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大国军垦 > 第3118章 赫尔松派

大国军垦 第3118章 赫尔松派

作者:大强67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0: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快速的崛起必然伴随更多的明枪暗箭。叶帅面临的挑战空前复杂。

传统政党和既得利益集团将他视为“异类”和“最大威胁”,联手在议会发难,试图否决他的预算案、拖延关键项目的审批。

甚至发动媒体攻势,炒作“赫州正在被东方资本殖民”、“叶帅是外国代理人”等陈词滥调。

然而,叶帅及其团队早有准备。他们用详实的数据、公开透明的招标流程、以及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回击谣言。

每一次议会辩论,叶帅都准备充分,逻辑清晰,用事实和道理让对手哑口无言。

他的支持率不仅在赫州内居高不下,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的年轻人和城市精英群体中也开始获得好感。

失去垄断利益的农业和物流寡头试图用肮脏手段反制,包括制造事端、威胁投资者,甚至策划针对叶帅的阴谋。

然而,在伊万诺维奇舅舅的铁腕整治下,几次未遂的阴谋被迅速粉碎,相关人等被雷霆逮捕,极大震慑了对手。叶帅展现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政治强硬和决断力。

某些国际粮商和地缘政治对手也对赫州的模式感到不安,通过外交渠道和非政府组织施加压力。

叶帅的处理方式极为老练,坚持商业规则,对所有合规投资者一视同仁。

在国际场合,他只谈经济合作、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绝不主动触碰敏感地缘政治议题,让对手难以找到攻击的借口。

他巧妙地利用乌国渴望发展、渴望平衡多方关系的普遍心态,为自己的政策争取最大空间。

几年的励精图治,叶帅的成就举世瞩目。赫州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州,一跃成为乌国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热度最高、民生改善最显著的“样板州”。

“赫州奇迹”成为了叶帅最耀眼的名片。他被评为“年度最佳州长”,多次被总统召见咨询国事。他的发展模式开始被其他州长研究和借鉴。

虽然叶帅并未明确加入某个现有政党(保持了一定的超然姿态),但他周围已经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技术官僚、学者和地方官员,形成了一个以“务实、发展、革新”为标签的“赫州帮”或“叶帅系”,这股新兴力量正在改变乌国传统政治格局。

在赫州,叶帅几乎拥有偶像般的声望。工人、农民、企业家、知识分子都从他的政策中获益。

人们相信他能带来更好的生活。这种坚实的民意基础,是任何对手都无法撼动的。

站在翻新一新的赫州港码头,望着满载着“赫尔松制造”的货轮缓缓驶向黑海,叶帅心中平静而坚定。

他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深知力量来源、懂得运用规则、拥有清晰战略视野的政治家。

他的底蕴,是军垦城赋予他的坚韧、务实与创新精神,是战士集团提供的技术、资本与全球网络支撑。

是彼得罗维奇家族给予的政治启蒙和本地根基,更是脚下这片黑土地和其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转化的无穷力量。

他站稳了脚跟,但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方。

乌国的未来需要新的蓝图,而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绘制这幅蓝图的最佳人选之一。

根植黑土,仰望星空,叶帅的政治旅程,即将驶入更波澜壮阔的深水区。

初冬的基辅,寒风料峭,但马林宫(Mariinsky Palace)内却气氛火热。

一场关于国家预算分配的特别听证会正在进行。长长的橡木桌一侧,是叶帅和他精干的赫州代表团。

另一侧,是几位面色不善的中央部长和资深议员。

“叶州长,赫尔松州申请的额外港口建设资金和新能源补贴,数额巨大。”

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代表某传统能源利益集团的议员奥列格·彼得连科慢条斯理地开口,手指敲打着桌上的文件。

“在全国都紧缩开支的背景下,这是否过于……乐观了?更何况,我们收到不少反馈,质疑这些项目最终受益的是否真的是乌国的国家利益,还是某些……外来的商业伙伴?”

话语中的暗示如同毒蛇吐信,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叶帅身上。

这是基辅旧势力一次蓄谋已久的发难,意图将经济议题扭曲为政治攻击,扼杀赫尔松的上升势头。

叶帅没有立刻反驳。他端起桌上的水杯,轻轻呷了一口,动作沉稳得不似一个年轻人。

他目光扫过对面那些或傲慢、或审视、或幸灾乐祸的脸孔,最后落在彼得连科身上,嘴角甚至牵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彼得连科议员,”叶帅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感谢您对赫州财政状况的关心。您的问题核心无非两点:一,钱从哪里来?二,利益归谁所有?”

他微微侧身,身后的幕僚立刻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到他手中,同时,巨大的投影屏亮起。

“首先,关于资金。”叶帅翻开文件:

“赫州港三期扩建工程,总预算的60%来自国际银团贷款,由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牵头,贷款条件完全市场化、透明化,已通过财政部和国际审计。”

“剩余40%,其中一半来自州财政盈余——是的,得益于农业改革和加工税收,赫州去年实现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财政盈余”

“——另一半,则来自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投资。所有协议均在官网公示,欢迎各位随时查阅监督。”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至于质疑投资者背景……”

“彼得连科议员,您所指的‘外来商业伙伴’,是严格按照乌国法律注册、雇佣超过70%本地员工、依法缴纳巨额税收、并承诺三年内将采购和研发中心逐步本土化的合法企业。”

“难道仅仅因为其资本来源国际化,就要被贴上可疑的标签?按照这个逻辑,乌国是否应该拒绝所有外资,回到封闭自守的时代?这符合我们国家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国策吗?”

彼得连科脸色微变,想要插话,但叶帅没有给他机会。

“第二,关于利益归属。”叶帅切换了幻灯片,屏幕上出现的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曲线。

“这是赫州港扩建后的预期效益模型。未来五年,港口吞吐量预计提升300%,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间接带动物流、仓储、服务业岗位过万。”

“每年新增的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其中大部分将上缴国家财政,充实国库,最终受益的是全体乌国人民!”

他又切换了一张图,是风光电站的模拟运行画面。

“新能源基地建成后,不仅保障本州工业用电,富余电力将并入国家电网,平抑东南部地区的电价。”

“同时,我们承诺,所有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永远属于属于国家!合作协议中对此有最严格的法律保障。我们引入的是资本和技术,而不是出让主权!”

叶帅合上文件,身体前倾,目光如炬,直视着彼得连科和在场所有质疑者:

“议员先生,诸位部长,与其坐在基辅温暖的办公室里,凭借臆想和流言质疑一个正在创造就业、增加税收、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的项目,不如亲自去赫州看看!”

他的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去看看第聂伯河上重新繁忙起来的航道!去看看新建的工厂里工人们脸上的笑容!去看看因为有了稳定供电和灌溉而焕发生机的村庄!看看那些因为‘未来种子基金’资助而得以继续学业的农家子弟!”

“赫州的发展,每一步都合法合规,光明正大!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州之私利,而是探索一条真正能让国家富强、让人民幸福的道路!如果这也是罪过。”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斩钉截铁,“那我叶帅,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但在此之前,请拿出确凿的证据,而不是捕风捉影的指控!”

会场鸦雀无声。叶帅的回应,有理有据,有数据有情怀,更有一种凛然的正气,将对手的刁难衬托得格外苍白和卑劣。

几位中立派的议员开始微微点头。

彼得连科脸色铁青,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准备好的所有说辞在对方坚实的事实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他只能悻悻地嘟囔了几句关于“长远风险需要评估”的套话,便偃旗息鼓。

当晚,叶帅下榻的酒店套房。肖迪帮他按摩着紧绷的太阳穴,轻声道:

“今天太险了,他们明显是有备而来。”

叶帅闭着眼,笑了笑:“跳梁小丑而已。他们习惯了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遇到我们这种把所有牌都亮在桌面上的,反而不知所措了。”

他握住肖迪的手,“放心吧,真正的较量,从来不在台前。”

话音刚落,加密卫星电话响起。是叶风。

“兄弟,基辅那边‘热闹’完了?”叶风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显然已知晓白天的事。

“刚散场。几只苍蝇嗡嗡叫,拍走了。”叶帅语气轻松。

“彼得连科背后是邻国寡头传统的能源管线利益集团,他们怕你的新能源和港口打通,动了他们的奶酪。”

叶风的信息网络总能提供最精准的背景。

“不过不用担心,詹姆斯刚和EBRD的几位董事打完高尔夫,后续贷款不会有任何问题。”

“另外,‘家里’的工程队和设备,下周就以‘技术合作’的名义出发,帮你加快港口建设进度,保证谁也挑不出毛病。”

“谢了。”

叶帅心中暖流涌动。这种来自家族和战士集团无声却强有力的支持,是他能大刀阔斧改革的最大底气。

他们从不直接干预政治,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提供最需要的资源——

资金、技术、乃至国际舆论的悄然倾斜。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叶风正色道:

“你那边越稳固,我们在国际棋局上的空间就越大。别忘了,‘未来之桥’也需要赫尔松这样的桥头堡。”

注意安全,舅舅那边说,有些人狗急跳墙,可能会玩阴的。”

“我知道,伊万诺维奇舅舅已经加强了州政府和我个人的安保等级。”叶帅点头。

挂了电话,叶帅走到窗边,俯瞰着基辅的万家灯火。这座城市古老而复杂,充满了机会,也布满了陷阱。

但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完全依靠外祖父庇护的年轻人了。他有了自己的政绩、自己的团队、自己的民意基础,更有了一个跨越大陆的强大支撑网络。

几次类似的交锋后,叶帅在基辅政坛的威望不降反升。他被视为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更有原则和底线的实干家,一个难以被收买、难以被威胁的强硬对手。

连总统在内阁会议上,都多次以赫尔松的例子,敲打那些效率低下、扯皮推诿的部门。

回到赫州,叶帅推进项目的步伐更快了。

有了基辅的“胜利”和经验,他处理起州内残余的寡头势力更加得心应手。

或分化瓦解,或法律震慑,或利益置换,将那些盘踞在物流、能源领域的“地头蛇”逐一拔除或收编,彻底扫清了发展障碍。

一年后的秋天,赫州港新泊位迎来了首艘十万吨级货轮。

广袤的麦田边,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矩阵成排矗立,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芯片装配厂的流水线上,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一幅繁荣兴旺的景象。

叶帅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显著位置,他被誉为“乌国改革的新希望”、“东欧政坛的明日之星”。

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每次视察归来,都会和肖迪在书房里待到深夜,研究地图,分析数据,筹划着下一步更深入的结构性改革——司法、教育、医疗……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黑暗中的敌人从未消失,只是暂时蛰伏。但他无所畏惧。

他的根,深植于军垦城的钢铁意志,滋养于第聂伯河的黑土沃野,蔓延于战士集团的全球脉络。

这棵由东西方养分共同浇灌的政治之树,已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正准备迎接更大的风雨,也必将撑起更广阔的天空。

他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奋斗,成为一场关于国家重生与全球格局演变的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章节。

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