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大国军垦 > 第3093章 动土里的爱情

大国军垦 第3093章 动土里的爱情

作者:大强67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0: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庄园的铁艺大门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叶帅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肖迪侧头看他,他喉结动了动:

“我妈和姥爷……对婚姻看得很重,尤其是姥爷,总觉得联姻能稳固些什么。”

肖迪指尖在车窗上画着圈,玻璃上的霜花被呵气融出小块透明:

“我带了军垦城的沙土样本,还有咱们培育的‘连理’麦种,他们要是不喜欢我,总会喜欢这些吧?”

叶帅突然踩下刹车,雪沫溅在保险杠上。他转身抓住她的手,掌心烫得像育苗棚的恒温箱:

“别这么说,他们会喜欢你的。”

庄园里的云杉积着厚雪,像披白裘的巨人。

伊凡娜站在门廊下,驼色大衣裹得严实,看见肖迪时,睫毛上的雪粒簌簌往下掉:

“你就是……肖迪?”

肖迪刚要开口,叶帅已经替她答:

“妈,她是我的爱人,也是‘连理’麦种的培育人。”

客厅里的壁炉烧得正旺,老爷子坐在天鹅绒沙发上,银白的眉毛拧成疙瘩。

他面前的红木茶几上摆着个铜盘,里面放着三枚勋章——那是苏联时期颁发的农业功勋奖章,边角磨得发亮。

“叶帅,”老爷子的声音像冻土带的石头,“你该先跟家里说一声。”

“说什么?”叶帅把肖迪护在身后,“说我要娶一个能和我一起在雪地里种麦子的人?”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伊万诺维奇扶着扶手下来,西装袖口绣着家族纹章。他瞥了肖迪一眼,对老爷子笑道:

“爸,我就说叶帅在别尔哥罗德待野了,连规矩都忘了。”

肖迪突然从包里掏出玻璃罐,麦种在火光里泛着金:

“姥爷,舅舅,这是‘连理’麦种,抗寒基因和抗旱基因的表达率都超过40%,能在贝加尔湖畔的冻土上生长。”

伊万诺维奇嗤笑一声:“我们的黑麦产量早就够了,不需要这种杂七杂八的东西。”

“可西伯利亚还有三千万公顷待开发的冻土。”

肖迪往前一步,“这些种子能让那里长出麦田。”

老爷子拿起玻璃罐,对着光看了半天。他手指在罐壁上敲了敲,突然问:

“你知道我的兄弟是怎么死的吗?”

肖迪一愣,叶帅的脸色沉了下去。

“1953年,他带着华夏的稻种去勘察加半岛,想在冻土上种水稻,”

老爷子放下罐子,火星从壁炉里跳出来,“暴风雪把帐篷压塌了,等找到他时,怀里还揣着发芽的稻种。”

他盯着叶帅:“我让你先做出成绩,不是让你在雪地里谈情说爱。下个月的州农业会议,你要是拿不出冻土开发方案,就别想晋升。”

“我根本不想要晋升!”叶帅的声音撞在水晶灯上,“我只想守着试验田!”

“放肆!”老爷子把铜盘扫到地上,勋章叮当作响:

“你以为那些光伏板、试验站是凭空来的?没有家族的支持,你能在别尔哥罗德站稳脚跟?”

伊凡娜突然站起来,把肖迪拉到身边:

“爸,叶帅的性子随他父亲,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肖迪是个好姑娘,昨天我查了她的论文,关于沙枣与西伯利亚松的杂交技术,连莫斯科大学的教授都点赞了。”

“再好有什么用?”

伊万诺维奇掏出份文件,“克里姆林宫的顾问家有个女儿,学农业经济的,下个月就来考察。叶帅要是和她结婚,冻土开发项目能直接拿到国家拨款。”

肖迪的手指掐进掌心,麦种在玻璃罐里轻轻晃动,像在替她发抖。

叶帅抢过文件撕成碎片:“我不需要靠女人换资源!”

“这不是交易,是战略!”

老爷子气得发抖,“当年我哥哥要是肯和当地贵族联姻,就不会冻死在勘察加!”

夜幕降临时,肖迪在客房里整理行李。窗台上的雪被月光照得发蓝,她摸出那枚麦种项链,突然听见敲门声。

叶帅站在门口,睫毛上沾着雪:“我带你去个地方。”

庄园深处有座旧仓库,铁门锈得掉渣。叶帅拉开门,里面堆着一排排玻璃罐,标签上写着“1956年北疆棉花种”“1978年贝加尔针茅”。

最里面的架子上摆着个木箱,里面是件军垦服,口袋里露出半张照片——

很帅气的年轻人正在棉田里和维吾尔族老乡握手,背后是成片的白棉花。

“这是我姥爷的哥哥,”叶帅拿起照片。

“他总说,土地不认爵位,只认肯流汗的人。”

肖迪抚摸着照片:“你姥爷其实……是怕你走他的老路吧?”

“可他忘了,他哥哥最后虽然死了,但那些稻种在勘察加发了芽,现在那里有万亩稻田。”

叶帅把“连理”麦种放进空罐,贴上标签,“明天我就去州政府,把冻土开发方案交上去。没有家族支持,我照样能种出麦子。”

第二天一早,肖迪被争吵声惊醒。她推开门,看见伊万诺维奇把一份报纸摔在叶帅面前:

“你看看!你在别尔哥罗德搞的光伏板项目被曝出来了,说你挪用民政!”

报纸头版是光伏板阵列的照片,标题触目惊心:《贵族后裔的玩物?冻土上的无用功》。

叶帅的脸色瞬间白了,伊凡娜急得团团转:“这肯定是竞争对手搞的鬼!”

老爷子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脸色铁青:“现在知道难了?没有家族的庇护,你的试验田撑不过这个冬天。”

肖迪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翻出邮件:

“我上周给联合国粮农组织发了‘连理’麦种的培育报告,他们昨天回复说,愿意资助咱们的冻土开发项目。”

叶帅眼睛亮起来,伊万诺维奇却冷笑:“联合国的钱哪那么好拿?他们肯定要插手项目管理。”

“那就让他们看!”

肖迪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数据图表,“从种子筛选到基因测序,每一步都有记录。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华夏的农业技术能在冻土上开花。”

老爷子盯着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图,突然问:“你打算怎么说服州政府?”

“用数据,”肖迪指着图表,“‘连理’麦种的亩产比普通黑麦高30%,种植成本降低25%,能让西伯利亚的农民年收入增加四千卢布。”

叶帅补充道:“我还联系了军垦城的技术员,他们愿意派团队来指导种植。华夏的滴灌技术加上这里的耐寒品种,能让冻土变成粮仓。”

老爷子沉默了半晌,突然拿起铜盘里的勋章:

“明天我陪你去州政府。我倒要让那些人看看,我们家族的人,从来不是只会守着庄园的废物。”

伊万诺维奇皱眉:“爸,您这是……”

“你懂什么?”老爷子瞪他,“当年我哥哥要是有这样的技术,也不会……”

他没再说下去,把勋章塞进叶帅手里,“带上这个,让他们知道我们家族和土地打交道的历史。”

州政府会议室里,农业部长看着叶帅提交的方案,手指在桌上敲得飞快:“冻土开发风险太大,我们不能冒险。”

“风险?”肖迪推开门,身后跟着几个扛着设备的技术员。

“上个月我们在贝加尔湖畔试种了两亩‘连理’麦,现在已经长到三十厘米高了。”

她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绿油油的麦田,雪地里的幼苗顶着新叶,像无数个绿色的惊叹号。

技术员播放视频:“这是昨天拍的,抗寒基因在零下十度时仍能正常表达。”

农业部长的眼睛直了,老爷子突然站起来,把勋章放在桌上:

“1953年,我哥哥带着华夏稻种走进冻土;今天,我孙子带着华夏和俄罗斯的杂交麦种回来。土地不会说谎,你们可以去贝加尔湖看看,那里的麦苗正在证明一切。”

会议结束时,部长握着叶帅的手:“拨款下周到位,项目由你们全权负责。”

走出州政府,雪停了。叶帅把肖迪揽进怀里,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老爷子看着他们,对伊凡娜说:“当年我总觉得联姻最可靠,现在才明白,能一起在雪地里种麦子的人,才最该在一起。”

伊万诺维奇走过来,递给肖迪一个盒子:“这是我母亲的遗物,一枚种子形状的胸针,她说能带来好收成。”

肖迪打开盒子,银质的种子上镶着细小的蓝宝石,像结满霜花的麦种。叶帅笑着把胸针别在她大衣上:

“以后,它就是‘连理’麦种的吉祥物了。”

庄园的仓库里,新的玻璃罐被摆上架子,标签写着:“2016年‘连理’麦种培育人:叶帅、肖迪”。

老爷子看着罐子,突然对叶帅说:“明年春天,咱们在庄园里开辟一块试验田,我要亲眼看着这些种子长出麦子。”

肖迪靠在叶帅肩上,看着窗外的雪慢慢融化,露出下面湿润的黑土。

她想起姥爷说的话,贵族不是靠爵位,是靠守住土地的本事。

而她和叶帅,正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跨越两国的土地上,种下属于他们的未来。

深夜的试验站里,恒温箱的绿光依旧亮着。叶帅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记录:

“今日,‘连理’麦种在贝加尔湖畔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五十亩。肖迪说,等丰收时,要请军垦城的老乡来吃新麦做的馒头。”

肖迪凑过来看,在后面加了一句:“还要请姥爷和舅舅来,让他们知道,爱情和种子一样,只要用心浇灌,就能在任何地方扎根生长。”

窗外的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蓝,像一片永不熄灭的星海。

而冻土深处,麦种的根须正在悄悄蔓延,连接着华夏的沙土和乌克兰的黑土,也连接着两个年轻人的过去与未来。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抽枝展叶。

开春时,贝加尔湖畔的育苗棚像撒在雪地上的绿宝石。肖迪蹲在棚里给幼苗间苗,叶帅扛着锄头进来,裤脚沾着新翻的黑土。

“姥爷让人送了批羊粪来,”他把肥料袋放在角落,“说这是庄园里发酵三年的‘黄金肥’,比化肥劲儿长。”

肖迪捏起一把粪肥凑到鼻尖闻,突然笑出声:

“去年在军垦城,你总说羊粪太臭,非要用复合肥。”

“那时候不懂,”

叶帅蹲下来帮她扶苗。“郑教授说过,好种子得配好土,就像好姻缘得经得住磨合。”

他指尖碰过她手背,两个人都红了脸——自从庄园那夜后,这样的触碰总带着初春融雪般的温热。

育苗棚外传来引擎声,瓦西里跳下车,手里举着个保温桶:

“肖迪,看看我带了什么?”

桶里是金灿灿的小米粥,“我妻子学做的华夏早餐,用的是你们寄来的军垦城小米。”

肖迪舀了一勺,米香混着奶香在舌尖散开:

“告诉她,熬粥时滴几滴香油更香。”

“她还说,等麦子丰收了,要跟你学包饺子。”

瓦西里指着远处的冻土,“到时候让这片地长满华夏的庄稼,飘着华夏的香味。”

正说着,伊万诺维奇的车停在棚外。他西装革履,却背着个帆布包,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土壤检测仪。

“你姥爷让我来看看麦种的生长数据。”

他别别扭扭地说,视线扫过肖迪时,突然从包里掏出个木盒:

“这是……我母亲当年在乌克兰农庄收集的黑麦种,抗倒伏基因不错,或许能跟‘连理’杂交。”

肖迪眼睛亮了:“我上周刚测过‘连理’的倒伏风险,正想找抗倒伏基因库!”

她接过木盒,指尖触到盒底刻的小字——1987年,基辅农庄。

叶帅挑眉看舅舅,伊万诺维奇耳根发红:

“别误会,我只是不想项目出岔子。并不代表我就接受你们的关系……”

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你们的光伏板角度计算有误,下午我带工程师来调。”

等他的车走远,瓦西里才憋不住笑:

“叶,你舅舅像块没焐热的冻土,内里其实是软的。”

四月的冻土开始化冻,踩上去能听见冰层碎裂的脆响。有些顽强的小草,已经钻出土地,怯怯的在风中瑟缩着。

叶帅和肖迪带着技术员在地里埋传感器,浅蓝色的线缆在雪地上铺成网,像给大地织了件毛衣。

“深度够了吗?别又马虎。”

肖迪扯了扯线缆,传感器探头没入黑土的深度正好三十厘米——那是红柳根系最活跃的土层。

“你记不记得在沙漠里,我们埋滴灌管,你总把尺子插歪?”

叶帅笑着帮她扶直,“那时候你说,红柳的根想往哪长,由不得尺子管。”

“可现在不一样了,”肖迪望着远处的育苗棚,“这些种子带着两个人的念想,得按规矩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