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铁血残明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众议

铁血残明 第四百二十七章 众议

作者:柯山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5: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

「老夫惭愧啊,庞小友。」

阮大铖急匆匆的走进庞雨留宿的客栈,庞雨连忙请他落座。胖乎乎的阮大铖面有愧色,见屋中还有其他军官,拉着庞雨袖子到了一旁道,「那知州还是不肯露面,信也不接,带话说因为山东兵抢掠,逃入城中的百姓太多,

城中粮食不够。老夫和周先生好说歹说,往里传了几次话,最后准两百石粮食出城。」

实际一众军官在后面也听到了,顿时面面相觑,安庆军队主动勤王,自己买的粮食竟然也拿不到手上,那个周先生就是朱大典的幕友,连他来都不管用。两百石粮食就是两万斤。庞雨这里的军队就是两千人,还有上千名民夫,省着吃也只能吃七八天,战马一千多,拉车架的运输骡马也超过千匹,作战和行军时马

匹没时间慢慢吃草,必须吃豆类,每天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阮大铖几乎是庞雨最后的救命稻草,结果也只拿到两百石,还不如庞雨这十天消耗得多。

庞雨闭眼片刻道,「有两百石也行,不知何时能拿到?」「知州答应明日让存粮出城,但兵马不能入城去。只能由城里的人从北门运出来,开城门时安庆兵马留在南门,若是兵马走动,北门就关了,等存粮运出关闭城门

后,安庆车架再去北门装运,庞小友万万跟兵将说明白。」

「阮先生辛苦了,安庆兵马午前不会出营。」庞雨略微松口气,粮草勉强有个着落,但仍远远不够作战全程,但要是说整个北上勤王,仍然还不够,即便按军议推定的十二月底,他也还差大半个月行粮,这

还没算返程,那时候北直隶一片狼藉,更不可能得到补充,估计只能走山东境内回来。

想了想之后又对阮大铖道,「能否再从徐州多买一些,也与此次一般交付。」

阮大铖面露难色,庞雨估计那知州确实油盐不进,阮大铖可能有点受不了,当下也没有逼迫,好歹还拿到两百石。

「?阮先生能在这兵荒马乱时来徐州,已经是帮了大忙,但还得麻烦阮先生回程时去一趟淮安,还是银庄的事情。」庞雨没有提及漕帮,淮安是运河重镇,凤督驻节的地方,运河是京师的命脉,在朝廷眼中,这里的码头比大江任何一处都更敏感,对于淮安的码头不能硬来,只

能慢慢渗透。「庞小友放心。」说到淮安的事情,阮大铖明显更有底气,「不单漕督衙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里面,老夫也有的是人脉,淮安这个分司更不必说,定然让盐商都

知道银庄的好处。」

「还有贴票,淮盐多在大江沿线流通,阮先生一定跟他们说到,用银庄最是稳妥又方便。」

等阮大铖答应之后,庞雨又对他道,「先生一路奔波,不必忙于行程,先在徐州歇息几日。」

阮大铖连连摇头,「周先生本是从凤阳回淮安的,往徐州一趟耽搁不少,他在淮安还有要事,老夫理应陪同他回去,庞小友军务繁忙,老夫就不叨扰了。」

庞雨知道阮大铖本就胆小,徐州这里虽然离建奴远,但流寇时不时在附近溜达,城外的条件又很局促,阮大铖生活考究,是不愿久留的。只见阮大铖又从袖中摸出一个信封道,他举到庞雨面前,「庞小友勿要太过担忧徐州粮食,老夫到淮安时,会找漕督衙门派些兵船运粮到徐州来,定然不会让庞小

友这支家乡强兵断粮。只是眼下这各处的州县坐堂官啊,防兵比防贼还紧,若再往北进了山东,想要粮草只怕更难,老夫这里写了一封信。」

庞雨连忙接过,「阮先生在山东也有故旧?」

「老夫其他不敢说,故旧满天下是有的,这人或许你也认识。」

庞雨惊讶道,「我

在山东官场不认识谁。」

阮大铖摆手笑笑,「定是认识的,就是咱们桐城的乡党张秉文,山东左布政使,民变时你打过交道的。」庞雨恍然,张秉文是方孔炤妹夫,张秉文当时也是乡官,行事比较低调,来县衙时不太引人注目,但他的弟弟张秉成,庞雨却很熟悉,桐城民变的贼首之一张孺

就是张秉成的家奴。方孔炤当时集结打行之后,便是由张秉成设计抓捕张孺,然后引黄文鼎下山,才给了庞雨去云际寺冒险的机会。与方孔炤交易的时候,作为交换条件,方孔炤特

意要求将张秉文写入申详之中,以作为将来复起的资本,所以庞雨的印象颇为深刻,没想到这么快就当到了布政使。

「方布政使可是在济南?」

「正是在济南,但能管着地方州县,要是他能说话,地方上供粮时或许痛快些。」

阮大铖也不敢把话说死,庞雨了解阮大铖的为人,现在北方时局动荡,他能来徐州帮忙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这个大胡子是绝不会亲自去济南的。信件的作用就低了很多,即便送到济南去,张秉文未必买账,就算买账了作用很可能也有限,布政使虽然能管地方政务,但兵荒马乱的时候,州县能不能给他面

子也不好说。眼前的徐州就是现成的例子,巡抚说话都不一定好使,山东更靠近战区,州县戒心只会更重。只听阮大铖又道,「若是过临清往直隶走,地方更不好打交道了,京师脚下大官多,不是大官的也未必无权,州县官花点心思都能找到人投靠,你这般外地兵马过

去,见了文官武官怕是都不好使,就连冯老先生,也就是在涿州能帮点忙,你若是非要去直隶,真是要多带些粮草随身。」

阮大铖站起身来,庞雨知道他忙着要走,立刻站起来道,「徐州附近并不太平,阮先生若是走陆路,我派些人手护卫。」阮大铖没有拒绝,看看庞雨后客气的道,「老夫吃过饭就走,这里军务多,庞小友就不亲送了,老夫这里还有两句话,庞小友少年英豪,一心勤王是让人感佩的,

但这路途可不好走,粮什么的也缺,若是兵部没来军令啊,那就是勤王兵马够了,庞小友也未必那么急着去。」

庞雨知道阮大铖的暗示,就是勤王吃力不讨好,左右兵部又没调他,干脆就别去了。庞雨连忙点头,这阮大铖这次还确实上心了,这个人颇为势利,寻常也不说心里话,要是以前肯定会跟庞雨要求勤王后把他名字写入公文,这次却连这种话都跟

自己说,估计也是确实担心,不管是出于继续倚重庞雨的考虑,还是确实有了交情,庞雨心头都有点感动。

当下留心细看了两眼,阮大胡子脸上隐有忧色,看起来精神也不太好。

不由想起上次江帆说及的公揭一事,那公揭并未发出来,但复社一直在南京串联,目前好像有二三十人,这些人里面,只有一个吴应箕庞雨比较熟悉。庞雨想了一想,复社这帮人与阮大铖积怨已久,这事自己好像确实帮不上什么忙,就连吴应箕也未必劝得动,而且这么二三十人写个揭帖,也不一定有啥作用,

所以最终没有问出口。

在门外给那位周先生送了银票,又安排了卫队护送两人,庞雨目送阮大铖的身影在街道上往南而去。

过了片刻后庞雨走回大堂,现在没了外人在,几个军官顿时怒骂起来。安庆营计划勤王的时候参照湖广的经验,以为还能在地方沿途买些,岂知淮河流域如此残破,但好歹徐州在运河线上,粮食是不缺的,根本没想到是这番待遇,

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

吴达财先看了庞雨脸色之后试探道,「要不就给那知州送些银子。」

蒋国用揉着额头问道,「送多少?」

吴达财再看看庞雨,「一,一千两?」

庞雨倒也不反对,但那知州都不在城头露面,这银子怎么送进去又要大费周章,徐州知州绝不是个好打交道的,连阮大铖这样的老油条都有点受不了。庄朝正低声道,「送银子也不是不行,只是原本计划里,徐州是勤王中转之处,山东那边若是不好买粮,辎重队和民夫还要回来续运,现在这般怎生续得上,总不

成每天都给知州送银子。」

陈如烈用力拍着桌子,「又不是要他知州家的粮,咱们自己买的粮凭啥不准出城,开炮把城门轰他妈的!」

庄朝正这次没说话,只是看着庞雨。庞雨自认是见过世面的,前世打交道的也都不是善类,寻常跟人打交道已不会动气,但几次带兵出门,遇到的事情多次让他血压飙升,心头很是想赞同陈如烈,

让炮兵把徐州几个城门全部轰烂,再将那知州抓出来斩首示众。

不过他也知道只能想想,考虑片刻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与州县冲突。让百总以上军官都来此处军议,想办法出对策。」

吴达财举手道,「大人,可否让随军那些漕帮的也来,里面有些人以前跑过漕船,他们在运河走得多,或许能想出法子来。」

「这个建议很好,让漕帮的人来,还有墩堡管事的也来,一起想办法,谁想出办法

解决军粮问题,升一级并赏银一百两。」

……当日午后,客栈大堂里面闹哄哄的,大堂里面位置不够,很多人只能靠在墙壁或柱头上,还有人蹲在地上抽烟,就像农村的宗族祠堂开会,庞雨坐在上首也不管

只是听着众人发言。会议已经进行了一刻钟,先是吴达财介绍了目前的情况,然后就让大家想主意,已经有七个人发言,跟上午说的差不多,军官就是喊打喊杀,漕帮的就说送银子买通,也有人说从淮安买粮,水运到徐州补充,跟着就有另外漕帮的人说淮安过来要过船闸,管闸的太监收得贵,还未必时时能开闸过船,所以淮安买粮不稳妥

随时可能断掉,直到现在还没有结论。

庞雨心头有点烦闷,没想到一仗没打,反而为这种破事开军议,这时突然听有人大声道,「小人要提议。」

庞雨看了一眼,是个头上带着棉帽的干瘦男子,看着有点印象,但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旁边的吴达财看到这人,顿时一脸的鄙夷。

吴达财是会议主持,开始说了在场都随意发言,只能朝谭癞子点了一下,示意他说话。谭癞子站起来朝庞雨躬躬身,「小人觉着不用去淮安买粮,这里是运河边上,跟咱们安庆一般的地方,市面上有的是粮。只是因为闹流寇,跟着山东兵来抢,把周遭的人都吓跑了,但城外那许多地方,粮食那么多,定然来不及全运进城里去,只是大人不许兵将去破门,一时找不到而已,小人敢说,就这徐州城外就跟盛唐渡一般,几千石肯定是有的。再说城内运进去的粮食必是士绅和粮商家的,逃入城中百姓再多,没钱也吃不到粮,那些粮食放在城中也是毫无用处,那知州说的

都是虚话。」

庞雨略微抬起头来,会场中嗡嗡的议论声,那谭二林有点紧张,转头看看周围人。

陈如烈对他道,「你直说怎么拿到粮食。」

谭癞子降低了一点声音,「城外河边那些库房,关厢的大宅子,咱们就把门砸开,里面定能找出几千石来。」

蒋国用打断道,「咱们安庆营不抢掠百姓,再者说,若是城外真没有呢。」「城外真没有就跟城里买,咱们跟城头上的人说……这个写个大旗给他们看,一两一石现银交割,要是没人来卖,就二两一石,谁要卖谁就自己想法运出城来,再

没人来就三两

一石,一千石也就三千两。」

大堂中轰的一声喧闹起来,军官仍是低声交谈,漕帮和墩堡的人都在大声议论,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可行的,也有说谭癞子乱花钱的。吴达财没想到自己一个主意,反倒给了这个最看不上眼的谭癞子机会,心中不想让谭癞子继续发言,等稍稍安静后对谭癞子大声道,「你是不是不知道,知州把城

门都关了,城内粮商想卖也出不了城。」谭癞子看是吴达财,脸上的紧张顿时不见了,他也不管吴达财现在是副总文书官,朝着吴达财就嚷道,「那你才是不知道了,我早看了那城头,不是衙兵就是社兵,我当牙行时就明白衙门怎生做事,你满安庆问问去,谁不知道我谭牙,那些粮商哪个不跟衙门勾结的,又不是真有流贼建奴在城外,还真防贼怎地,稍给点银子就能出城来,知州不让开是不是,他一个人能守几个门,我最知道那些衙役是什么货色,只要给三两一石的价,就没他们运不出城的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