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海风吻过讲台 > 第32章:诗歌激励(上)

海风吻过讲台 第32章:诗歌激励(上)

作者:杏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海涛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黄昏的校园。像淬了海水的冰凌,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狠狠砸在武修文的心口上。昨夜被强光照射、被当众呵斥的难堪感,混杂着一种面对“家长”审视时本能的紧张,还有那深藏骨髓、无法言说的自卑,瞬间攥紧了他的心脏,沉甸甸地往下坠,仿佛要一直坠入冰冷幽暗的海底。

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后背的肌肉绷得像拉满的弓弦,握着教案的手指也微微收拢,指甲几乎要嵌进那粗糙的牛皮纸封面里。

黄海涛就靠在那棵老凤凰花树下,粗壮的枝干在他身后投下浓重的阴影,把他整个人都衬得更加压迫。他嘴里叼着那支烟,袅袅的青烟在夕阳金红的光线里扭曲上升,模糊了他脸上大部分的表情,只余下那双眼睛,锐利得像刚磨好的渔叉尖,毫不避讳地钉在武修文身上。

武修文深吸了一口气。咸腥的海风灌入肺腑,却没能带来一丝清凉,反而像裹着砂砾,磨得喉咙生疼。他没有选择。脚下像是生了根,又像是被无形的绳索牵引着,他迈开步子,朝着那片浓重的阴影和阴影里沉默的男人走去。每一步都踏在心跳的鼓点上,沉重无比。那棵凤凰花树繁茂的枝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此刻听来却像是无声的嘲弄。

“黄……大哥!”

武修文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声音有些发紧,喉咙干涩得厉害。他努力想挤出一点属于教师的从容镇定,但效果显然不佳。

黄海涛没应声。他又深深吸了一口烟,然后慢条斯理地,把烟蒂扔在地上,用沾着泥渍的旧解放鞋鞋底,用力碾了几下。那红色的火星在灰白的水泥地上彻底熄灭,留下一个难看的黑印。

“武老师,”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长期在海上吆喝、被海风和咸水浸透的粗粝感,平平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昨天夜里,码头边那巷子口,是你吧?”

武修文的脊背瞬间挺得更直了,像一根随时会绷断的弦。血液似乎一下子冲上了头顶,又在瞬间褪得干干净净,留下一种冰冷的眩晕感。他没想到对方会如此单刀直入,连一丝铺垫和迂回都吝啬给予。昨夜那雪白刺眼的车灯、冰冷严厉的呵斥声,再次清晰地撞进脑海。

“是我,黄大哥!”

他艰难地承认,声音干巴巴的。解释的话涌到嘴边:送诗娴回家,仅此而已!

可看着黄海涛那双看不出情绪、却深不见底的眼睛,他忽然觉得任何解释在此刻都苍白无力,甚至显得刻意。他抿紧了唇,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只剩下沉默的等待。

黄海涛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他脸上逡巡,带着审视,带着估量,仿佛要穿透他这副教师的外壳,看清里面那个从贫困山区挣扎出来的灵魂底色。那目光里没有愤怒,没有鄙夷,甚至没有明显的敌意,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冷酷的探究。这种纯粹的审视,反而比任何激烈的情绪更让武修文感到窒息和无所遁形。

时间在沉默的对峙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远处操场上传来几声学生追逐嬉闹的模糊叫喊,近处树上的蝉鸣依旧聒噪,但这所有的声音都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不清。

黄海涛终于再次开口,依旧没什么波澜:“诗娴年纪小,从小被家里惯着,没经过什么事!”他顿了顿,目光沉沉地压着武修文,“心思也单纯,她不懂外头那些弯弯绕绕,也分不清什么人该近,什么人该远!”

这话像一把裹着棉布的钝刀子,缓慢地割在武修文心上……

没有明指,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指向了他:一个“外人”,一个需要被“分清远近”的人。那巨大的、横亘在他和诗娴之间的鸿沟——山区的贫瘠与渔港的富足,客家人的沉默与本地人的热烈,体制外的飘摇与家族根基的稳固——从未像此刻这般**裸、血淋淋地摊开在他面前。他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别人花园的乞丐,手足无措,满身泥泞。

“我明白!”武修文听到自己的声音,低沉得有些陌生,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

除了这三个字,他还能说什么?

黄海涛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或者,他根本不在意武修文如何回答。他最后深深地看了武修文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仿佛包含了警告、提醒,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武修文无法解读的情绪。然后,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随意地挥了下手,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结束意味,仿佛在驱赶一只无关紧要的飞虫。

他转身,迈开步子,高大的身影很快融入了校门外更深沉的暮色里,消失不见。那棵被碾灭的烟头,像一个小小的、丑陋的伤疤,烙在武修文脚边的水泥地上。

武修文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直到那身影彻底看不见了,直到晚风带着凉意吹透了他单薄的衬衫,他才猛地打了个寒噤,从那种被冻结的状态里挣脱出来。一种巨大的疲惫感,混杂着难以言喻的屈辱和冰冷,洪水般席卷了他。他几乎要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他下意识地抬手,想抹一把脸,指尖却触到一片冰凉。原来不知何时,额角早已沁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努力将眼底翻涌的情绪死死压下去。他还有课。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们,还在教室里等着他。他攥紧了手里的教案,那粗糙的牛皮纸封面硌着掌心,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痛感,反而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聚拢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挺直了那被无形的重担压得有些佝偻的脊背,强迫自己迈开脚步,朝着灯火通明的教学楼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跋涉在冰冷粘稠的淤泥里。

离六年级一班的教室越近,里面传出的嗡嗡声就越清晰。那是孩子们在课间最后几分钟里积蓄的躁动,像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充满了不安分的生命力。这声音奇异地冲淡了一些缠绕在武修文心头的阴霾。

他站在教室后门,没有立刻进去。透过门上那小块模糊的玻璃,他看见里面的景象。几个调皮的男生在过道里追逐打闹,书包被扔来扔去;几个女生凑在一起,头挨着头,对着一个本子指指点点,大概是传阅着什么新鲜玩意儿;还有几个学生趴在桌子上,一副无精打采、被繁重复习彻底榨干了精力的样子,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或者干脆闭目养神。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味、书本油墨味和午后倦怠的沉闷气息。黑板旁边墙上贴着的“期中冲刺倒计时:3天”几个鲜红大字,像悬在头顶的利剑,加重了无形的压力。

武修文推门走了进去……

原本喧闹的教室,在他身影出现的瞬间,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嘈杂声骤然降低了好几个分贝。追逐的停下了,传阅本子的动作僵住了,趴着的也勉强抬起了头。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他身上,带着好奇,带着习惯性的敬畏,也带着一丝对即将到来的数学课的、混合了认命和微不可察抗拒的复杂情绪。

“老师好!”班长张明带头,声音拖得有点长,带着点例行公事的敷衍。

“同学们好!”

武修文走到讲台后,放下教案。他的声音听起来还算平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喉咙里还残留着刚才与黄海涛对峙后的干涩和紧绷。他扫视着台下。那些疲惫的、茫然的、强打精神的小脸,让他心头微微一揪。这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的复习气氛,还有昨夜至今积压在他心头的沉重和郁结,在此刻奇异地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共鸣点。

他需要做点什么,为了这些孩子,也为了他自己……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翻开教案讲题,他沉默地站着,目光缓缓掠过一张张年轻却写满倦怠的脸庞,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教室里异常安静,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凤凰木枝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海浪隐隐的叹息。学生们被他不同寻常的沉默弄得有些忐忑,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

就在这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武修文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响了起来,没有题目,没有公式,只有一种沉静的、带着某种抚慰力量的韵律:

•“别怕山高路陡峭,

•别嫌石冷风呼啸。

•攀登者,踩着荆棘向上,

•每一步,都是离峰顶更近的宣告。”

……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算不上多么慷慨激昂,却像投入死水潭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教室里的沉闷。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在安静的空气里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教室里彻底安静了,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学生都抬起头,惊愕地、甚至是有些茫然地看向讲台上的武老师。数学课?怎么突然念起诗来了?那些原本趴着的学生,此刻也直起了身子,努力睁大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武修文没有理会那些惊讶的目光。他微微停顿了一下,像是给那些诗句一个沉淀的空间,也像是给自己积蓄力量。他走下讲台,沿着过道缓缓踱步。目光与那些或好奇、或困惑、或依旧疲惫的眼睛一一接触。他继续念下去,声音里注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如同他此刻缓慢巡视的脚步,试图拂去孩子们心上的尘埃:

•“疲惫是汗水在燃烧,

•伤痕是勇气的符号。

•顶峰的光,穿过层层雾霭,

•只照亮,永不低下的眉梢。”

……

当他念到“永不低下的眉梢”时,他的脚步停在了一个叫陈小伟的男生桌前。陈小伟是班上有名的“数学困难户”,此刻正对着摊开的练习册上一片刺眼的红叉发呆,小脸皱成一团,眼神里充满了挫败和自我怀疑。武修文的手指,轻轻地、带着鼓励的意味,点了点他练习册上唯一一道做对的题目。

陈小伟猛地抬起头,对上武修文平静中带着鼓励的目光,又飞快地低下头,脸微微红了,但攥着笔的手指,却悄悄收紧了些。

武修文继续踱步,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清晰地流淌:

•“没有捷径,没有取巧,

•只有坚持,才是唯一的诀窍。

•当双脚最终踏上云霄,

•回望来路,崎岖也成骄傲!”

……

最后一句,他微微提高了声音,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肯定。念完了,他停住脚步,站在教室中央,目光再次扫过全班。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让那简短有力的诗句,像投入水面的涟漪,在孩子们的心湖里一圈圈扩散开去。

教室里陷入了另一种奇特的寂静。不再是之前的沉闷压抑,而是一种被某种东西触动后、若有所思的安静。许多学生眼中的迷茫和疲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诗句冲刷掉了一层,透出一点清亮的光来。连窗外聒噪的蝉鸣,此刻听来也仿佛成了背景的鼓点。

“老师……”一个细小的、带着点怯生生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是坐在前排的女生林小雨,“这……这诗真好听。是讲爬山的吗?”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单纯的求知欲。

武修文看着她,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无比真实的笑容,像阴霾云层后偶然透出的一缕阳光:“是讲爬山,也不全是。”他走回讲台,目光沉稳地迎向所有注视,“它讲的是攀登,是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就像我们眼前这座叫‘期中考试’的山,很高,路很陡,石头很硌脚,风刮在脸上也很疼。”他顿了顿,看着台下那些开始变得专注的小脸,“有人觉得累,想停下;有人被难题绊倒,就觉得自己再也爬不起来,就像刚才小伟同学那样。”

被点名的陈小伟脸更红了,但这次他没有完全低下头,而是悄悄挺了挺胸脯。

“可是,”武修文的声音陡然变得有力起来,“看看这首诗!攀登者怕了吗?没有!他嫌石头冷、风大吗?没有!他只管向上,每一步,都在宣告他要到达峰顶的决心!汗水是燃烧,伤痕是勋章!因为他知道,山顶的光,只属于那些永不低下眉梢的人!”

他的话语像带着火星,点燃了教室里某种沉寂的东西。孩子们的眼睛越来越亮,一种被理解、被鼓舞的情绪在无声地蔓延。那个叫张明的班长,甚至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握紧了拳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