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铁血残明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典故

铁血残明 第五百四十三章 典故

作者:柯山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5: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庞雨愣了一下,他从始至终也没说过要当官当宰相,完全想不到谢三宾为何问出这么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来。

但对面的汪然明和钱谦益神色都别扭起来,庞雨心头知道多半是有什么坑,但自己全然不知,旁边柳隐那边急促的喘息两声,似乎情绪有点激动,庞雨偷眼看去,柳隐满脸带着病态的潮红,眼眶红红的快要流下泪来一般。如果不是考虑汪然明的脸面,恐怕要当众拂袖而去。

庞雨心中疑惑,不知道谢三宾这厮到底是针对谁,自己贸然开口可能适得其反,只得转头去看阮大铖,只见阮大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理会。

庞雨一头雾水,知道这个坑定然和柳隐有关,却全无头绪,其他几人似乎都清楚。

想到这里打定主意不理会谢三宾,谢三宾却得意洋洋的对庞雨继续问道,“庞公子总不会不知此来由,还要回家查吧?”

庞雨心头不满,正不知该不该开口的时候,旁边传来柳隐的声音。

“谢先生往事重提,不外乎暗示在座各位先生小女的出身低贱,小女并未曾隐瞒过,在此告知各位先生,小女出身周府流落风尘,一介女流比不得谢先生堂堂男子,那相府下堂妾的艳招,是为谋生无奈之举。先生大可明示小女是下贱出身,不必去牵连别人,让庞公子左右为难。”

庞雨偏头看向柳隐,只见柳隐脸色有点红,那丫鬟则对着谢三宾怒目而视。

柳隐抬起头来看着那谢三宾,“谢先生重提此事,不过是说周老先生不学无术,小女受他指点也是徒有虚名。小女读书识字之时,周老先生不过闲时路过指点一二,流落江湖以来得各位先生抬举,送了才女之名,但小女自知才浅,从未曾自称受教于周老先生,以免才学粗陋损了先生的名声,是以周老先生究竟如何,皆与小女无干。只是小女想来,谢先生天启五年进士,周老先生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宰相当用读书人,他究竟知之或不知之,小女不在其时其地不敢断言,但那入阁的大学士不是假的,若是要问宰相当用读书人,总还是那曾入阁为相的人来问更合适。”

庞雨有点听懂了,好像这个周老先生曾入阁当过大学士,也教过柳隐读书,不知是不是周延儒,或许周延儒也是谢三宾的情敌,那谢三宾的仇人档次真不低,今天船上要处理的关系就更复杂了。

谢三宾的意思是这位周先生不知道读书人的典故,结合那个相府下堂妾的称呼,周延儒应该就是柳隐的老爷。

这女人反击也很犀利,开始有些难堪,但很快就调整过来,可能猜到庞雨处于茫然的状态,立刻把谢三宾的火力都拉到自己身上,为庞雨解了围,而且坦然承认低下的出身,而且不惧和谢三宾撕破脸皮,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谢三宾连大学士都没当过,连问这句话的资格都没有。

面前的柳隐脸色微红,但昂然抬头跟谢三宾对视,丝毫没有退缩,庞雨眼角打量,对面的汪然明和钱谦益都露出欣赏的神色。

“谢某绝无质疑周老先生之意,但方才柳姑娘既说到周老先生万历二十六年进士,那谢某多问一句,柳姑娘的眼中,到底何为读书人?”

柳隐平静的道,“何为读书人,小女来答你,不是看读的书有多少,也不是看谁的出身高,而是读书读到知礼明理,方可称读书人,当不当宰相还在其次。”

她几句话说完,端起小几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柳姑娘说得好,谢某也是这个意思。”谢三宾大笑一声接着道,“不光是读书多,那阉党之中也不乏进士出身之人,却只学了一身卖弄讨好的本事,既要读书明理,更要从书本中读出文胆,所学方能用于正途,方有为民任事的胆魄,为何宰相当用读书人,知之便是知之,连承认知之都不敢,又如何为国任事。”

露台上气氛不睦,汪然名这个主人最为尴尬,听到此处赶紧接道,“有些旧事不过是朝中之人编造出来,对政敌造谣中伤罢了,又不是当真的。周老先生能入阁,那都是从进士一步步升迁而来,皇上御笔钦点,自然是不会错的。”

谢三宾原本把手已经举到一半,看样子要打断汪然名,这句皇上一出来,又把手放下了下去,汪然名接着道,“象三进士出身,又亲历营伍平叛,论功官至太仆寺少卿,这读书也是读出了文胆来,原本就是有当宰相的才德,只是丁忧返乡,但方今天下动荡不堪,必有复起之时。”

他把两边都安抚了一番,正好船身此时动了起来,船头朝向东面湖上驶去,趁着这个功夫,汪然明招呼下人上差点小菜,露台上人来人往,谢三宾终于安静了片刻。

阮大铖将自己的小几移动过来,靠拢到了庞雨旁边,庞雨看了看他,阮大铖脸有怒色,想来是刚才谢三宾言语中糟蹋阉党,把这位真阉党得罪了,当下凑过去问道,“阮先生,宰相当用读书人这句话什么意思?”

“是柳隐主家旧事,那主家叫周道登,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今上即位后官至大学士。这柳隐幼时被卖到周家,因为比一般女子聪慧,很得那周道登欢喜,常抱在膝头教她识字读书,妻妾嫉妒吵闹,那周道登嫌烦,最后将这柳隐赶了出去,相府下堂妾就这般来的。这句‘宰相当用读书人’,原本是宋太祖问赵德的话,暗讽赵德没学问。当年周道登在朝为阁臣,皇上曾用这话问周道登,周道登回话说没听过这典故,等回去查一下再回奏,奏对被抄录到六科廊房,弄得满朝皆知,被人嘲笑说没学问。这柳隐以前艳招写的是相府下堂妾,谢三宾嘲弄周道登,实际也是贬低柳隐,因为这姑娘的学问都是周道登教的。”

庞雨松一口气,原来不是周延儒,他有点诧异的问道,“宰相何用读书人,这个问题有什么难处么?周道登为何不愿回答。”

阮大铖低声道,“这话不好答,要说读书人见识多,皇帝下一句就会问,那你也是读书人,既然读书人有见识,怎么把事情办成这样,是不是没用心,周道登就把自己逼死了,所以他一句没听过,断了皇帝说后面话的机会,皇上的后手都发不出来。”

“原来如此。”庞雨知道在这类典故方面,自己和这帮职业官僚还有差距,但他并不打算专门花功夫去弥补。

只是这谢三宾是来追求柳隐的,却让柳隐颜面扫地,不知算什么方式。

此时小点都上好,走动的下人少了,只听对面的谢三宾哼一声,又开始了吵闹。

“读书不是比谁入阁,老夫那是读书读到明事理,真本事自然便来了,当不当宰相却在其次,但这文胆是别人比不得的。当年李九成乱起吴桥,山东涂炭,其时辽东大凌河酣战未了,朝中尽是无胆之人,皆言宜抚不宜剿,老夫临危受命老夫当即断言,胜势在我,贼不足惮,了此叛乱不过数月。皇上谕旨命下之日,老夫片刻不敢耽搁,即刻殿辞赴军。”

汪然明顺着话题小心的道,“当年登州之乱,象三边才之誉举朝皆知,想来复起是迟早之事,我朝二百余年,读书人入阁为相,象三也未必不是宰相。”

谢三宾猛地一挥手,“入不入阁当不当相都在其次,朝廷养臣子,正为有事之用,若皆逼危求安,国家事其谁任之。某赴军至昌邑,当即请斩王洪,刘国柱,之后军中绝口勿言抚事,如此鼓起大军战意,战事方有改观。”

此时船行湖上,阵阵微风掠过露台,细雨在棚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配上西湖周边的美景,原本是一场好好的酒宴,现在却是谢三宾的担单人表演。

庞雨还听得很认真,这个谢三宾当时是山东巡按,按说不该是直接领兵的文官,但这人颇有一股寻常文人没有的蛮横气质,带兵打仗说不定更合适。只从前面听到的而言,谢三宾说的话是符合战场经验的,是不是他的功劳不好确认,足可见他确实曾亲历战阵,这种文官按说是现在很急需的,只要有举荐就肯定会启用,却一直不能复起,多半就是情商太低,没人愿意举荐他。

谢三宾仰头看着棚顶出神的道,“彼时贼之残登莱也,所过焚僇,自蓬莱抵昌邑,四百里间,无一椽存。从莱州至黄县过去一路皆山,山径险峻,马行甚艰,军中樵采并乏,将士露处,谢某与朱抚和将士同甘,日则视营伍,夜则治军书,扫地为榻,倚马而食。”

汪然明抬抬手,想要打断谢三宾的回忆,谢三宾长居西湖边的燕子庄,跟汪然明经常往来,显然这一段战场经历,汪然明已经听过无数遍了。

谢三宾似乎早有预料,提前猛一摆手,阻止了汪然明的企图,“就这般一路艰辛拼杀,五年九月初一,终于到了登州城下。登州一面临海,有州城和水城互为犄角,城高池深难以急下,谢某与朱军门早有运筹,数日间在城外筑长堤三十里围困,由城西海边至城东海边。陈洪范、刘泽清守西墙,吴襄骑兵策应。刘良佐、邓玑守南墙,祖大弼骑兵策应,牟文绶步兵守东墙,祖宽骑兵接应。城中东江叛军防守森严,非辽人不得行走,每垛五人守夜,传箭鸣警彻夜不息……”

庞雨听着还来了兴趣,这谢三宾说的人他大部分都认识,像牟文绶在滁州一起打过流寇,刘良佐驻守六安州,跟桐城是协防关系,两边经常交换情报,也在北峡关外见过两次面,陈洪范在襄阳一起驻守过,刘泽清、吴襄、祖宽这几人都是勤王时候见过,不过祖宽已经定了杀头,属于无用人脉了。

他偏头对阮大铖道,“那朱军门是……”

“就是朱大典,平叛时为山东巡抚。”

又是一个熟人,庞雨不由得更有兴趣,此时身边有人走近,庞雨眼角看去是柳隐的丫鬟,这丫鬟躲在庞雨身后,挡住谢三宾视线的地方低声道,“我家姑娘说,将军是横扫东虏的名将,又是机变的浪荡子,能不能把惹人厌的人一并扫走,便当赔了当日的船了。”

庞雨笑笑看过去,那边柳隐借着饮酒连连跟他打眼色,要他想办法。

庞雨也觉得头痛,那谢三宾一个滚刀肉,除非抓起来扔进西湖里去,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赶走。

正想到这里,谢三宾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转过头来看着庞雨,满脸都是回忆的神情,“城中叛将李九成贼心不死,时常寻机出城搏战,试图破长围而出,朱军门与在下住密神山破庙中,山距城五里,城上红夷大炮,子叫声如柢,常从头上过,触之糜烂,日有死者。贼每中霄挠我,或发炮或夜袭,谢某夜卧不敢解甲,马常披鞍置诸卧侧,一闻炮风即跨马下山,入营督战。盖两军想持,胜败呼吸,八月之久,无时不怀丧亡之忧也……”

“那谢先生怎地不住在营中?”

谢三宾愕然停下,露台上的人都盯着庞雨,庞雨对着谢三宾举起酒杯道,“先敬过先生为国征战的艰辛,但在下有一事不明,既然李九成每夜皆要来袭,谢先生为何还要住山顶,非要等到炮响再赶去不麻烦么,为何不能跟士卒同甘就住在山下,免了赶夜路奔波。”

庞雨满脸的诚恳,阮大铖和柳隐都低笑了一声,那边汪然明和钱谦益都知道庞雨身份,汪然明今日被谢三宾坏了酒局,心头也颇多不满,当下也不劝阻,只以余光去观察谢三俊。

“这位什么……庞公子,那所谓每夜,是读书人常用说法,只说其多其频,非是每夜,你到底读过书没有。”

庞雨哦了一声,“原来如此,是在下浅薄了。在下另有一事提请先生留意,营中牲口必须辅兵民夫集中看管,不许带入帐篷,否则一旦夜惊不可收拾。夜营更不许骑马,先生为一军之帅,不可违反军法,而且晚上看不到路,骑马下山容易摔着就更不美了。”

旁边的柳隐啊一声,“那谢先生日后复起,免不得还要领兵打仗,可一定要记住了。”

谢三宾脸色有点发红,他狠狠瞪一眼庞雨道,“老夫亲历行伍,平定东江叛军数万,难道不知夜营不能骑马,那密神山顶又不是兵营,我下山到营门便即下马了。”

庞雨诚恳的点点头,“在下还要请教谢先生,红夷炮弹道平直,射程不会超过三里……”

谢三宾猛地站起身来大喝道,“老夫从京师到登州,一路都是骑马过去的,军中能不能带马入帐篷老夫能不知道么,你一个国子监生,不过读两卷武备志之流,岂敢指点行伍之事,老夫官至太仆寺少卿,怎生管马怎生养马老夫比谁都懂。”

谢三宾声色俱厉,显然被庞雨激怒了,汪然明连忙起身,“象三给老夫一个情面,勿要动气。”

谢三宾停了一下,突然大声道,“只是不知情面何解?”

汪然明神色一变,赶紧对着谢三宾摆手道,“老夫食言,象三勿要多想。”

谢三宾神色兴奋,对着柳隐那边大声道,“何谓情面者,柳姑娘可知道?”

庞雨转头只见柳隐满脸怒色,不知道谢三宾又挖了一个什么大坑。

只听露台梯口的位置一个女子声音脆生生的道,“所谓情面,即面情之谓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