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仙侠玄幻 > 黄庭立道 > 第五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黄庭立道 第五十六章 敢问路在何方

作者:鲁西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0 13:17:20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王禅的这一口气,真是吸得悠长缓慢,好似在大洋深处放长线钓大鱼,一线白气投入口鼻之间,绵绵长长,如丝如缕,穿行于心肺中间,透过周身血脉,行达全身各处。

而后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再以舌倒卷定舌根两窍,闭住呼吸,不多一时就只觉得左右太阳经有两道细若游丝般的内家真劲儿,蠢蠢欲动,接着直直灌入两太阳穴中,次入顶门,感觉两气相交合在泥丸宫中,顿时雷霆入脑,轰隆大响。

王禅只觉得脑袋一阵发炸,头皮发麻,好像被电流击中,浑身上下皮毛尽皆都竖了起来,天灵之下泥丸宫中猛的就有一股火气冲了起来,鼓荡的天灵盖微微起伏,有如心脏在跳动。

同一时间,他耳中轰鸣不断,乱成一团,似乎天鼓雷音,隆隆不停,眼前陡然有光亮一闪一闪,紧接着气行如潮,渐觉天地四方,宇宙星空全都钻入脑中,整个人也是渐行渐远,融入虚无,除了思维意念之外,手足已经不知所在,好像彻底消失了一样。

汗水瞬间雨点般的涌出身体,遍布全身,沾染在贴身衣物上,如被水洗一般,滴滴答答,流了一地。

这道家内丹法门中“降丹”,不经外物,直指中心,求索本源,竟是刚一上手,就从脑袋上下了功夫,直接把精气塞进泥丸宫中。

须知道这一步的功夫,乃是九转还丹的入门所在,重中之重,不论是后面的小乘匹配阴阳聚散水火,交媾龙虎烧炼丹药,中乘的玉液小还丹,金液大还丹,还是最后大乘的朝元炼气,内观交换和超脱分形,都是以这一步的功夫为基础。、

迈的过去了,就是正式步入道家修炼的大门,迈不过去的十有**也是要直接载在这一关上,轻则走火入魔,全身瘫痪,重则一命呜呼,死在其中。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有志于长生的问道之人,便是连这降丹一关都过不去,因此这一关在道门之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就叫做“鬼门关”的。

好在王禅修炼十三太保横炼功夫二十几年,天纵奇才,拳法武功早已经到了破体冲关的地步,周身气血通畅,经脉坚韧,远胜常人几十倍。只是现在这降丹从泥丸宫中开始入手,脑部神经最为复杂,总领全身一切变化,若是稍有不慎,立刻就要前功尽弃,殃及自身,比起他以往时候任何的修炼都要凶险百倍,千倍。

就如同此时,王禅静心施为,真气刚一入脑,立刻幻象丛生,雷音滚滚,眼前走马灯似地冒出无数人物,景象,落在眼中全是似曾相识,好比这一刻就要他经历了千百世的轮回,看尽了从前的一切,更伴有头疼欲裂,酸痒麻涨等等感觉,难受痛苦处,比死更加可怕。

身在其中,只要心意稍微动摇一下,立刻人生崩溃,神思离体,好比是战战兢兢行走于将化未化的薄冰之上,任何一个分心,都足以叫王禅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奈何这一点却又正是王禅比旁人强盛之处,他自小远离人群,独居深山,修炼武道,磨练意志,不被世间凡尘的yu望所包围,一颗心玲珑剔透,宛如水晶钻石一般通透无碍。

任何幻象都绝对无法动摇他的信念,任凭再大的痛苦,也只当是清风拂面,明月当空,自然而然,恍如磐石砥柱,不动不摇。

他这么多年的拳法武功,又岂是白白炼成的。

全神贯注的内视其身,王禅只觉冥冥中眼前蓦然大亮,渐渐觉得你玩宫中真气缓缓归于一线,流入脑中,而后又沿着喉咙穿透夹脊,串行于尾闾一地,贯胆脐冲心胸,顿时间心胸之中温煦微动,暖洋洋一片,痛苦全消。知道这正是内丹将降的征兆。

修炼内丹,首要意念纯正,心不生波,讲究“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和武术拳法中的坐胯还丹大不相同。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即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再一口气吞入腹中,整个人都似乎从地上飘了起来,魂灵也离体而去,胸前一点温暖又从心而上,过喉咙,入舌下,口中微微一阵发苦,却是胆气生升,阴阳调和,心神才一收敛,顿见自己祖窍之上,有丝丝白光向外透出。

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千百万亿,仿佛是从身外渗透进来,过不片刻,满眼光亮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继之由点而渐渐成片,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最后再无一丝波动。

“咕噜”一声,王禅全身突然打了一个寒战,一股气息从下到上直冲入口中,随之大股大股的津液充满口腔,初时清亮,继而温暖,再则浓醇,香甜醇美,胜饮甘露。随即这一大口津液凝聚成团,咕噜咕噜咕噜一连三声,落入腹中,经由胸前直达丹田,就好似是心头一团光亮,圆陀陀,光灼灼如曰坠于腹下,叮当一响,口鼻生香。

却是他终于降丹成功,将《黄庭经》中的所载的道家九转还丹秘法的第一步功夫练得入了门。他方才口中那一口津液,就是道家所讲的“玉液”,乃是体内真气化生而来,与平时口中的津液口水那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吞人腹中,灌溉脏腑,可以补益精炁,以为成丹之功,大有补益之效,胜过世间一切药物。因此称为玉液,以示其珍贵。

而王禅这一“降丹”成功,只感到小腹之中暖烘烘一片,如同丹田里被升起了一堆篝火,三五个呼吸的功夫,就流窜全身,烤的整个人面皮发红,光头上热气腾腾,白雾笼罩。

从头到小腹之间好像被人生生凿开了一条通道,上中下三处丹田之内,均有异象萌生,只是他后背督脉此时却是一片冰凉,如同整根脊柱都成了冰块,前热后冷,冰火一体。

“口为玉齿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炁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王禅心里默念黄庭经中的一段经文,只把精神全都观想在体内,身上异状全不理会。

紧闭口唇,叩齿三十六下,如是六遍,照定从前的功夫又照样搬运九次,次次如同珠玉叮咚,游走于胸腹之中,最后一股脑涌到海底,自下而上直冲入后背脊柱。过长强,命门,大椎,风府,最后绕过百会,集于面部,止于龈交,自此任督二脉全部贯通。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王禅一口大气喷出来,只觉得左胁内动摇,微微有声,一道热气横过丹田,直入右胁之下,其热如火,动摇许久方消失,静坐内观,可见左胁下有"一颗明珠,如火轮之状"缓缓旋转,天地之间一片和谐静寂。

这道家九转丹法,直接作用在人身五脏经脉,虽然强大,但修炼起来危机重重,不同于王禅从前练武打拳,纯以动功带动身体各个部位,催动本命精华,分解成内家真劲,用来凝结内丹,快是快了,一旦有所成就,百曰之功就抵得上他二十几年的苦练打熬,但个中凶险,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所体会。

也亏得是王禅拳法高明,早已经练通了气血,皮毛筋骨如同一体,身上经脉也大多被他在虎头岭上时就一一冲关成功,否则换个旁人来,纵是降丹成功,也要九死一生,更不要说后来一鼓作气打通背后督脉了。

这部经书中的《九转还丹法》共有三步功夫,一为“百曰筑基”乃是要在一百天内,降丹,交媾,养阳气,贯通身前背后最重要的两处经脉,作为通道。

随后的第二步,叫做“炼己脱胎”,是养阴气,换骨换肉的功夫,和拳法中淬炼筋骨血脉的手段差不多,那张道成老道也就是练到了这一步的功夫,只不过他是练了经书里的那一套先天玄功拳,而后就是终止于此,在不得存进了。

到了第三步就是纯粹属于打磨命姓的法门,是为“返璞归真”。先要着手于五脏六腑,寻常真气锻炼不到的一切细微之处,而后萌生丹火,淬炼真精,使得心肾之间水火交际调和坎离,至此之后便能洗尽铅华,从后天之中返回先天,最终达到,“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的境界。

只是这九转还丹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结成内丹,炼精化气,再往上还有许多玄之又玄的境界,道家中又被称作神通。虽不知真假,立意却已经被拳法武功,高出了不知多少。

但不论打磨命姓,还是淬炼还丹,道家中的修炼都是以养生练气入手,就算结成了内丹,有先天境界,如果不明技击之道,单论其威力还不一定有拳法武功来的霸道。也只有如同王禅这样的拳法大师,才能在精研武道的基础上,糅合道家内丹术的神奇之处,互为补充,大大的缩短自身迈入先天的步伐。

只是仙道无凭,前路仍是漫漫,不知路在何方!!!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这一章是属于纯粹描写道家结丹的过程,看得有些繁琐,但其中的意义还是有一些的,也为以后一些情节铺了一下路,写的很不到位,如果有修炼高人在此,希望莫要深究!!!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