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铁血残明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门

铁血残明 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门

作者:柯山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5: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阿县城,历史上多次变迁地址,在明初的洪武八年为了避黄河水患,迁移到现址。

最先时只有土城,之后经过多次增修,城池已经颇具规模,城周四里一百三十步,城墙并女墙高二丈五尺厚两丈,垛口一千二百五十三个,护城河宽一丈五尺深一丈。

东阿北方两里的驿路上,一队人马正在缓慢行进,沿着驿路向南而来,前方是十名骑兵,骑兵后面是五十多个步行的百姓,身上的衣服各色各样,只有几人戴着帽子,末尾是另外几名骑兵,这些骑兵有半数穿着皮袄,看上去就是一小队掳掠了人口的清军。

步行队列中的杨光第走在一个人力车架边,推车的是投标枪的那名游骑兵,车架上面铺着一床红色的被子,附近几个人的武器都在被子下面,包括杨光第的腰刀和鲁密铳,他现在身上只有一把小刀。棉被上还摆了几匹松江布,看着就像是刚抢来的,这些布匹压住了被子以免滑动露出兵器。

旗总就走在车架另一侧,这让杨光第多少安心一些,杨光第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骑兵,缝隙中看到了满达儿的背影,他排在队列第一个,在棉甲外面套了一件皮袄,是从被俘的那名鞑子身上扒下来的,他头上的小辫随着行进而左右摇晃,秦九泽跟在他身后,头上带着一顶六瓣盔,看不到他的发式。

从南京铺过来的途中遭遇零散建奴两人,被满达儿迷惑后杀死,又解决了五里处的伏路军,按照情报只剩下距离演武场两里的伏路军。

此时已经接近东阿县城,与早上打伏击时不同,杨光第心头有些慌张,这里的七十人基本是所有游骑兵,按照陈如烈的布置,这七十人伪装成清军接近演武场营地,为了避免惊动清军,正规骑兵三个局在三里之外,骑兵离开了驿路,牵着马在野地行走,以免被听地的鞑子发觉,听见炮声才会上驿路赶来。

在骑兵赶到之前,这里七十人必须守住营门,而营地内总共有三百七的鞑子,其中有来自三个正红旗牛录的真夷八十多人,其余是奈曼、敖汉蒙古人和汉军,早上分有五队大约百人出营,但仍然远远多于七十。

步行队列后方传来咕咕的声音,杨光第回头看了看那三个车架,中间的一个是装成车架的铜炮,上面堆上了好几件破旧衣被,完全看不到炮管,实际上里面已经填好了一发霰弹,只有引药没有装填。

炮声就是给陈千总的信号,可以说是这支突击队命脉,如果炮打不响,大家可能都把命丢在鞑子营内了,那四个炮兵走在炮车旁边,杨光第认得那个曾把总,炮组就是当日在戏台下的那一支。他们是千总部直属的骑炮兵,与普通炮兵的区别,是所有炮手都骑马,机动的速度比普通炮兵快得多。

这次只派一门炮,陈如烈是安排的其他炮组,这位曾把总非要自己来,由于徐伍长不在,炮兵几乎算是杨光第心中最大的依靠,游骑兵虽然也是精锐,但杨光第对他们太熟悉,总觉得没有炮兵可靠。

“小游骑,万一火绳熄了把你的借我。”

杨光第回头看去,就是曾把总在对自己说话,连忙应了一声,曾把总埋头把右手的火绳吹了一口,杨光第也低头吹了一口,火绳头上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

杨光第把缠绕在右手臂上的火绳松开一圈,深吸了一口气,前面突然噗一声,杨光第条件反射的停止吸气,赶紧往右侧移开。马粪噗噗的落在石板上,杨光第平日都是骑马,一般都是步兵享受这种待遇,后面的曾把总几人也在躲闪。

这并没有让杨光第的心情缓解,在队列外侧抬头间,东阿演武场已经清晰可见。杨光第往外侧看了看,视线往前移动时,路边一个草屋的烟囱竟然冒出了烟。

此时满达儿打出一个手势,旗总低声道,“伏路军,埋头走。”

杨光第赶紧低下头,下意识的往队列中靠近,减小暴露在外的身形,仿佛这样能不被别人发现,余光看到前方草屋内走出两个人影,其中一人柱着把线枪,另外一人腰间挂着箭插,看样子并未作出戒备的模样。

杨光第对这样的伏路军十分惊讶,按照安庆营的伏路要求,是不允许留在屋内的,因为视野和听觉都受限,没办法快速发射响箭,又容易被敌人堵在屋里,安庆营对伏路的伪装也有详细要求,更不用说烧火了,而这两个清军的作为全然不像伏路军,更像是隔得远的明哨。

队伍很快接近了草屋,杨光第心跳又加剧,只听满达儿大声叫喊起来,跟着草屋外的人回了一句,杨光第完全听不懂,只是留意着车架上的红被子,好随时取那下面盖着的武器。

满达儿和秦九泽离开了驿路,来到那草屋前继续说话,队列则继续前进,杨光第经过了门前,眼角看到满达儿和秦九泽都下了马,与那两个清军交谈着。

前方剩下的几个骑兵也拐下了驿路,挡住了前方的视线,一名清兵提高了音调对满达儿问话,一边伸手往前方指点,另一个清军则盯着步行的队列,刚刚露出疑惑的表情,满达儿和秦九泽几乎同时拔出短刀,同时朝着那两名伏路军刺杀,身后一声低喝,几个强壮的游骑兵掀开破旧外袍,手持短刀冲进了屋里。

杨光第飞快的掀开棉被,取出了自己的鲁密铳,将火绳吹亮后夹在龙头上,推车的游骑也抓住了标枪。

草屋内外一声声低沉的惨叫,旗总的声音道,“留意周围还有没有。”

步行队列中的游骑兵屏息静气,连几名炮兵也全神贯注,俘虏交代的情报有些误差,这里距离演武场只有,

杨光第端着枪,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草屋往南的驿路边,有几具倒毙的尸体,黑白相间的田野间空无一人,只有成群的鸦雀飞过。

眼神转回草屋前,两个清军已浑身浴血倒在地上,秦九泽杀死的那人帽子掉落,露出了满头的小辫,秦九泽和满达儿各自补了几刀,将尸体拖进了草屋,跟着回身上了马,接着屋中几个强壮的游骑兵也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擦着脸上的血迹。

这是最后一个伏路哨,前面就是演武场了,到现在计划很顺利,他们的任务只剩最后一个,就是控制演武场北门,并开炮通知后方的常规骑兵。

旗总举起手中的远镜朝北面看了一眼,陈如烈带的常规骑兵隔得远,连远镜中也看不切实。

他接着将远镜转向东阿方向,一里多外的演武场清晰可见,北门正敞开着,有些清军在门口走动。

身后的炮兵声音响起,“向前传话,继续前进。”

……

东阿城北的清溪门外,有一座宽阔的演武场,这座演武场修建于宏治十一年,由于此地并无驻军,多年来荒废,到万历年间又重新修缮一次,目前尚能使用。(注1)

演武场有南北两门,因为在城外又占地广阔,十分适合军队临时驻扎,安庆营从徐州北上时,曾在东阿驻扎一日,驻地就在演武场,安庆营对这里并不陌生。

此时演武场外摆满了车架,上面堆积着各种抢来的物资。车架间是许多百姓,有些在喂牲口,有些则倒卧在地,还有人在争吵。听到驿路上的动静,这些人纷纷转过头来,目光呆滞的看着经过的队列,纷乱的车架间,分布有几名清军,都没有注意这支返回的队伍。

队列沿着驿路而来,穿过两侧的车架和人群,向着北门走去。

杨光第脸色涨得通红,感觉两侧投来的每道目光都分外刺眼,就像都识破了自己一般。满达儿骑马的身影依然在最前方,大摇大摆的行进在驿路上,小辫仍随着坐骑摇摆,骑兵的缝隙中,演武场的北门时隐时现。

旁边人力车轮在车辙印中摩擦,发出咕咕的声响,推车的游骑兵呼吸有些粗重,队列继续穿过路边的车架,距离北门只剩下二三十步。

杨光第偏头看了看外侧,视野中突然出现一名清军,他正在从车架间往驿路走来,眼睛一直盯着杨光第的方向。

杨光第心跳骤然加速,眼角留意着那名清军的身影,似乎仍在接近,但他的位置在靠后一点,中间又有车架阻拦,不会在到达营门前赶上自己。

眼神留意着那个红色棉被,忽然又记起火绳,用袖子遮住后举到嘴边轻轻吹了一口,视野中看到了一点亮光,说明火绳没有熄灭,杨光第随即把火绳放下。

正在此时,前面的队列突然停了下来,杨光第赶紧也停下脚步,不知前面发生什么事,心头剧烈的跳动,眼睛不敢到处乱看。

旗总的声音低声道,“营门堵住了,等着。”

杨光第抬眼看了看,满达儿仍稳稳的高坐马上,看不出丝毫慌张,秦九泽埋着头,双手都放在马鞍前。

杨光第稍稍偏头低声道,“有个鞑子过来了。”

旗总声音道,“不要看他,低着头。”

周围的游骑兵都低下头,推车的游骑兵把人力推车放下,车架支在地上,杨光第的手有点颤抖,从前方骑兵的缝隙中看过去,只见演武场北门不知何时停了几辆马车,是从演武场里面出来的,几个穿皮袄的蒙人拦在马车前吵闹,杨光第一个字也听不懂,不知为何发生了争执。

现在还不能发动攻击,因为营门被车架阻挡,游骑兵无法快速通过。

队伍一停下来,路边的人都在张望,突然那几名百姓被人推开,露出了后面的那名清军,他径自往杨光第这边走来。

推车的游骑兵往车架侧面走了一步,右手就在被子的尾端,标枪的枪杆就在那里。

杨光第埋着头,把手揣在怀中,眼角已经能看到那清军,那鞑子没有戴头盔,头上顶着一个兔皮帽,两侧还有护耳,看起来十分暖和,但是完全无法分辨他的发式,不知是真夷还是蒙人。

他从驿路外侧走来,一步步接近,终于跨步走上了路面,刚好停在杨光第的身边,先偏头看了看旗总,接着又把目光转向埋着头的杨光第。

前方营门处,更多的清军从门内走出来,其中有人不断朝这边队列张望,几个蒙人仍在争吵,吵闹声穿过队列传入耳中。

面前清军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喷出的白气就在眼前。杨光第满脸通红的盯着地面,握紧了怀中的刀把,手心中满是汗水。

那清军猛地把杨光第一推,杨光第全身绷紧,几乎立刻要抽刀刺杀,那清军却从让出来的位置走了过去,杨光第赶紧停下,那清军来到中间的车架旁,手往那盖着武器的红色棉被伸去。

……

注1:道光东阿县志卷五:“演武场在北郭外,明弘治十一年知县秦*建,万历三年知县白栋重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