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大国军垦 > 第2992章 南部兵团的改变

大国军垦 第2992章 南部兵团的改变

作者:大强67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20: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汽笛声穿透晨雾,满载棉花玩具的集装箱货车缓缓驶出十七师物流园。

不到一年时间,王石磊竟然已经成为兵团南部玩具公司技术总监,挂副师衔。

他是兵团战争之后,最年轻高级的领导了,师长王克明常常感慨的拍着他的肩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目送车队消失在戈壁公路尽头,王石磊的手机突然震动,北疆南部四师联合工作组的视频会议邀请闪烁起来。

屏幕里,十七师的经验分享PPT正在滚动播放,王石磊下意识摸了摸胸前别着的棉花小熊徽章——那是他亲手制作的第一件“失败品”改造而成的勋章。

“各师汇报进度!”南疆兵团指挥部玩具总指挥的声音响起。这个总指挥赫然是刘军垦。

镜头切换间,王石磊看到十七师的棉花雕塑基地已是机声隆隆,而南部四师的画面里,战士们还在搬运设备,尘土飞扬中隐约可见“玩具加工培训中心”的红色横幅。

“我们十八师申请先派技术骨干去十七师学习!”

十八师师长在视频里抹了把汗,身后是一群抱着缝纫机的战士。

“我们连里最年轻的文书才二十岁,连毛线都没织过!”

十九师的会议室里,墙上贴着歪歪扭扭的棉花玩具设计草图,师长举着个用铁丝和棉花捆成的“机械恐龙”:

“我们准备结合本地恐龙化石特色开发文创产品!”

会议结束后,王石磊立即组织十七师的技术骨干成立“援南先锋队”。

当他们带着设备抵达十八师时,眼前的场景让人心酸又震撼——训练场上,战士们正用擦枪布擦拭缝纫机,弹药箱里整齐码放着五颜六色的毛线团。

炊事班的大铁锅被改造成染缸,几个老兵蹲在旁边,用树枝搅拌着靛蓝色的染料,蒸汽里飘着淡淡的茶香。

“这是用罗布麻叶煮的天然染料!”

十八师的老班长捧着团紫色棉花,“我们寻思老外不是喜欢纯天然嘛!”

王石磊注意到他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裂口,指甲缝里还沾着没洗净的染料,显然已经反复试验了无数次。

最棘手的问题出现在十九师。他们试图用棉花还原恐龙化石的立体结构,却总在塑形时坍塌。

机械连的退伍兵李建国连续三天泡在车间,把报废的坦克履带拆解成细铁丝,做成恐龙骨架。

“这比修坦克还难!”

他摘下满是棉花絮的护目镜,眼睛布满血丝,“但我们师当年能在盐碱地上种出小麦,还搞不定几个棉花恐龙?”

二十师的挑战来自语言障碍。他们负责制作带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祝福贺卡,几个哈萨克族战士主动当起翻译。

新兵阿依古丽每天教战友们用柯尔克孜语写“平安”“幸福”,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不同语言的祝福语,边角还画着可爱的棉花小羊。

在一次联合质检中,十八师送来的一批玩具被查出填充物不均匀。

当王石磊带队去查看时,发现是负责填充的战士老周偷偷把自家种的棉花混了进去。

“我想着自家的棉花更蓬松!”老周急得直搓手,“没想到反而坏了事。”

原来,老周的儿子患有重病,为了节省治疗费用,他才想出这个办法。

得知情况后,十六师立即组织捐款,王石磊带头把自己的奖金全捐了出去,还联系了医疗专家为老周的儿子会诊。

这件事之后,各师自发成立了互助基金,专门帮助有困难的战士。

随着业务走上正轨,南部四师开始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十九师的“恐龙军团”系列玩具在欧美市场大受欢迎,孩子们不仅能抱着棉花恐龙睡觉,还能通过玩具上的二维码观看科普视频。

二十师的少数民族风情系列,将维吾尔族刺绣和哈萨克族花纹融入棉花玩具,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十八师则开发出“沙漠探险”主题套装,里面的骆驼、胡杨造型玩具都藏着微型太阳能灯,夜晚点亮时仿佛沙漠里的星星。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战士们的转变。曾经扛惯了锄头和枪杆的手,如今能灵巧地缝制出精致的玩偶。

那些在训练场上喊破喉咙的汉子,会为了让玩具的表情更生动,反复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皱眉。

一位退伍老兵在给孙子的信中写道:

“爷爷以前总觉得拿针线是女人家的事,现在才明白,把棉花变成宝贝,和守住这片土地一样,都是咱们军垦人的使命。”

三个月后的庆功会上,南部四师的成果让所有人惊叹。

展厅里,各师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十八师的“丝路驼铃”系列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十九师的恐龙模型仿佛要从展台上跃出。

二十师的民族风情玩偶穿着绚丽的服饰。

还有十六师作为标杆,展示着从最初的“歪瓜裂枣”到如今精美工艺品的蜕变过程。

王石磊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当年军垦战士们在荒漠中开垦农田的场景,与眼前摆满棉花玩具的展厅形成鲜明对比。

他知道,这些柔软的棉花,承载着军垦人不变的信念,正像当年的小麦和棉花一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

“各师注意!”南疆兵团指挥部的通知通过广播传遍每个角落:

“欧盟追加了三百万件订单!我们的绒疆卫士,要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垦人的温度!”

欢呼声中,战士们握紧手中的棉花,眼神里闪烁着坚定与自豪。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而是用智慧和双手,将兵团精神编织进每一件作品,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寒冬的北疆,呼啸的北风卷着雪粒拍打着玻璃窗。

二十师的临时车间里却暖意融融,三十多名战士围坐在长桌前,手中的银针在棉花间穿梭如蝶。

新兵张小雨的指尖被扎出了血珠,在雪白的棉花上晕开一点红,但她咬着嘴唇继续将金线绣成哈萨克族的羊角纹。

“指导员说这批玩具要送给欧洲的儿童福利院,“她轻声道,“不能让孩子们摸到线头。“

隔壁的十八师传来阵阵欢笑声。技术骨干们正围着退役坦克改造的玩具填充机调试。

老班长李铁成把耳朵贴在机器外壳上听运转声,“这声音比当年发动机还顺耳!“他笑着说。

这个由军工机械厂支援改造的设备,让棉花填充效率提升了五倍,却保留着军绿色的外壳和铆钉装饰,成了车间里最特别的“战士“。

而在十九师的“恐龙谷“工作室,一场特别的教学正在进行。

生物系毕业的技术员小王举着解剖图,向战士们讲解恐龙肌肉走向:

“霸王龙的颈部要这样塑形,才能体现爆发力。

“曾经操作挖掘机的大手,此刻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调整棉花纤维,为一只三角龙模型制作布满褶皱的皮肤。

角落里,几个战士正用3D打印笔给恐龙骨架上色,蓝紫色的光在棉絮间流转,仿佛亿万年前的生命在复苏。

这一天,王石磊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订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邮件,希望定制一批“和平天使“主题的棉花玩偶,分发给全球战乱地区的儿童。

消息传开后,整个南疆兵团沸腾了。各师自发成立“和平工坊“,战士们白天完成常规订单,晚上就聚在一起设计新款式。

十六师的维吾尔族战士们用艾德莱斯绸为天使缝制长袍,在裙摆绣上橄榄枝。

二十师的柯尔克孜族姑娘们用羊毛编织出金色光环。

十八师的老兵们则把废旧的军用水壶熔铸成小铃铛,挂在天使腰间。

“这些铃铛的声音,要比枪炮声好听一万倍。“

一位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擦拭着铃铛说。

制作过程中,最让人揪心的是质量把控。

王石磊带着质检组走遍每个师,在二十师的车间里,他发现一个天使翅膀的金线出现了脱线。

当查出是新战士阿卜杜拉为了赶工疏忽时,这个高大的汉子急得眼眶通红。

“我想着早点做完,让孩子们早点拿到……“

他哽咽着说。王石磊没有责备,而是带着他重新缝制,一边操作一边说:

“每一针都连着远方孩子的笑脸,咱们军垦人,慢工才能出细活。“

随着交货日期临近,整个南疆兵团进入了“战时状态“。

但这次没有枪炮声,只有缝纫机的嗡鸣、剪裁布料的沙沙声,还有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在包装车间,战士们用棉花边角料做成小云朵,塞进包装盒里。

“让孩子们打开时,像收到一片会飘的天空。“

文书小刘在贺卡上写下这样的话。

当装载着十万只“和平天使“的专机从省城起飞时,各师的战士们自发聚集在电视前观看直播。

屏幕里,穿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包装箱,阳光透过舷窗洒在棉花玩偶的翅膀上,泛着柔和的光。

王石磊的手机不断震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的现场照片里,非洲难民营的孩子们抱着天使玩偶露出笑容,有的把脸埋进柔软的棉花里,仿佛在拥抱整个世界的温暖。

“老伙计,咱们当年开荒种地,哪想到棉花还能这么用?“

视频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军垦战士擦拭着眼角,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儿子寄来的棉花小熊。

“现在连我的小孙子都知道,爷爷种的棉花能变成天使。“

这场由棉花引发的“新生产运动“,不仅改变了兵团的经济结构,更悄然重塑着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

在二十师的荣誉室里,新增了一面“绒疆记忆“墙,陈列着从第一只歪扭的棉花小熊到精致的和平天使的所有作品。

最显眼的位置,挂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发的感谢状,旁边是战士们写给受助儿童的信:

“愿你们的世界永远像棉花一样柔软、洁白。“

深夜,王石磊站在十六师的棉花雕塑培训基地前。

月光下,新落成的“绒疆博物馆“轮廓初现,设计图上,这里将陈列从军垦初期的农具到如今的玩具生产线,记录着兵团人用双手创造奇迹的历程。

远处,各师的车间依然亮着灯,缝纫机的嗡鸣混着战士们的歌声,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回荡,编织着新时代军垦人最美的篇章。

看着各师汇总上来的年度报表,刘军垦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不愧是我叶叔啊,一个点子,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阿依江难得的露出了小儿女神态,白了他一眼,她从小跟着叶雨泽长大,拿他就当亲爹。

“这是战士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他又不是神,一个点子就能有这么大威力。”

刘军垦咂咂嘴:“我们努力的还少吗?没有合适的点子,大部分努力都会成无用功。”

阿依江沉默下来,刘军垦这句话是对的,俗话说: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若是没有叶雨泽给出这个点子,并且联系好销路,他们也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完全不搭边的东西。

这时候张前进敲门进来,看见两个人都在,挠挠头:

“我的资金放不下去了,他们还都不讲信用,提前还款。”

刘军垦忍不住骂道:“提前还你还不好吗?矫情,我还没听说过钱借出去还不想收回来的?”

张前进瞪他一眼:“大哥,我是靠利息吃饭好吧,都这么提前还款,我靠啥给手下发工资?”

刘军垦大方的一挥手:“我给你们发了!”

阿依江看着自己的男人,心中有些感动,诚然,他犯过错,背叛过自己,但他也同样为了自己放弃了一切。

不然,如今的张前进不会比自己身份低,甚至还可能超过她。

王淑琴怎么可能不提拔自己最得力的手下?

而张前进却甘愿守在自己身边,成为一个不会再有前途的陪衬。

看着张前进,阿依江忍不住说了一声:

“谢谢你……”

月底了,你们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