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铁血残明 > 第五百二十八章 功绩

铁血残明 第五百二十八章 功绩

作者:柯山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5: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马上就走了,回南直隶去。”

青山口关城外,庞雨举着一支远镜,观察关城上的清军,城墙附近到处是丢弃的破烂车架和其他物件,几乎把道路完全堵塞。

城外一声炮响,一枚铁弹砸在城墙上,一块城砖飞溅出几块碎屑,墙头的清军甚至都没探头看一眼。

庞雨放下远镜,城外的明军分散在道路周围,没人在准备进攻,就只有几门火炮在断断续续射击,其中就有安庆炮兵,这可能是他们勤王以来最轻松的一次作战,庞雨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不定时朝着关城来一炮,不要让勤王的最后一战太过沉闷。

青山口的关城颇为坚固,这里的地形并非险要的陡峭崖壁,但卡住了长河河道岸边的道路。在青山口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分别是喜峰口和青山关,是长城的重要关隘。

清军左翼是从青山关出边,右翼则是从青山口,两地相距不远,由于左翼先行,此时早已尽数出边,他们还派出一支骑兵赶到青山口附近,帮助右翼牵制明军。

明军调集了大量军镇营头,整个北方的机动兵力大多集中在这里,但双方没有爆发大战,因为明军并未堵截退路。

双方再次形成了默契,明军放着太平寨前入山的山口不去截断,只追着清军后面分散的营盘袭扰。

两军再次回到骑兵游斗的状态,清军需要防守的范围太大,要杜绝明军的袭扰对此时疲惫的清军也不容易,明军的各营都取得一些战绩,主要是抢回百姓和钱粮,斩首功则很少。

这与皇帝要求的大杀几阵、再斩三五千的要求相去甚远,孙传庭只能用春秋笔法掩饰,一会说清军要从青山口出边,一会又说清军从建昌营走冷口,表示自己带着勤王军堵截住了建昌营方向,结果清军又改走了青山口。

但沈迅就在三屯营,他认定清军的体量并不具有灵活性,不可能忽东忽西,如果孙传庭连这么大股军队的方向都探不明白,那也是孙传庭的能力问题。这一点孙传庭无法辩驳,文书再怎么写也不能掩饰窘迫。

杨嗣昌认定孙传庭消极避战,孙传庭恼怒之下与杨嗣昌整天争吵,要求兵部调整目标,但再怎么降低预期,打成这样也交代不过去。

等到清军队尾过了山口之后,明军终于汇集起来,在孙传庭逼迫下展开小规模会战,在太平寨与押后的清军大战。

这种尾随的战斗虽然激烈,却不会造成双方死斗,因为大家都有退路。这几天的大战主要围绕太平寨周围的两个山头进行,明军希望击溃清军队尾,获得一定的斩首功,并驱赶溃兵冲垮道路上的行军队列,这样能抢回更多百姓和物资。

这次进攻主力是曹变蛟和周遇吉,庞雨也参加了攻坚,第二天的时候辽镇也派来一些骑兵参与,但这个地形对明军不利,重甲兵披甲之后仰攻非常艰难,他并不愿意再将所余不多的重甲兵投入这种没有意义的战斗,只派出炮兵在山下助威。

清军押后的人马战力很高,明军激战三天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各营的将官逐渐偃旗息鼓,清军也不是真的野猪皮,精疲力尽的两军都没有意愿再继续交战。

这样一路打打停停,清军队尾到了青山口,按照双方的惯例,边口就是交战的最后一个地方,清军离开之后,这次入边作战就算结束了,大家都过上一段消停日子再说。

最后一支清军甲兵据守关口,等待队列远离,双方都能把差事交卸了。

城下没有明军攻打,关城上的清军逐渐减少,庞雨知道他们马上就要撤退,之后明军收复空城,这次清军入边就正式结束了。

“少爷,李重镇又派人来了,还是问我们手上有没有多余首级,他说明白是帮辽镇买的。”

“帮祖宽?”

庞雨皱着眉头,现在已到尾声,所有报功的时间就要截止,高起潜这一路之前一直避战,自然没有什么战功,要是孙传庭这边也没有,那倒也无妨,但永定河这仗一打,辽镇的形势就有点不妙。

这次入边共被攻陷五十多城池,还有济南这样的大城,有藩王失陷,肯定是要追究的,两路中宣大本来有贾庄大败,是更差的一路,但后来冒出一个安庆营来,补上了茌平的胜利,永定河则获得大量首级,解救上万百姓。

辽镇也在永定河得了些人头,但都是被剃头的百姓的,刘宇亮拖勤王军后腿,对辽镇也不待见,人头只认了少许,是远远比不过勤王军数量的。

朝廷追究的时候,自然是从最差的开始,辽镇才开始着急了,特别是涉及济南的几个,其中就有祖宽,到了蓟镇的时候,祖宽倒也想去得些人头,但辽镇其他人不愿,祖宽也无可奈何。

鞑子离开青山口之前是最后报功的机会,李重镇和祖宽都出自辽镇,曾经一起在卢象升手下剿寇,祖宽求到李重镇这里,也在意料之中。

“倪宠也托人来说,他愿意给每个人头四百两,买五十个,咱们手上还有九十个,东虏和西虏各半。”

庞雨摇摇头,“倪宠那里不卖,他还抢老子粮,辽镇那边留个说话的余地,但不能比勤王军这边多,你告诉李重镇,两万两五十个,东虏西虏各半,都以他的名义卖,我只收现银,祖宽能不能活命我不管。”

庞丁应了,这时后方官道上传来马蹄声,庞丁看了一会道,“少爷,许自强到了。”

庞雨回头一看,只见一队骑兵从南边赶来,领头一人高踞马上,双目神光电射,正是瘦了一圈的吴淞总兵许自强。

前面已经来过塘报,南直隶来的有许自强,陈于王、蒋若来等兵马,原本的历史上,兵部在清军南下后传令给史可法,要他组织兵马到徐州防御,史可法要调集兵力和辎重,耽搁不少时间,等他带着人马赶到徐州,已经是是二月末,这个时候清军早就返回边界,距离徐州一千多里了,最后没起到丝毫作用。

但这次因为庞雨提前就去了勤王,史可法为了不掉队,也在安庆提前准备,收到部咨后很快就组织人马出发,到徐州后确定清军已经北返,也学着庞雨主动派兵勤王。

史可法自己有兵部指定的汛地不能北上,带队的就是许自强,这支人马一路走走停停,过了德州之后也曾与庞雨取得过联系,庞雨可以猜到,这位大哥肯定跟自己刚勤王的时候一样,一路探听消息,消耗了不少脑细胞,以在最合适的时机赶到,既能避免战争危险,又能完成差事。

从最后的结果看来,许大哥在勤王之战最后几天的垃圾时间赶到,相当于决赛的九十五分钟替补上场,一仗没打的参与了勤王之战,大哥始终还是大哥,比庞雨技高一筹,但同样还是没起作用,反而让安庆兵力空虚。

庞雨在北方奔波半年,一路出生入死殚精竭虑,早已经比普通兵将还疲惫,此时突然看到这个熟悉的面孔,心头竟然有些激动,大哥那点些微的缺点也不重要了。

等许自强走近,庞雨远远堆起满脸笑容拱手道,“大哥千里勤王,远道而来辛苦了。”

“贤弟辛苦了,哥哥不是亲自走这一趟,岂能真的体谅贤弟的艰辛。”许自强叹口气,“左右跟庞将军是兄弟,也不怕跟贤弟说,哥哥从徐州出来,六个营头拼凑了五千人,还没到临清就只剩一半,就这般还是钱粮不支,贤弟可是与建奴一路打杀过来,比我又艰险了不下十倍。”

许自强说罢抬头看向青山口,上面的鞑子人数已经不多,谁都看出他们快要撤离了,许自强恼怒的哼了一声,“算你们跑得快,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庞雨左右看看后低声道,“大哥你可需要拿些鞑子首级,用来……”

他尚未说完,许自强全身一抖,猛地转头看着庞雨严肃的道:“庞兄弟这是什么话,那是你九死一生上阵砍来的人头,朝廷自有规矩,岂能冒名拿了,哥哥我一生正直,若果真要人头,那必须是自己亲身去砍的,贤弟你认识哥哥这许久了,难道不知道兄长我是最讲规矩的人么?”

庞雨和庞丁都听得一愣,他们半年来都跟各地丘八打交道,不断刷新各种下限,蓦然听到许自强这番话,就如通见到行伍中的一股清流,如果不是认识许自强太久,两人都要被他感动了。

许自强往周围看了看,又让自己的亲兵退开,示意庞雨下马,然后把着庞雨的肩膀走到一边,连庞丁也不让听。

“贤弟啊,哥哥带的五千兵马,从徐州出来就只有三千五,到临清只剩两千五,过了德州还有一千五,后面离家太远,这些丘八怕跑不回去,撑到此地还有一千三,一路上都在抓流民花子,至今也凑不齐两千五,总算幸不辱命,赶上了勤王的最后一战,不容易啊不容易。”

庞雨凑趣的点点头,许自强假装擦擦眼睛,叹口气之后道,“贤弟啊,这一趟过来,途中上千里地,没一里不担惊受怕,没一里不劳心劳力,哥哥实话跟你说,我不想来这北边,更不想留在这北边,有些东西吧,有人拿着是宝,有人拿着是草,哥哥谢过贤弟的心意了。”

庞雨笑着没说话,许自强说罢拍拍庞雨肩膀,“我来一趟还没看过鞑子长啥样,凑近点看看,以后好跟人吹一下。”

他放开庞雨,朝着关城大喝一声,“鞑子休跑,许爷爷取你性命来了。”

庞雨看着许自强的背影,这个哥哥全然不想打仗,只图个无功无过,心头却全然气不起来,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在许自强的叫骂声中,城头最后一个清军消失,庞丁长长的出一口气,“这场仗总算打完了。”

庞雨也长长舒一口气,“可以开始准备下一场了。”

庞丁呆了一会才道,“少爷,吴昌时说岳托的斩将功在兵部和内阁都过了,东事以来第一大功,这斩将功在咱们手中该是个宝吧。”

庞雨点点头,“算吧。”

……

“吴总文书官,亲兵总第三局的文书官和镇抚来帮大人录作战记录,好作正式论功的依据。”

蓟州城西的一处大宅内院,伤势刚好的吴达财躺在床上,他对面前的亲兵道,“汤盛,怎么是一个局文书官来,他们的千总部的文书官呢。”

“说是还在青山口没回来,这个局文书官也是受伤刚好的。”

吴达财坐起身来,胸前还隐隐发痛,他停了片刻后道,“永定河打完这许久了,所有军官的作战记录都录了,唯独就老子没有,等到现在才来。”

“先是说大人受伤不便说话,到蓟州说不知道大人是归属哪个营伍,不知派谁来录。”

吴达财怒道,“那他们的意思,中军那么多人也归不到那个营伍,就不用打仗了不成,庞大人的鼓号都派去北线了,难道不能评个战功?”

汤盛呆呆的不知道说什么,吴达财往院中看了一眼,这里是个大户人家,后院有个池塘,塘边还有石凳,可以坐在那里观鱼,只是现在没有人。

他转头对汤盛道,“我跟你说,现下你是总……副总文书官的卫兵,本官派你去就是办副总文书官的事,跟下面人说话不用那么客气,什么叫不知道派谁来,不知道就换知道的人来,让他俩在外边多等一会。”

汤盛扭头出去,原本已经进了院子的文书官和镇抚只得又退出去。

吴达财躺回去,眼睛不时看向外边,过了好一会,终于看到沈大夫苗条的背影坐到了石凳上。

吴达财不动声色,朝着门口的汤盛口气平静的道,“让他们进来吧。”

亲兵第三局的文书官和镇抚自己抬了桌子进来,镇抚不会写字,那文书官给自家的直属领导记录,满脸都带着讨好。

他铺好呈文纸之后小心翼翼的道,“大人可以说了,就从永定河当日说。”

吴达财看了看外边那背影,咳嗽一声尽量用洪亮的声音道,“在王庄东村口,本官在村口偏南胸墙作战,鞑子盾车推进时,本官在七十步外用鲁密铳击毙甲兵两人,两个都是打中脑袋当场毙命。”

镇抚扭动了一下身体,那文书官却毫无异常的道,“是,大人说的是。”

吴达财停顿一会,看着那文书官记录完成后继续道,“鞑子推倒胸墙时,本官在一侧击毙亮甲鞑子五人,其中一个后来证明是甲喇章京。”

“是,大人说的是。”

吴达财留意着外面背影的动静,过了片刻转头看着那文书官道,“什么叫大人说的是,这不是说的,实打实杀的。”

“是,是,都是实打实的,小人都听大人的,大人说杀了几个就是几个。”

吴达财瞪着那文书官,“那里许多亲兵司的重步兵都可以给本官作证!”

“大人放心,小人理会得,已经写下了兵将俱予证实,谁敢说不信小人跟他急。”

那文书官说着话,一边匆匆写完,满脸诚恳的抬起头来,等着吴达财的下文。

吴达财看着那文书官的脸,一口气堵在胸口,怎么都不顺畅,外面的背影稍微偏过了一点,似乎在听里面的对话,吴达财还是决定要说完。

“本官在村东头共开了十五枪还是十四枪,不对,是十二枪……”

文书官讨好的道,“这几枪都无妨的,大人说几枪就是几枪。”

“你记十二枪,自生火铳用法便宜,防守实在是好用,提请庞大人准予工厂多造些,就是时常发火不着,对着鞑子当面砍杀的时候打不着火,这最为要命,不是说一说的要命,是真要命,工坊务必还要改良才行。”

“小人回去就把这个意思告诉工坊的文书官,让他一定要厉行督促。”

吴达财听着总觉得别扭,但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得继续道,“鞑子突袭王庄北线,本官带火铳兵赴庞大人将旗听调,受令恢复阵线,带第四局步战游兵队、火器试验队、一个炮组,本官随重步兵进入设炮位的院子,在那里面打死一人,那人是……”

吴达财说到自己斩杀巴牙喇纛章京的高光时刻脸色发红,声调逐渐高了起来,一定要让池塘边都能听到。

那文书官却突然抬头打断道,“大人明鉴,方才东村头共阵斩鞑子七人,内有甲喇章京一人,换到村北头只打着一个未免不合情理,小人以为村北头还是多杀几个,这样更可信,大人看杀几个为宜。”

“杀几个,那杀几个好?”吴达财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闷头想着,屋中一时安静下来。

他蓦然一抬头看去,外面的石凳上沈大夫的背影已经不见了。

吴达财呆了片刻,突然一把抓过那文书官记录的呈文纸,两把撕得粉碎,口中还大骂道,“给老子滚出去,杀几个好杀几个好,老子拼了命一个个着实杀的,要合什么情理,你当写文书呢,滚!滚!”

那文书官万没料到吴达财突然发火,连忙往后面躲避,吴达财余怒未消,一把将碎纸片朝着他砸过去,那文书官措手不及,从椅子上仰天一跤摔了下去,跟着镇抚官一起屁滚尿流的逃了出去。

吴达财将手中剩余的呈文纸朝着门口一把扔出,“是谁的功绩就是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