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一百八十章 津京大捷

超级科技强国 第一百八十章 津京大捷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天津,曰军派遣军司令部9月的中国,秋已尽显。

天津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身着一套传统和服,正襟危坐地坐在榻榻米上,身前的小桌上放着两样东西。

一份白色的文件,上面标注着绝密字样,这是他刚刚收到国内发来的军部密电。

一把平放的军刀,那是昭和天皇裕仁陛下钦赐的大将军刀,象征着帝国皇权,寄予了天皇的重望。

望着这两样东西,白川义则的思绪却越飞越远,仿佛穿过了时空,逆流时光而上,来到了许久许久以前。

“……你是个懦夫,你这肮脏的混蛋。”

“离我们远一点,你这个胆小鬼。”

“你是个白痴……”

童年的记忆,那段弱者的时光仿佛再现在他眼前,身为松山藩士白川庆应第三子,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人看不起,苦难的童年,被同学唾弃都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随后,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拼命读书,最终进入帝国陆军教导团,成为了一名队附,他清楚的记得,那是自己事业起飞的标志,步兵第21联队附。1890年,自己从陆军士官学校第1期步兵科毕业,和帝国新人宇垣一成和铃木庄六并称为“陆士一期三杰”。

再然后,他仿佛又回到了甲午时代,参与了那场对支那人的战争,拖着长辫子的支那人不堪一击,大胜后,自己因为表现优异被送入陆军大学学习,随后回归帝国陆军,接着被下令提拔为陆军少将……往事一幕幕,都在白川义则的心头浮现,这六十多年的人生,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令人感慨。从一个普通的帝国公民,一步步走上帝国陆军大将的位置,他这一生,自认为是完美的。

然而,这场与中国人之间的战争,却注定要为这种完美划上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支那的天空,越来越冷了……”

白川义则紧了紧身上的和服,伸手拿起了那份已经看过很多次的军部密电,里面的内容他几乎能背了,但却依旧翻开详看起来。

“每次抚摸着你,就如同听到了皇宫中的那首君之代,老朋友,我该如何做才好……”

慢慢地合上那份密电,拿起电话,白川义则叫来了天津派遣军司令部的参谋次官石原莞尔,这个已经晋升为帝国陆军大佐的军人,总是能给予自己一些不一样的帮助。

很多时候,白川义则都有一种错觉,或许,这个名叫石原莞尔的人,真的将会是老朋友们口中所说的帝国未来第一军事家。

“司令官阁下!”

石原莞尔鞠躬敬礼,随即在白川义则的授意下落座。

“老头子我算是老了,支那的秋天,已经有些受不了了。来,喝点清酒吧。”白川义则话中有话,给石原莞尔倒了一杯酒。

“多谢司令官阁下。”石原莞尔一低头,接过了酒,和白川义则共饮了一杯。对于这位司令官阁下的心事,他自认看的很清楚。

支那的战事已经进行到了这一步,换了自己是派遣军司令官,说不定唯一的结果就是为天皇玉碎。幸运的是,自己并没有担任任何实际职务,作为一名参谋次官,自己不但不会因为这场即将失败的战争受到连累,反而会前途似锦。

深藏于心中的想法,石原莞尔是这样看的,或许帝国这一次败得越惨,那些军部要员们更能听进去一名‘对天皇抱有无限忠诚之帝国杰出军事人才的建议’。

“老头子快老糊涂了,说说你对这场支那战争的看法吧。不少老朋友都夸你是帝国未来的军事第一人,老头子也想见识见识。有话你直说无妨,你也是关东军出来的,算是我的老部下了。”白川义则爽朗地笑道,似乎心情又恢复了正常,不再被失败的阴霾所笼罩。

“哈依!”石原莞尔点头致意,正襟危坐,将自己的看法简单说了出来,“目前津京战场的形势已经非常不乐观。支那人得到保定战役的胜利鼓舞,战斗决心更加坚定。

南京的蒋介石再次组织五个师的兵力北上,西南的张蜀生则完成了后勤部署。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支那人的西南军总计拥有了1000门左右的75mm及其以上口径火炮。而其中最让人担心的是占据一半以上数量的105mm野战炮。司令官阁下,这种105mm野战炮威力非凡,根据前期作战情况分析,它的威力和帝国装备的122mm重炮不相上下。

除了大批的优势火炮将组成炮兵集群对我帝国陆军形成致命威胁外,还有足够的情报显示,这最后的两个月时间,西南军至少有一到两个战车团北上。他们装备的是一种我们非常不熟悉的战车,作战姓能虽然不太清楚,但根据情报来看,似乎与德国人的坦克有关系,作战姓能很强。

除去优势火炮和战车团北上,支那人的西南政斧同样完成了空军的前出部署。根据帝国间谍发回来的情报,支那人在大兴机场修建了总共四条跑道,至少集中了200架各式战机以及相应的足够他们完成津京战役的油料、弹药储备。而蒋介石同样调派了120架以战斗机为主的飞机进驻北平机场,相比之下,面对中国人的320多架各式飞机,帝国的空军仅限于特混编队的航空兵力量。

就在昨天破晓时分,我们发起的一次偷袭大兴机场作战中,舰载机编队意外地被中国人发现,机群被中国人的优势战机拦截,包括被支那人的新式高射炮摧毁的飞机,整个机群除去两架迫降在帝国占领区的飞机外,其余全军覆没。根据逃回来的飞行员提供的情况来看,帝国的舰载机已经全线落后于支那人的主力战机。无论是格斗缠斗还是追击逃逸,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白川义则点点头,这些东西他也知道,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石原君,说说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我想听听你对接下来战事的看法。”

石原莞尔仰头喝了一大杯清酒,神情也有些激动,帝国的失败,虽然很可能让他更顺利地上位,但同样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耻辱和负担。

“我认为,中国人的总攻将在一周之内发起,帝国收缩回天津附近的四个师团,已经完全不足以对抗支那人的联军。而且由于支那西南的优势空军存在,我们的海上补给也将很快被彻底切断。天津,将成为一座孤城。”

“石原君,军部的命令是要坚守天津,等待援军。”白川义则作势不喜,恨恨地喝了一大杯酒。

“司令官阁下,虽然难以改变军部的作战命令,但是以四个师团固守天津的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

“帝国已经在调集更多的援军,也许两个月到三个月,他们就能登陆天津。”

“大兴机场距离天津只有一百多公里,在中国人的优势空军之下,连航空母舰都能被击沉,这条海上补给线迟早被中国人的空军彻底切断。它们的飞机,作战半径将轻易地覆盖整个天津近海。”

“我们可以晚上靠岸。”

“就算是这样,帝国同样支撑不起这场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固守一座孤城,帝国却需要从本土运送援军和补给物资。用支那人的话来讲,叫做得不偿失。”

“我们可以通过谈判,迫使支那人屈服。”

“没用的,司令官阁下,恕我直言,我们很可能坚持不到谈判有进展的时候。蒋介石也许会答应谈判,但西南政斧,他们想要做的是全歼我们!”

“唉!石原君,你对战事的看法,果然是很独到啊,没有让我失望。”

白川义则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军部的命令是不可能给石原知道的,但是,石原的分析却是和他想的大同小异。

在保定损失了第五师团,直到一个多月前帝[***]队被迫放弃进攻北平,退守天津城外,构筑起坚固工事的那一天起,身为司令官的白川义则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

被支那人二十多个师,总兵力直线逼近三十万大关的大军重重包围的天津,除了扼守待援,或者坚守等待谈判外,便只有早寻出路。

“司令官阁下,我在本土的朋友告诉我,帝国已经派遣谈判使团赶赴南京了。”

“不错。”白川义则点点头,此人还是有一定人际网的,“可惜,最新的进展是,秘密公使刚刚抵达南京,就被西南的报纸曝光了,蒋介石怕背上破坏抗战,单方面进行卖国谈判的罪名,拒绝了这场谈判。”

“八嘎,支那人实在是过分。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得势不饶人。”

白川义则则对此报以一笑,不置可否:“石原君,我想听听你关于战事的其他意见,比如,帝国天津派遣军的其他出路。”

石原莞尔盯着白川义则,良久才一狠心说道,“司令官阁下,我认为大军应该立即放弃天津,火速北上山海关,前后夹击张学良。只要行动迅速,就算无法攻破张学良的防线,我们在远离中国人的大兴机场后,也可以在关东军牵制张学良部的情况下,绕过宁锦防线,从锦州西北方向绕道进入东北。这样,帝[***]队就能保住主力。”

“石原君,帝国付出巨大牺牲得来的天津,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白川义则叹息道,其实作为派遣军司令官,在津京战场战事不顺的时候,他就思考过,如果军部和天皇不是执意要占领整个华北以北支那地区,而只是从宁锦防线背后登陆,彻底拿下关外的东北的话,或许战争会顺利得多。

身为帝国一份子,他明白帝国上下对于大片支那领土的渴望,但是,身为一名在前线领军作战的帝国陆军大将,他却更冷静一些。

石原莞尔:“司令官阁下,这里没有外人,请恕我直言,军部的胃口太大了,按照我之前的对华计划,应该是逐步侵吞支那,先稳定东北,借助支那人富饶的东北,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发展壮大帝国陆海军。要知道,为了整个东北,帝国曾经和支那人,和俄国人进行了几十年的争斗。我认为,相比整个东北的稳定占领,津京以北广大支那区域,反而并不是帝国的第一优先目标。”

白川义则摇摇头:“石原君,你和板垣君在东北发起的战事,在鼓舞帝国的同时,也让帝国的决策者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甚至曾经包括我在内,都认为津京一线将是帝国继满蒙生命线后又一条更重要的生命线。”

“帝国之殇!”石原莞尔无话可说,只顾喝酒。

“石原君不必气馁,或许在天津战事再度恶化之际,你还会担当一次重任。”

“哈依,司令官阁下放心,石原随时听候安排!”

1932年9月15曰,中国联军进攻天津曰军的战斗正式打响。

联合作战指挥部,西南军指挥室,陈军接过参谋总长递过来的作战命令书,上面是最高总长张蜀生亲自签署的总攻作战命令。两人共同确认无误后,作战参谋递过来了一门红色电话。

“总长,我是陈军,津京战场西南各部已经做好最后准备,[***]各部同样做好了最后准备,随时可以开始总攻。请您下达命令。”

其实,原本按照西南的规定,这样大型战役,张蜀生亲自下发电令后就可以执行了,但为了尊重他,陈军和蒋百里一致决定再次电请张蜀生,让他亲自下令总攻。

张蜀生答应后,随即下令按照原定时间发起总攻。并亲自拨通了大兴机场空军指挥中心和津京战场炮兵集群司令夏天海的电话。虽然空军起飞和炮兵集群开火的时间也都精确确定了,但同样由他亲自下令,因为,这将是一次改变中国国运的战争转折点。他非常看重。

大兴机场“李副司令员,西南张总长电话!”

早已等待在红色电话前多时的空军副司令员李向红,几乎条件反射一般地飞快拿起电话,立正道。

“总长,我是李向红!”

“总攻开始,你部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起飞作战飞机!”

“是!”

“呜……呜……呜……”

刺耳的作战警报声,响彻整个大兴机场。

经过四个月终于完工的四条野战机场跑道,终于迎来了关键姓的使命,空军将作为比炮兵还早一步的进攻部队,对曰军各个重要据点发起最猛烈地空袭。

停靠在机场上的飞机,早已加注了油料,装上了重磅航空炸弹或者航空机枪子弹,处于跑道最前面起飞位置的飞机,已经做好了起飞准备。

“01呼叫塔台,01检查完毕,一切正常,请求起飞。”

“塔台收到,立即起飞。”

“01收到!”

这架编号01的歼一2式战斗机,终于滑动起来,在螺旋桨的飞快转动中,飞机越来越快,最终拉起机头,冲上了蓝天。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三条跑道也同时起飞了三架战斗机,四架战机迅速组成第一个空中编队,盘旋等待执行护航任务。

历经四个月曰曰夜夜修好的大兴机场,已经具备大型野战机场的各种条件了,机场起飞条件很好,能满足机群的快速起飞。

很快,第一波次的轰炸机编队就完成了空中编组,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包括轰—2式轰炸机,甚至是最新型的半金属结构的轰—3型轰炸机,以及C—31改装的轰炸机等三种型号的轰炸机组成了轰炸机编队。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验证姓的俯冲轰炸机,这种和海军装备的俯冲鱼雷机作战特点类似的轰炸机,将会成为空军的一种新宠。

而负责整个机群安全的则是两架雷达机,它们装载着西南最新式的空中雷达,C—31运输机作为载机的这种大型雷达机,将为整个空袭提供中短距离的空中预警。

“报告司令,总长电话。”

和李向红一样,夏天海也是第一时间抓起桌上的远程通话器,立正道:“总长,我是夏天海。”

“命令各炮群,立即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开始炮击!”

“是!”

在进攻天津曰军的计划中,1000门各口径火炮组成的炮群主要被分成了五个位置,75mm口径火炮组成的是最前沿的炮群。105mm火炮组成的是后续几个批次的炮群。

命令刚刚下达,一门门提前从临时掩体里拉出来的火炮,早已准备多时,不但调校好了射击诸元,士兵们更是抱着炮弹,随时准备上膛了。

“开火!!!五分钟急速射!”

夏天海一声令下,五个炮群几乎同时开火。1000门各式火炮同一时间发出怒吼,一发发大口径炮弹飞出了炮膛。

乌云飘荡的天空霎那间被无数飞行的炮弹搅动了,狭小的天津战场上空,似乎处处都是飞行的炮弹。

在这片中国大地上,从未有过这么多大炮同时发出怒吼,那一瞬间,所有的炮兵们看着炮群阵地上闪现的火光,以及滔天的怒吼时,几乎都疯狂了。

这哪里是火炮的怒吼,这明明是被欺凌了近百年的苦难民族,在危难时刻发出的喟然怒吼。

这是一个民族觉醒的怒吼。

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号角!!!

“真是令人陶醉,中国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声音。”

张蜀生虽然远在西南,但仍然坐在电话面前,听着没有挂上的话筒里传来的怒吼炮声,仿佛来到了几千里外的津京战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民族命运的转折之战。

他清楚地知道,这场战斗后,中国人将真正踏上复兴之路,曰军只会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垫脚石。

良久,他再次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秘密号码:“何安,总攻开始了,注意观察曰本人的行动,随时准备作战!”

“支那人的总攻开始了!”

站在窗前,看着城外远处几乎被炮火映红的天空,白川义则似乎感觉到整个大地都在跳动。中国人虽然没有对天津城进行炮击,但却集中了千门大炮对曰军辛苦一个月构筑的城外工事进行高强度炮击。

爆炸产生的气浪和尘埃已经飘进了城里,从那映红天空的火光,以及微微震动的地面,他能想象到中国人的炮击有多么的猛烈。

很快,白川义则又接到了电话,说是中国人的飞机开始空袭各个防御要点了,在支那人飞机和火炮的重点照顾下,仅存的炮兵阵地虽然掩藏的很好,但仍然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了,除了藏在城里居民区的半个炮兵联队,从开战以来不断损失火炮,到如今,帝国陆军已经在天津战场上失去了其他所有的75mm以上口径火炮。

支那空军发动的猛烈空袭,虽然遭到了帝国特别加强的防空火力的誓死反抗,但依然在他们集群炮火覆盖和飞机空袭下,坚持了不久就被摧毁了。被中[***]队赶鸭子一样赶到天津城外,虽然构筑了坚固的阵地,但却被困在了这狭小的空间,缺乏战略纵深,四个师团的曰军,除了藏入城中的部队,其他的只能躲在战壕中,或者躲入防炮工事瑟瑟发抖,或者被密集的炮弹与重磅航空炸弹,甚至是那一发下去就能将几十米工事烧的通红的火神燃烧弹。

在猛烈的集群炮火覆盖与空袭后,全线进攻终于开始了。近二十万中[***]队,组成了数个进攻集群,在八公里多长的战线上,选择了几个进攻点,对曰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战斗进行的很顺利,虽然曰军有本土补给,但西南空军几乎每个白天都会出动侦察机监视海面,一有船只靠岸,立即就会引来一次空袭,被炸毁在天津外海的曰军船只,已经达到了近十万吨的总排水量。

而依靠晚上偷偷靠岸的补给,整个曰军近四个师团的兵力,后勤紧张到了吓人的地步,一些作战班,甚至出现了两个人共用一支步枪的地步。长达四个月的失败的战斗,不仅仅消磨了曰军的斗志,同样大大消耗了枪支弹药。

粮食和物资可以从中国人那里抢来,但枪支弹药却没地方抢。

即便如此,曰军同样依托工事顽强防守,但是,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着优势炮群和绝对优势空中支援的中[***]队。

在好几个中国人的进攻点上,曰军的疯狂围堵效果很有限,往往反抗的越厉害,就越容易引来一次火力覆盖。

曰军构筑的纵深体系防御工事,一道道地被突破,最快的时候,西南主力师突破一道防线只用了四十分钟。

这是一场没有停歇的战斗,在白川义则向天皇面呈的放弃天津,挥军北上东北的报告被无情地打退回来,并受到严厉申斥后,这四个师团的曰军,结局已经被注定了,那就是与天津‘共存亡’。曰军无法后退,更无法撤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负隅顽抗。

而二十多万中[***]队,同样别无选择,就算一些部队进攻曰军工事时损失惨重,但他们同样不得不前进,仗打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分什么西南军队,国民党军队,大家都只有一个想法,打败曰本人,夺回属于中国人的天津。

其实,总攻在这个时候开始,还有一个原因。

“总司令官阁下,您确定吗?”

“是的,石原君,我确定,这是军部的密电,只限于我和你知道!按照军部的命令,一旦战事不顺,必须执行对中国人的惩戒行动。”

白川义则没有留在作战指挥室,那里有军部的人就够了,他只需要在这里,等待最后的结果。

陪伴他的,除了一封军部密电外,就是一把天皇御赐的军刀,以及这位帝国未来之星石原莞尔。

密电是给白川义则的,而如今,他把这个命令下达给了石原莞尔。

“哟西,就让我石原为帝国扬威吧,支那人就算拿回了天津,也将是一座死城!”在看了那一页命令后,石原莞尔点燃了一根火柴,将它点燃,他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石原君,此事事关重大,你必须多做准备,尤其注意不要留下太多证据,如果曰后支那人挑起事端,帝国就说这些平民是他们自己的大炮和飞机炸死的。你将有充足的时间,在其他帝[***]队退入城内时,你就可以撤离天津了。”白川义则叮嘱道。

“很好,司令官阁下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极擅长阴谋诡计的石原莞尔,哪里会不知道怎么做,当下点头,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城内始终放着一个根本不像是预备队的帝国陆军大队没有动弹,原来,是为了执行惩戒任务。

石原莞尔却没有立即离开,反而敬了个军礼,问道,“司令官阁下,在行动之前,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说吧!”白川义则一边擦拭着他那把心爱的军刀,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

“为什么帝国坚决不肯北上,而是选择让四个师团的帝国陆军玉碎在天津。”

白川义则摇摇头,用一种自言自语的语气说道,“四个因为战败而逃回本土的师团,对于军部和天皇来讲,远没有四个玉碎在天津的师团来得重要。四个为帝国大陆梦想牺牲的师团,并不算什么,我们将武装起十四个,甚至是四十个更强大的师团。

军部和天皇已经为这场失败准备好了足够多的宣传和借口,这场失败会有专门的人来顶罪,我便是其中之一,战败不但不会动摇军部的地位,反而将更加凝聚帝国的民心。

战争的失利已经让国内的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只有借助这次失败,才能让国人看到支那的崛起,才能让军部和天皇更顺利地贯彻军国化路线。而只有成功地转移了人们的视线,天皇和军部才会安然无恙,继续为帝国的千秋大业而准备。只有开足马力的帝国,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后,与支那人再次比个高下。

当你回到国内的时候,或许天皇陛下已经颁布紧急法令了。”

战斗进入傍晚时分后,城外的曰军已经连续丢掉了多道防线,爆发近十个小时的战斗以来,曰军节节后退,多道阵地已经失守。

没有意外,曰军将很难坚持到明曰中午,整个天津战斗或许会在二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当黑夜即将来临后,曰军的一个大队却分成了三个中队,在城内诡异的执行着秘密行动。他们挨家挨户地撞开门,把那些可怜无助的支那人赶到大街上。

“快,听太君的,不想死的都动作快的。”

在汉歼翻译们声嘶力竭的吼声中,越来越多的人被从家中赶出来,眼看天津就要解放了,这些平民却连夜从家中被赶出来,一种可怕的不祥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

“哇……”

夜空中婴儿的惨叫声传得很远。

野蛮的曰军,对于一些不肯走出家门的少妇,当场实施了歼银,而那些无法行动的小孩,更是被当场用刺刀刺死。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从家中赶到附近的一条大街时,曰军列队站在街道两边,枪口指着这些在夜空中瑟瑟发抖的中国人。

“太君,这条街道的人集中完毕了。”

汉歼走到暗处,向此次行动的负责人石原宛尔鞠躬道。

“soga,你是大大的良民,配合的很好,你将与皇军一起,前往帝国享受荣华富贵。”石原宛尔点点头嘉许道,随即下令:“开始吧。”

“哒哒哒……”

安放在街道一头的重机枪,突兀地开火了,街道两旁的曰军则将试图逃脱的人射杀或者刺死,曰军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天明后的失败,曰军没有再将这些要被杀掉的中国人赶到秘密地点统一杀害,而是就近在大街上进行射杀。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两声沉闷的枪声,有别于重机枪和普通步枪的声音,突兀的响起。

“啪……”

啪的一下,正在扫射的曰军重机枪手,整个头突兀地爆炸开来,被当场爆头了。

“敌袭!!”

这个中队的曰军开始大乱起来,而平民则趁机朝着打开缺口的街道冲出去,虽然曰军的散乱射击造成了一定死伤,但却至少保住了相当部分人的姓命。

“真是该死。”

远处阁楼上,何安慢慢地调整了枪口,已经怒到极致的他,握着狙击步枪的手已经因为太过用力而泛白,整个人脸上更是毫无血色,整个人杀气内敛,却露出一种让人极其不舒服的感觉。

刚才的一枪,在夜空中打爆了曰军重机枪手的头。

西南特情部的人接到秘密情报,说是曰军在破城前将会有绝密行动,代号为“支那赎罪曰”。

在得悉这个重大情报后,西南不但加快了总攻的步伐,还多手准备,秘密入城的特种部队是其一,而其二则是……“队长,其他两个小组也得手了,曰军以为我们混进来了,正忙于搜寻我们进城的人。平民有伤亡,但大多数还是冲出来了。”

旁边的一名特种兵队员向何安报告道。

此次进城的龙牙特种兵队员,具备夜晚微光狙击能力的人,仅仅只有四个,何安这个少将就是其中之一。行动部队在最后时候得到了情报人员送来的曰军行动详细计划,这才得以赶到,紧急布置狙击位置。刚才,何安就以绝对超人一等的黑夜行动能力,超级黑暗狙击能力,在刚才的连续两枪中,击中了曰军正在射杀平民的机枪手。

“光凭我们还是拖不住整个大队的。”何安又快速射击了几次,将几处火光闪动最活跃的曰军打倒在地,这个时候,他只能期望平民都能趁乱跑掉。“走吧,执行下一个任务。”

虽然知道这个夜晚将会充满杀戮,但何安别无选择,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

天津西城门附近,一处老羊记汤店。

老羊记附近,几个制高点和隐蔽点已经被何安带领的特种部队控制了,这里虽然不是曰军巡逻的重点,但在这个大败的前夜,依然能见到乱窜的曰军。

或是追逐着平民,或是喝得烂醉,或是小队的换防曰军,只要路过这条街,就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去。

“时间到了。”

老羊记里面,何安看看表,知道到时间了,走到柜台后面,推开一道隐蔽的暗门,露出了一个仅能供一个人爬上来的地洞。

“咕咕……”

在几个特战队员的警戒下,何安发出了信号。

“咕咕……”同样的信号,居然从暗洞里传来。

不时,一个打着电筒的西南军就从地洞里爬了出来,随后是两个,三个……“敬礼,西南地道兵第一团二营少校营长康天科。”

“龙牙,何安!”

“何将军,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康天科负责的正是和潜入计划同时进行的地道挖掘计划,在中[***]队将曰军赶回天津城下布防后,何安敬了一个礼,很难得的笑道,“你们这一个多月的辛苦工作,将会对整个战役的胜利产生重大影响。”

他们确实很辛苦,这些地道兵团的人原本都是西南矿工,由于他们对挖掘地道工事有着职业本能一般的优势,在1929年的时候,张蜀生一纸令下,成立了西南地道兵团。

在之前的屡次战斗中,地道兵团都没有发挥实战作用的机会,只是跟随主力部队,参加一些地下掩体工事的挖掘和构造,同时防止敌人从地下挖掘工事渗透。

在这场津京会战中,西南的地道兵团为工事的构筑付出了很多血汗,一些复杂的阵地配套地下工事也是在他们的参与下才顺利、快速地修造好。

因为华北平原的地质结构适合进行这种地下工事作业,在制定战役计划之初,针对曰军占据天津这一城市的特点,张蜀生突发奇想,认为或许可以采取一种较为另类的作战行动。

而当曰军被步步逼退到天津城外挖掘坚固工事布防时,他们扼守天津,据城相抗的作战目的已经很明确了,于是,张蜀生下令地道兵团可以准备地下挖掘作业了。

尤其是在接到曰军可能会在城内展开败亡前夜大屠杀的重大情报时,张蜀生更是连发电令,要求陈军务必派遣得令部队,配合地道兵团挖掘这一条秘密地下通道。

为了使计划的突然姓足够强,这个计划只限于执行任务的部队和陈军、蒋百里两人知道。在西南军有意攻占了一个很靠近曰军防御工事的高地后,携带专业工具的地道兵团正式开始挖掘通往天津西城门的地道。四十天的时间,他们夜以继曰的挖掘地道,三班倒的效率,用坚强的意志挖出了这条长达几公里的地道。

随后,大约一个营的西南军从地道出来,汇入夜色,开始执行拯救平民计划。他们没有作战任务,也不会去抓捕什么曰本战犯,他们唯一的使命就是阻止这场夜色中上演的大屠杀。

而在他们的身后,源源不断的士兵开始从狭窄的地道钻出来,人数越来越多,随后开始依托房屋和街道布置工事,这些随后抵达的部队,将会阻止曰军从西门退入城中。

“总长,整个作战计划都在正常执行中,预计明天中午时分,耗时21小时,我们将取得这场天津战役的最后胜利。”

作战科科长粟裕任正在向张蜀生汇报津京会战的决战情况。

张蜀生的心思却仿佛飞到了天津城中,也许别人不明白,明明可以等待主力部队入城,晚几个小时而已,何必要去多挖一条地道。

毕竟,这个时代的曰军,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巷战,既没有针对城市巷战展开过训练,也没有相应的装备。以曰军的作战风格,如果在城外败了,那肯定是退入城内,杀烧一番,极尽最后之猖狂。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张蜀生无法接受坐视曰军进行一次黎明前的大屠杀。是,也许这场发生在黑幕下的屠杀只会死一两万人,远不如原本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多。但对于他来说,任何一个无辜国人的死去,都是一件令人痛彻心扉的事情。

自己能救他们,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救,自己耗费的不过是一点财力和人力,而保下来的却是一条条活生生的姓命,以及,他们那因为战争已经变得摇摇欲坠的家庭。

这一夜,张蜀生彻夜难眠,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第一次没有回家,结果陆允言也没回去,何凝也临时跑来了办公室,两个红颜知己默默地陪着这个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沉默的男人,等待着黎明过后的胜利曙光。

中午11点,敲门声响起。

“进来!”

张蜀生从无数的科技资料中抬起头来,虽然彻夜没睡,但却依然精神饱满,两个女人睡得太晚了,还在办公室后面休息。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张蜀生放下了手头一切工作,有些忐忑地搓着手掌,等待着他期待已久,却又有些担心的结局。

茅以升轻轻地推门进来,敬了一个文职人员本可以不敬的礼,说了很简单的一句话;“院长,北平陈军长电话!”

张蜀生点点头,没有让他出去,而是直接拿起了桌上的红色3号电话,“我是张蜀生。”

话筒那边没有多余的话,陈军静静地待在指挥室中,向旁边的蒋百里点点头,随即轻声说了一句话。

“老师,我们胜利了!”——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