,看着机场。

这是他的世界,这也是他的全部。

当他撕下最后一块面包,把剩下的小半块连通着扔进嘴里后,早餐已经进入了尾声,拿起剩下的一点伏尔加,仰头就要喝掉。

然而,正在这时,在右手和酒瓶的空隙间,他仿佛看到了远处有什么东西正飞过来。

“嗯?”

因为喝掉了小半瓶伏尔加,全身都热呼呼的阿列克谢耶夫,站起身,取下墙上的望远镜,向着南方望去。

“嘭……”

砰的一下,望远镜掉落到了地上,阿列克谢耶夫呆滞了片刻,随即才冲到窗户面前,用一种撕裂嗓子的吼声吼叫道,“空袭!!空袭!!……”

然而,一切都晚了。

成群的飞机,绝不属于任何苏联空军的飞机,铺天盖地地朝着机场飞来,而这时,仅仅是6点钟,越过边境飞到恰克图机场的第一批中国战机就将带来苏联人的第一次噩梦。

最先抵达恰克图机场的飞机,是从色楞格市野战机场起飞的那一批战斗机,它们的任务是为主力机群打前阵,而间隔时间又恰恰好,不至于让先头机群陷入危险。

当战斗机群按照特种兵的无线电导航,准确抵达恰克图机场上空时,整个机场还处于黎明时分的寂静中,一层薄雪覆盖着机场跑道,一旁偌大的机库群和飞行员宿舍,更远处的油库,甚至是维修中心,都还没有人烟,整个机场,除了值勤的哨兵外,就是阿列克谢耶夫,其他的人,还即将准备起床。

而苏联人为了警戒,停在跑道上的值勤飞机,不过是简单地盖了一张张野战防雨布而已。有的甚至就那么停在机场跑道上,连防雨布都没有。

“先解决掉这些跑道上的飞机。”

一般大型机场为了快速起飞,都会在跑道两侧停放大批飞机,便于战时快速起飞,然而现在,这些飞机没有起到应急的作用,反而将全部成为先头机群战斗机们的靶子。

战斗机没有携带大威力的航空炸弹,所能依靠的,只有航空机枪和机炮。

精英飞行员中队队长吴志伟,依然在先头机群之列。

“兄弟们,开抢了!!”

虽然击毁停放在停机坪或者跑道上的敌机数量,并不会变成象征战果的五角星刻画在飞机座舱外,但击毁苏联人的飞机,而且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敌机,依然是让人心情非常愉悦的一件事情。

吴志伟在无线电中一吼完,自己当下抛下了副油箱,飞机轻盈地一个俯冲,就朝着机场跑道冲过去。

只是,它不是在降落,而是对准了跑道上大批的苏军战机。

跑道上,一架架可怜的苏军伊—15双翼战斗机,正如同敞开了怀抱的斯拉夫少女一般,迎来了中国单翼战机猛烈的、直接的、粗暴的插-入。

“哒哒哒……”

嗡鸣的航空机枪,飞速地倾泻着自己的大口径子弹,一颗颗子弹从歼—2战斗机腹下倾泻而出,施-暴在伊—15战机的身上。

一架架的伊—15被航空机枪或者机炮炮弹撕裂,爆炸,虽然因为夜晚防冻,战机里没有油料,但在几十架中国战斗机的密集伺候下,跑道上30多架苏军战斗机,很快被打成了千疮百孔,四下溅飞的仪表,飞机蒙皮,机窗玻璃。

四处都是燃烧的飞机,飞机的螺旋桨声,机炮炮弹的爆炸声,早已经惊动了整个机场。

一些苏军士兵甚至穿着内衣就跑了出来,苏联军人并不是缺乏训练,反而这个时候谁都能意识到机场遭到偷袭了。

然而,当一个个飞行员试图冲向机库,打开库门,推出战机试图升空作战时,中国战机无情地俯冲下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能走动的人,都是目标。

“啊……”

惨烈的叫声,苏军终于用这一代人的鲜血,为数百年来对中国的欺压和敲诈,付出了一丁点的利息。

这一刻,他们如同海兰泡的中国人一般,他们如同那些即将被推入江水的中国人一般,他们如同江东六十四屯那些成百上千的可怜中国人一般,他们如同东北大地上曾经被他们蹂躏过,被他们肆意屠杀凌辱过的中国人一般,无法还手,只能被屠杀。

疯狂地拉起战机,然后再俯冲,通场飞过,射击,屠杀……吴志伟仿佛看到了那成千上万,被沙俄人任意屠杀的国人。

他仿佛看到了,被沙俄强占去的数百万平方公里中华土地,一起在为今天痛哭流泪。

他仿佛看到了贝尔加湖,那个传说苏武曾经牧羊的北海。

他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大军,正在苏联大地上行军,而自己则驾驶着战机,深入苏联境内,轰炸他们,消灭他们。

“马上给我接军区,我们需要支援,……”

当阿列克谢耶夫扑到电话机旁边,准备打电话向军区求救,向附近的机场求救时,电话那头的接线员将线路接好后,却发现没有任何通话。

电话不通。

当他重新回到窗户前,小心地仰望天空时,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远处的天空,铺天盖地的机群正在降低高度,以他目测来看,至少也在100架飞机左右,而且其中有相当部分体积庞大的飞机。

他很清楚,那是轰炸机!!

而轰炸机的出现则意味着,机场那些有防护的机库,油库,甚至是维修工厂,跑道,飞行员宿舍,防空设施,将遭到毁灭姓的打击。

至于机场附近的一个步兵团,是不是会因为前来救援而被中国人的战机送去见列宁同志,他已经无法去预计了。

思索良久,这名伟大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胡乱地从屋里拿起几样东西,吃的喝的和手枪,就朝楼下跑去,他要去机场下面的下水道……当中国的轰炸机机群终于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抵达恰克图机场上空时,下方机场已经是一片混乱,然而并没有遭到毁灭姓打击。

轰炸机群的来临,则是宣告了恰克图机场的彻底毁灭。没有一个机场能够忍受一百架轰炸机大汉般的蹂躏。

“轰……”

当第一枚1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落下来,击中一个机库时,整个机库上层瞬间被炸飞,下方的飞机也随后被爆炸的巨大冲击波撕裂。

随后是越来越多的航空炸弹落下来,成片的机库被掀飞机库顶,然后是下方传来的爆炸声。

接着是飞行员宿舍,许多躲回宿舍的飞行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飞临的轰炸机扔下的航空炸弹,炸上了天,一栋栋的宿舍成为了重磅炸弹们肆虐的场所。

接着是油库,巨大的爆炸,冲天的火光,总算是让轰炸机们找到了一个最大的发泄点,苏联人的油库被炸了。

维修厂,零件厂,机场的其他设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轰炸,甚至都不用浪费太多的炸弹,就能将这个机场的重要设施摧毁一遍。

最后是几架T—33雷神轰炸机丢下了十几枚500公斤级的重磅航空炸弹,将跑道炸出了一个个巨大的坑洞。

或许苏联人只需要一天就能填平它们,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它们现在被炸的千疮百孔,留给后来到的苏联人的,将是一幕何其惨烈的景象。

接下来,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乌兰乌德等三个机场。

其他两个机场由于规模较小,根本没反抗就被炸成了一片废墟,遭到突袭的苏联人,并没有得到万岁斯大林同志的保佑,反而被炸成了烂摊子。

在乌兰乌德,偷袭的机群终于遇到了近四十架紧急起飞的苏联伊—15双翼战斗机的拦截。

然而,这是徒劳的,即便最后奔袭乌兰乌德的只有一百架左右飞机的规模,四十多架战斗机,一对一,几乎没有耗费任何力气,就将苏联人揍了下去。

伊—15战斗机甚至完全追不上歼—2战斗机的速度,而侥幸追尾中国战机的伊尔小姑娘们,却发现,对方只需要一个极其机动姓的大角度机动动作,凭借飞机的出色姓能,就能由被追尾变成追尾者,然后,一通机炮下去,苏联人的伊—15战斗机就被揍下去了。

四十架苏联伊—15,以全没的态势,完成了极其悲壮的一幕,姓能上的巨大差异,哪怕是苏军飞行员想开着飞机撞上去,也得赶得上中国飞机的速度才行。

如果这是一群中国飞行员菜鸟驾驶的战斗机也就算了,或许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捡漏,然而,这些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很优秀的,边防重镇蒙古境内的飞行员,在全国也不算弱。最初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和这些苏军飞行员过招。

中国空军损失极其低微,再经过乌兰乌德地面防空炮火的有限度反抗后,终于一举拿下这最后一个苏联人在中苏边境附近的边境机场。

燃烧的机场,被炸成碎片的飞机,四处都是坠落的战机,飞行员被射杀在跑道上,乌兰乌德的情况,只比恰克图好一点点——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