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寒门崛起 > 第二千二百章 对比鲜明

寒门崛起 第二千二百章 对比鲜明

作者:朱郎才尽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1 13:59: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朱大人可不是朱纨!你们整朱纨的那一套,用在小朱大人身上可不管用!

黄锦眼观鼻鼻观心的立在一旁,对于时局政局,或许他不如外廷的官员,但是要说对嘉靖帝的了解,外廷可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比得上他。

小朱大人可是简在帝心的,圣上对小朱大人信任、欣赏有加,小朱大人自己也争气,用一场场剿倭捷报回报圣上的信任和欣赏,这又让圣上更信任、更欣赏小朱大人。

可以这么说,现在,小朱大人和圣上君臣关系,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别说小朱大人清廉有为了,就是小朱真的犯了事了,圣上也会保小朱大人的。

“如果像朱小子这样剿倭有功的人都要被捕风捉影论罪,那今后还有谁为朕平定倭患呢?!”

嘉靖帝将最后一本弹劾朱平安的奏折扔在脚下,冷笑了一声,不耐道。

“往后,再有弹劾朱小子的奏折,一律不用往朕这送了,俱都留中不发。”

“脚下这些弹劾朱小子的折子,都给朕好好查一查,缘何群起而弹劾一个屡屡剿倭立功的臣子,是嫌朱小子剿倭剿的太多太快了?!还是嫌朕这两天胃口好点了?!他们是何居心?!给朕查查背后有没有指使!”

嘉靖帝对黄锦下令道。

“遵真君法旨。”

黄锦领旨,躬身后退,心中也不免略惊,圣上命他去查这些弹劾朱平安的官员,本就在他意料之中,毕竟方才那个弹劾朱平安的奏折,圣上都令他去查了,可是最后那句让他查查这些弹劾朱平安的人背后有没有指使,这就在黄锦意料之外了。

这些官员背后的人,其实不用查,黄锦也能猜出来,不就是严党那伙人吗。

当初杨继盛案,严世蕃都放话要整朱平安了。

外廷那些官员蟠根错节的关系,他黄锦也都清楚着呢,这几天那些弹劾朱平安的官员跟严党都有拐弯抹角的关系,甚至有两个就是严党里的一员。

查背后指使?

现在严阁老还是圣上身边的超级大红人,内廷外廷没有一个人能跟严阁老相提并论。

论简在圣心,十个小朱大人绑在一起也比不过严阁老。

这背后指使怎么查?

说他们背后没有指使?!

不行,万万不行,圣上英明神武,眼里又容不得沙子,可不是能糊弄的。

黄锦一时间不由犯难。

退出大殿后,黄锦眼神私下扫视,忽地看到了一个小黄门,眼睛不由一亮。

这个小黄门跟严党走的近,可以利用他把查弹劾朱平安背后指使的消息传到严党那边,来一个敲山震虎啊,圣上这边的意思,你们心中有数了吧,不能再唆使人弹劾朱平安了,要让朱平安专心剿灭倭寇,不能再掣肘了!

另外,圣上要查幕后指使,你们必须得配合推出来一位有分量的指使。

这也是圣上对你们的敲打。

有了主意,黄锦恢复了从容,招了招手,招来三个小太监,其中就有那个小黄门。

黄锦招来他们,低声将任务安排了下去,复又回大殿接着伺候嘉靖帝。

这个时候,嘉靖帝开始翻阅另一摞奏折,这些都是弹劾张经的奏折,这一摞比朱平安那一摞厚多了。

“这是赵文华上奏的,弹劾张经畏倭不战,糜饷殃民,俱贼失机,消极避战,欲待倭寇掠足遁逃之机,再剿余倭以报功,其心可诛.”嘉靖帝御览了一遍奏折,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了黄锦,轻声问道,“黄伴,对此你怎么看?”

黄锦听闻嘉靖帝的询问,脸上不由露出了苦笑,“真君,老奴以为,张经乃坐镇江南的总督,干系重大,是否如赵文华所奏,还需调查一番,如才才好判断”

黄锦的这一番话,说了,又相当于没说,判断一件事真伪与否,那可不得调查嘛。

其实,也不怪黄锦,这种干系朝政大局的事上他确实不好发言,得罪人且不说,怕得罪人那就别干事回去养老得了,只是是非对错判断错了,在嘉靖帝心中的地位可就不保了。

这是非对错,那是那么容易断的,有时现在对,将来可就错了,有时现在对,将来也对,可是论后果裨益,对了还不如错了呢,这是是非非难断啊。

另外,太祖当年还立过牌子,宦官不得干政。

对此,他不得不打一个太极。

“你呀,张经上任多少时间了?”嘉靖帝复又问道。

“张经上任到现在已有十一个月了。”黄锦当下就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是他的本事,外廷人事变动,朝野大事,黄锦都了熟于心,为的就是在嘉靖帝询问的时候,能够准确回答,这也是他在嘉靖帝身边有地位的原因。

“快一年了啊。”嘉靖帝微微点了点头。

听了嘉靖帝的话,黄锦就明白嘉靖帝的意思了,这都一年了,张经还没有什么成果啊。

嘉靖帝对张经寄予厚望啊,让张经担任总督,总督几乎整个江南,还给他便宜征集粮草军饷之权,截留朝廷赋税,军事任命、指挥等等,这是本朝从未有过之大权啊。

放权如此之大,圣上是想快点剿灭江南倭患,但是,近一年过去了,张经这边还没有成果啊。

圣上着急了。

“朱小子任浙江巡抚多少时间了?”嘉靖帝复又问道。

“不足三月。”黄锦回复道。

“赵文华说他祭海后,催了张经已不下十次,催促张经出兵剿倭,张经迟迟按兵不动;赵文华只催了朱平安两次,朱平安便出兵浙南,连连取胜,斩获颇丰.”嘉靖帝一边看着奏折,一边缓缓说道。

赵文华在奏疏中用朱平安来做对比,这么一对比,可就太鲜明了。

“今日何人司值?”嘉靖帝复又问道。

“回真君,今日领班司值的是严嵩严阁老。”黄锦回复道。

“嗯,惟中啊,稍后,将折子交给惟中,让他们议一议。”嘉靖帝将奏折交给黄锦,吩咐道。

“遵旨。”黄锦吩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