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以致太平?当代的一子,儒家掌门之死!

任何学说的诞生,都不可能是没有来由的。

就像是道家,传承之久远,可不仅仅是从老子横空出世,千万别忘了,道家学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黄老。

其中的黄,可是人文始祖的黄帝,老才是老子,由此看,道家的传承,几乎是从蛮荒时代一路沿袭下来的,只是到了老子这里,终于夯实了根基,彻底化为了一门完善的学说。

儒家也是如此,儒家的根基是从武王伐纣之后,周礼确立开始的,儒家尊崇的王道复古,复的就是周礼,而墨家,脱胎于儒家,却又在很多地方和儒家格格不入。

阴阳家干脆都能够算是道家的分支。

诸子百家,虽然分歧很多,但其中却也多有互通之处。

在百家争鸣的阶段里,诸子百家中,可是没少出现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情况。

几乎经常会出现,你抄我,我抄你的情况,哪一家提出了逻辑自洽,有建设性的理念来,其他学派也会很快,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些和自家学说根本相悖的理念,则会绞尽脑汁用各种方法驳斥、贬低和打压。

就连崇尚人性本善的孟子,对墨家和杨朱之学的评价,都是无君无父的禽兽,可见百家对于贬低那些和自己学说相悖的理论时,到底是何等的不留情了。

儒家这边,开始张罗着接待罗浮的问题时。

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身为儒家掌门,本身就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候。

若不是罗浮过来踢场子,现在儒家掌门的位置早就顺风顺水的完成了交替。

但因为罗浮,年老体衰,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儒家掌门,却是不得不强撑病体,准备迎接罗浮的论道。

结果却是不曾想,一个不慎,这位儒家掌门竟是提前暴毙了。

小圣贤庄中,儒家瞬间慌了神。

实在是,儒家掌门死的太不是时候了。

正好面对罗浮这个自诩儒家弃徒的人提出的论道,在罗浮抵达了桑海城的同一天里,儒家掌门突然暴毙了。

哪怕很多人知道,儒家掌门本身就有了交接掌门之位的心思。

可更多人,却是将儒家掌门暴毙的原因,归咎于罗浮了。

当然了,并不是责怪罗浮,而是对罗浮大加吹捧,实在是这样的巧合,只会烘托出罗浮的强大来。

在越传越广的流言之中,儒家掌门俨然成为了被罗浮吓死。

这下好,罗浮本身来是论道扬名的,现在直接变成了奔丧。

儒家崇礼,或者说,眼下这个时候,诸子百家几乎都崇尚礼法规矩。

哪怕是追求节葬、节用、兼爱、非攻等等和儒家诸多理念相悖的墨家,在对方掌门暴毙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和对方进行论道,因为这俨然是违反了从上古时代沿袭下来的公序良俗。

刚刚来到了桑海城的罗浮,却是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论道小圣贤庄的想法,先等着儒家给掌门办完了葬礼。

不过因为罗浮到底是跟儒家掌门的死有关系,再加上罗浮现在自诩,儒家弃徒,他自然不好直接入住小圣贤庄了。

儒家虽然对罗浮颇有微词,但在礼数上,却是很周到,在罗浮拒绝了入住小圣贤庄后,儒家直接将罗浮安置在了小圣贤庄外的有间客栈内。

这几天,罗浮也就只能等着了。

而随着时间流逝,罗浮的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夸张起来。

一个儒家弃徒,前往儒家圣地小圣贤庄论道,刚刚到桑海城的当天,就直接吓死了儒家掌门,这样的消息,着实是太吸引眼球了。

短短时间里,随着儒家掌门去世的消息。

罗浮也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变得名震七国。

虽然儒家分裂了八派,还有无数小分支,但小圣贤庄掌门的死,却依旧引来了无数儒家弟子奔丧,其中的子思之儒大概是心情最复杂的。

虽然在流言之中,小圣贤庄掌门是因罗浮而亡故。

儒家之中寻常弟子也就罢了,那些真正的宿老,显然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只能说,罗浮的论道来的太巧了。

事实上儒家八派之后,很多派系的宿老,早就知道,小圣贤庄掌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可饶是如此,罗浮的名声,到底也算是踩着儒家,一举奠定了巨擘的身份来。

是的。

别看现在罗浮和儒家的论道,根本都没有开始呢。

甚至在此之前,罗浮只是以惊人的武力名传天下,但现在罗浮却已经是公认的百家巨擘了。

只是现在罗浮的身份到底还不好划分,他是儒家的弃徒。如今到底算是儒家弟子,还是另开一脉,几乎是所有诸子百家和各国探子所关心的事情。

若是罗浮重归儒家,那么一跃之间就能够成为儒家巨擘,甚至开辟属于自己的学术体系,如同儒家八派一般的第九派。

就算是罗浮如同当年的墨翟一样,另创一家,开辟新的学术,也能够在短短时间里吸引为数众多的簇拥。

成为当代的一子!

作为儒家掌门的葬礼,当然不会草草了事。

在接下来的数日之间里,小圣贤庄都在忙着为掌门筹办葬礼的问题,因为小圣贤庄坐落于齐国桑海城,就连齐国国君,都专门派遣使臣,参加了葬礼。

除了齐国之外,作为天下两大显学,非儒即墨中的儒家掌门去世,其他六国,也派遣了使臣。

而诸如有间客栈的罗浮,自然是成为了参加葬礼之人,最为关注的存在。

有间客栈后,一处幽静的小院内。

“小子,事情闹的这么大,现在后悔了吧?”

罗浮的面前,一个发须苍白的老者,饶有兴趣的对罗浮打趣道。

而在两人面前,正摆放着一局下了一半的棋盘。

棋盘上,黑白分明。

“荀夫子这是来为师兄鸣不平吗?”罗浮一边下棋一边问道。

在进入共享空间之前,罗浮对于下棋,其实完全是一知半解的,别说是和荀子对弈了,就算是臭棋篓子他都未必能赢。

但在共享了其他世界自己的能力后,罗浮无论是资质、血脉、天赋等等各方面,都达到甚至是超越了绝世天骄的程度。

哪怕是仅仅只靠强大的算力,也足以战胜荀子了。

现在这位在传言中,是因为罗浮的上门挑战而去世的儒家掌门,在辈分上赫然正是荀子的师兄。

虽然是师兄但在诸子百家的名声之中,儒家掌门显然是远远无法和后圣荀子相提并论的。顶多算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作为同门师兄弟,再加上身份特殊,荀子却是并不需要为掌门的葬礼操心,不然的话,他现在也不可能出现在罗浮面前,甚至饶有兴趣的和罗浮下棋博弈了。

当然,下棋只是表面罢了,罗浮现在名声太大导致,哪怕这个在给掌门办葬礼。

也有不少弟子,生出了提前打探一下罗浮根底的心思来,尤其是罗浮学术上的理念,更是儒家关注的重点所在。

荀子和罗浮的接触,同样也抱着这样的念头。

罗浮虽然自称是子思之儒的弃徒,甚至儒家也已经弄清楚了罗浮的传承来历。

就连之前,在学派之中,罗浮的一些言论,也成为儒家关注的重点,但罗浮到底是怎么一跃之间,掌握了如此强横的武力,却是根本解释不通的事情。

唯一的可能就是,罗浮真的一朝悟道,贯彻了自身的理念,成为了如同诸子百家开拓之子的存在,学术巨擘,武道宗师!

这样的存在,也只能是让荀子这个诸子百家公认的大宗师,亲自过来试探一番了。

“生老病死,不过是天道循环而已,有什么好不平的?”荀子不以为意的瞥了罗浮一眼,笑道:“你小子不会真以为,儒家掌门是因为你的挑战吓死的吧?”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罗浮幽幽的说道:“我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岂敢贪天之功呢?更何况,我虽是儒家弃徒,但也到底是受儒家开蒙,岂能生此大逆不道之心呢?”

眼神一亮,荀子赞许道:“好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赞许过后,荀子却是有些唏嘘的说道:“子思之儒愈发不堪了,连你这样的弟子都容不下。”

罗浮一怔之后,很快反应过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句话,乃是出自宋朝的苏洵心术篇。

虽然他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架空的战国乱世,连丝袜高跟都提前出现了,但这句话,显然是荀子第一次听到。

“荀夫子难道是想要劝我回归儒家门墙吗?子思之儒容不下我,我又岂能容得下子思之儒呢?”罗浮耻笑一声,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子思之儒理念的鄙夷。

此刻在荀子眼里,罗浮的表现,就像是让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般,当初年轻气盛的荀子,也同样很不认同儒家的诸多理念,所以才会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脉传承来。

虽然归于儒家,但却更接近与儒法合流的理念。

若非如此,荀子的弟子,也不会近半都走上了法家的道路,甚至还出现了韩非这个法家之集大成者和李斯这个法家巨擘来。

“如今不是当年天下纷争的时代了。”荀子意有所指的说道:“你若是想要独立于儒家之外,另开一家,怕是根本没有兴盛的机会。”

很显然,对于诸子百家真正的顶尖大能来说,天下大势他们看的很清楚。

阴阳家有观星之术,其他诸子百家也各有各的手段。

在经历了不久之前,最后一次的合纵失败后,鬼谷子只传盖聂和卫庄纵横武道,却不传连横合纵的纵横捭阖之道,就足以让人看出,纵横一脉,已经没落了,天下一统的契机出现,纵横一脉,自然也就失了生存的土壤了。

“那依荀夫子的意思是?”罗浮意味深长的看向荀子。

“你这狡诈的小子,现在就想要占便宜吗?”荀子哈哈一笑,手指拈着棋子,朝着罗浮指了指,说道:“一旦掌门葬礼结束,论道就算是你要放弃,儒家也不会甘心的,现在你和儒家之间,必然要分个胜负,这个问题,等你赢了之后再问我吧。”

“看来荀夫子是不看好我啊。”罗浮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韩非。”荀子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径直唤来了自己的弟子韩非。

等到韩非出现之后,荀子这才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道:“老了老了,精力不济,这棋下到一半,就只能劳烦我的弟子来替我下完残局了。”

丢下这样一句话,荀子朝着罗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径直离开了有间客栈,回了小圣贤庄。

“韩非见过师叔。”

韩非对罗浮揖手行礼,随即来到了原本属于荀子的位置上。

罗浮却是在韩非坐定之后,诧异道:“按照儒家辈分,你我当是同辈才是,甚至我还应该称呼你一声师兄,为何你竟称我为师叔?”

“师叔如今已非儒家弟子,又与老师相交,韩非自当以师叔称之!”

沉默了刹那,罗浮倒是没有反驳。

毕竟辈分太高一级,也有利于罗浮未来理念的传播。

一边和罗浮对弈,韩非一边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师叔这次远赴桑海,不知打算以何题与小圣贤庄论道?”

“客随主便!”罗浮一副自信十足的样子。

韩非却是有些惊讶的看向了罗浮,迟疑刹那后,道:“若是儒家以人性论呢?”

“你想问我,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罗浮意味深长的看向了韩非,他就知道了,荀子留下韩非,肯定不是没有目的的。

先是让韩非称呼自己为师叔,紧接着又一副好奇的样子,询问自己关于学说理念的问题。

这根本就是摆明车马,要从罗浮这里打探一下他的学术理念了。

儒家到底是显学之一,门派弟子众多,眼下对于罗浮,只是暂且不清楚他的学术理念,只要搞懂了罗浮的理念,那么人多势众,集思广益,未必不能提前相处应对罗浮论道的论点来。

只是现在,荀子和韩非用的是阳谋。

在礼数上,罗浮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来,甚至儒家在为掌门办葬礼的时候,都没忘记招待罗浮。

可以说,在礼数上儒家已经做到了滴水不漏了。

韩非一副好奇的样子,道:“正是,儒家之中,老师言人性本恶,而孟子却言,人性本善,不知道师叔如何看待?”

罗浮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你是韩国公子,若是秦国攻韩,秦国一士卒,为人纯善,人皆赞之,韩国士卒,人皆恶之,于韩国而言,秦国之士卒,是善是恶?与秦国而言,韩国之士卒,是善是恶?”

罗浮现在纯粹就是在问立场了。

毕竟,善恶是需要立场来判断的。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不外如是。

韩非到底不愧是集法家之大成着。甚至其思想和学说,乃至于两千年之后,都帝王必学之术。

只是在顷刻间,韩非就明白了罗浮的意思。

“师叔是说,善恶并非是绝对的?”

“善恶本身就不是绝对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罗浮一句照抄阳明心学的观点,顿时让韩非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善恶竟然因心意而来。

那岂不是说,罗浮的理念,连孟子和荀子的性善和性恶都一块推翻了吗?

仅仅是一句话,就让韩非彻底陷入了大脑混乱之中。

作为未来的法家之集大成者,毫无疑问,韩非是持性恶论的观点。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荀子的弟子那么简单,而是崇尚严刑峻法的法家,本身就是性恶论的绝对支持者。

若是没有了性恶论,那么法家甚至的存在的根基都要动摇了。

罗浮的这番话,理论上的确无懈可击,韩非就连自身的理念都开始动摇了。

下棋的过程中,也开始变得神思不属起来。

很快,罗浮的声音再次传来,让韩非顿时回过神来。

“你输了。”

这个时候的韩非,才像是反应过来,自己落子毫无章法可言,完全被罗浮杀的一败涂地。

只是现在的韩非,也没有心思去想棋局的问题了。

相比起对弈输赢来,罗浮的理念,才是真正动摇了韩非的心意。

“师叔棋艺精湛。韩非自愧不如。”

韩非起身朝着罗浮行了一礼。

罗浮却是摆了摆手,在韩非认输之后,他就一边整理棋子,一边随口说道:“你现在心思已经不在棋上了,还是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所谓休息,韩非岂能不明白,这是要让自己回去好好想想,人性善恶的问题。

苦笑一声,这一刻,韩非感觉自己在罗浮面前,简直就像是不着寸缕一般,被看的一干二净。

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像是被罗浮洞悉的一清二楚似得。

向罗浮告别之后,韩非步履匆匆,脸上再也没有了曾经的从容和优雅,一回到小圣贤庄中,就直奔荀子的房间而去。

荀子房间内,从有间客栈归来的荀子,正饶有兴趣的摆弄着一副残局。

如果韩非不是因为被罗浮动摇了心意的话,那么凭借他的记忆力和智慧,很快就会发现,此刻荀子面前摆放的残局,赫然正是之前,荀子和罗浮之间的对弈。

一看到韩非那神思不属的样子,荀子就不禁打趣道:“看来你在罗浮哪里,遭到了不小的打击啊,怎么?难道说,罗浮的学说和理念,真的那么可怕吗?”

韩非凝神看向了荀子,道:“老师,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

“若非是人性本恶,又岂会有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呢?”荀子唏嘘的说道。

但很快,荀子就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一般,“与我说说,你与罗浮说了什么,怎么会遭到这般打击?”

在韩非将罗浮说的话,复述了一遍之后。

荀子整个人都愣在了哪里,但和韩非如遭雷击不同,荀子却是越想一双眼眸越是明亮。

许久之后,荀子才赞叹的说道:“好!好一个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罗浮,俨然成就一大家矣!”

“老师。”韩非急切的道:“若是罗浮的理念是对的,那法家如何处世?您……您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岂不是也成为谬论吗?”

“你啊,杞人忧天。”荀子笑着点了点韩非,道:“孟子言人性本善,我则言人性本恶,可迄今为止,善恶论可曾有所公论?”

“那……”韩非也明白荀子的意思。

性善论和性恶论发展这么多年,依旧双方争论不休。根本没有分出胜负来。

况且,罗浮的理念,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雏形,只是在阐述上,比不上罗浮这般显明,让人一目了然罢了。

即使是多出罗浮的理念来,也依旧无损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顶多是多出一家而已。

如果说之前,荀子还只是将罗浮当成了一个武力强盛的少年郎,那么现在他就真的萌生了,要将罗浮拉入儒家门墙的念头来。

自从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之后,儒家却是再也没有出现过,罗浮这样惊才绝艳的后辈了。

在荀子看来,若是没有活水,那么儒家的发展,只会逐步陷入僵局之中了。

而罗浮就是荀子眼里的活水。

一连数日,热热闹闹的儒家掌门葬礼结束之后。

无论是前来吊唁的诸子百家,还是列国使臣,都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这些人都在等,等待接下来,罗浮的上门挑衅。

毕竟现在罗浮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七国最热门的话题了。

儒家弃徒,上儒家圣地小圣贤庄论道,一路上横扫各路匪徒强人。刚到沧海城,就吓死了儒家掌门。

这话题度,一百年都未必能够出现一次。

若是错过了罗浮和儒家的论道,所有人怕是都要抱憾终身了。

儒家掌门的葬礼结束之后,等到一切收拾妥当,还没等罗浮登门。

新的儒家掌门伏念,就主动来到了有间客栈,将拜帖送到了罗浮的手中。

与其说这是拜帖,不如说这是战书。

虽然儒家掌门的死,罗浮不是直接的原因,但他的出现,却是间接促成了儒家掌门的提前离世。

伏念身为弟子,岂能不为师报仇呢?

次日一早,整个小圣贤庄内,人满为患。

除了东道主的儒家外,墨家、道家、兵家、农家……甚至就连东君绯烟和月神这两个百年不曾出世的阴阳家弟子,都出现了。

诸子百家之外,七国使臣和更多好奇问询而来的人,将整个小圣贤庄都挤满了。

一些籍籍无名之辈,或者说凑热闹的权贵,更是连进入小圣贤庄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让人留在小圣贤庄周围,随时将论道的过程,实时的传出来,玩儿了一出战国时代般的实况转播。

小圣贤庄内,此刻儒家八派,罕见的齐聚于此。

儒家八派之中,虽然本身矛盾重重,但在对待上,却是显得颇为团结,只是这次之所以出现如此盛况,还是因为罗浮闹出来的动静着实是有些太大了。

这次作为迎接罗浮的人,刚刚成为儒家掌门的伏念,正是其中之一。

是的。

伏念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为了重新夺回儒家的名声,儒家八派,可是罕见的真正齐心协力起来。

而且儒家八派里,子思之儒是出力最大的。

谁让罗浮,打的旗号,就是子思之儒弃徒呢?

可以说,这场让儒家颜面大失的祸事,本身就是子思之儒搞出来的。

若不是子思之儒将罗浮逐出门墙,现在儒家不会有这次大丢颜面的事情,甚至还能够多出罗浮这样一个武力惊人的强者来。

作为始作俑者,最起码是其他儒家派别中的始作俑者,子思之儒一脉,不拿出诚意来是万万不行的。

伴随着罗浮踏入了小圣贤庄中,整个桑海城的人,都开始关注起接下来的论道。

当罗浮在儒家弟子的引领下,来到了论道场所之中。

首当其冲的伏念,径直对罗浮欠身行礼,道:“伏念见过罗浮师叔。”

在被逐出门墙之前,罗浮在儒家的辈分,实则是跟伏念、韩非等人同辈的。

但因为之前,荀子和罗浮相交,就生生将罗浮拔高了一辈。

这也是儒家乐意看到的事情,毕竟拔高了罗浮的辈分,若是罗浮输了,会让罗浮一败涂地,彻底名声尽丧,若是罗浮赢了,拔高罗浮的辈分,也能够勉强留下一点儒家的颜面来。

这么做,也足以体现出儒家对罗浮的重视了。

当然,一开始这样的做法,儒家八派都是不同意的,直到韩非得到荀子的授意,说出了罗浮那句阳明心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话来。

对于寻常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句普通的话,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法对于儒家的杀伤力就太大了。

不夸张的说,单纯这番理念,罗浮在儒家就能够另开一脉了。

这其中,最后悔的无疑就是子思之儒的儒家弟子们了,毕竟若非是那籍籍无名的子思之儒分支,竟然将罗浮逐出门墙,现在他们子思之儒,说不定就可以多出一位学术巨擘来。

当拔高罗浮的辈分,被儒家所公认之后。

也就成为了现在,罗浮一进门就被伏念这位堂堂儒家掌门,以师叔称之的缘由。

之前在跟韩非的交流之中,罗浮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此刻自然也表现的很是平淡。

在相互见礼之后,等到罗浮落座,这场已经引起了七国关注的论道,终于正式展开了。

“伏念请教师叔,今日论道可有章法?”伏念彬彬有礼问道。

所谓章法,既是这次论道的范畴了。

毕竟百家各有所长,甚至在很多方面,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就好像,兵家和农家,医家这些学派,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多少论道的价值可言了。

总不能农家讲种地耕作,医家讲治病救人,兵家讲战场杀伐吧?

有理有据的论道之中,是有一个基本的章法,那就是论题的范畴。

虽然罗浮也是出自儒家,但奈何,其现在已经被逐出门墙。谁知道他现在想要以什么范畴来进行论道呢?

就像是名家,白马非马的论题,可是名震七国,虽然有诡辩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名家的的确确靠着白马非马,奠定了威名。

如今,罗浮挑战,动静这么大,震动七国,儒家就算是为了挽回颜面,也不能在任何地方,留下让人指摘的破绽来。

作为两大显学之一,儒家本身就是诸子百家紧盯的目标之一。

不知道多少学派,想要掀翻儒家。

若不是有太多有心人,儒家掌门被罗浮吓死的绯闻也不会这么快传遍七国了。

罗浮自信的一笑,道:“你既称呼我为师叔,那我自当先行礼让一番才是,今日论题,便局限于儒家理念范畴,如何?”

无论是刚刚成为掌门的伏念,还是其他儒家八派的弟子们,闻言此刻俱都松了一口气。

实在是实在是在他们看来,罗浮这么做,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在儒家的学术范畴里,他们这些人不知道耕耘了多少年。罗浮的提议,简直就是一头撞在了铁板上了。

心中大定,伏念躬身行礼,道:“那便从师叔之意,请师叔出题!”

罗浮目光一闪,他可不是毫无准备而来的。

“敢问伏念师侄,何以致太平呢?”

罗浮的问题,顿时让在场众人俱都愣住了。

因为,这个论点着实是有点太大了。

致太平,那可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关于如何致太平,从周礼,一直到孔孟,发展到了现在的荀子和儒家各派,无不是以致太平为目的。

若是罗浮以这个话题为论点,伏念几乎不可能有输的可能了。

“当行教化。”伏念自信满满的道:“春秋乱世,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当法先王……”

自以为,自己的回答能够博得满堂喝彩。

但很快,伏念就遭到了让他猝不及防的打击。

“伏念师侄,且慢且慢!”罗浮连连摆手道:“我所问的,乃是如何致太平,而不是这般虽然有道理,却于世事无益的空话。”

“放肆。”

“大胆。”

“罗浮你也曾经是儒家弟子,如今焉能如此大逆不道。”

罗浮一个空话的称呼,几乎将儒家的理念,彻底踩到了脚底。

这简直比墨翟当年驳斥儒家,还要让人无法接受。

就连伏念,此刻也不禁露出了几分怒容来。

但在愤怒之余,伏念也很快反应过来,罗浮既是以致太平为题,自己直接以儒家理念来回答,显然是上了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