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八章 招聘学员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第八章 招聘学员

作者:童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1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柳青已经坐在院子里清点柳条。自从接下那二十多个订单,时间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飞快流逝。

林森的200个的订单完成之后,柳青的指尖磨出了血泡,眼圈黑得像熊猫。

目前还有4500个未完成。

爷爷这个老匠人每天都会接到零散订单,根本帮不上忙。

就算爷爷能帮忙,也不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跟她一样不眠不休地拼命。

她是回来陪着爷爷,给爷爷帮忙,让爷爷享福的。

而不是让爷爷为她操心,给她打工的。

何况,她的目标是产业化,虽然爷爷目前没有同意……

“这样下去不行,4500个干完也得过年了,还发展什么...“柳青咬着嘴唇盘算,她望向隔壁王婶家——必须招聘学员。

正想着,王婶家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王婶的女儿小桃探出头来,十二岁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朝这边张望。

“小桃,过来呀。“柳青招招手。

小姑娘蹦跳着跑过来,眼睛盯着柳青手边编了一半的杯垫:“青姐姐,这个花纹真好看,像乌龟壳似的。”

“这叫龟背纹。“柳青笑着拿起一根柳条,“想学吗?”

小桃用力点头,辫子一甩一甩的。

柳青心头迅速闪过一个念头:“去问问你妈妈,还有李婶、张嫂她们,想不想学柳编?我可以教。”

小桃眼睛一亮,转身就跑。

不出半小时,五个村里的留守妇女就聚在了柳家院子里——王婶、李婶、张嫂,还有一位柳青不太熟悉的阿姨和一位头发花白却很精神的老太太。她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手里还拎着没摘完的菜,脸上写满好奇。

“真的给钱?“李婶两眼亮晶晶的,直截了当地问,“编一个多少钱?”

柳青早算好了账:“按件计酬,一个合格的杯垫十块钱,一天能做十多个,不耽误做饭接孩子。”

女人们交换着眼色。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过三万的小村庄,这已经是不错的副业收入。

“我先说清楚,”柳青拿出自己匆忙起草的简单教程,“质量必须过关,我会严格检查。”

“哎呀,我们手笨...”张嫂搓着手,有些犹豫。

柳青笑了:“我爷爷常说,柳编不是天赋,是耐心。”她拿起柳条,“来,我从头教。”

---

爷爷从镇上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

五个妇女围坐在院子里,笨拙地摆弄着柳条,柳青穿梭其间耐心指导。

他的第一反应是皱眉——但看到孙女疲惫却明亮的眼睛,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爷爷!”柳青小跑过来,“我在教婶婶们编杯垫,那个订单太多我...”

“看到了。”爷爷淡淡地应了一声。

柳青没想到爷爷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爷爷蹲在院子里检查柳青编的杯垫,头也不抬地说,“但你得负责把关质量。“

柳青惊喜地蹲到爷爷身边:“您不反对?“

“反对有用吗?“爷爷哼了一声,“网都发出去了,订单也接了。“

柳青知道这是爷爷式的妥协。她小心翼翼地问:“那...我能教她们龟背纹吗?“

爷爷终于抬起头,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确定她们学得会?“

“试试看嘛。“柳青拿出手机,给爷爷看订单留言,“这位杭州的设计师说要二十个一套的杯垫,希望每个都有细微差别,体现手工感。我一个人得编到什么时候去?“

爷爷沉思片刻,突然起身走向仓房。回来时手里拿着几个小木架:“用这个。”

柳青接过木架,发现是几个六边形的简易模具,边缘有细小的凹槽。

“定位架。”爷爷解释道,“把柳条卡在凹槽里,能保证大小一致。你奶奶当年设计的。”

柳青眼前一亮——这简直是为批量生产量身定做的!她忍不住抱住爷爷:“谢谢爷爷!您太厉害了!”

爷爷僵硬地接受了这个拥抱,嘟囔着:“别高兴太早。柳条处理是关键,她们得从头学起。”

第二天一早,五位妇女如约而至。令柳青惊讶的是,爷爷竟然亲自演示了柳条处理的完整流程——从选材、浸泡到剥皮、晾晒,每一步都讲解得极为详细。

“柳编不是编筐编篓那么简单。”爷爷的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你们手里的每一根柳条,都关系着清河柳编的名声。“

爷爷刚讲完,柳青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一个省城的陌生号码。

“请问是柳青小姐吗?”电话那头是个甜美的女声,“我们是'乡野匠心'选秀节目的制作组,看到您的柳编作品非常欣赏,想邀请您参加我们的素人工匠选拔...”

柳青皱起眉头:“选秀节目?”

“是的!获胜者可以获得十万元创业基金,还有专业团队帮您打造个人品牌。“对方语速飞快,“我们导演特意说了,您的外形条件特别好,很有观众缘...”

“抱歉,我没兴趣。”柳青直接挂断了电话。

她刚放下手机,铃声又响起来。这次是个男声:“柳小姐您好,我是张氏文旅的张老板助理。关于上次谈的合作...”

柳青再次挂断,干脆把手机关了静音。她早该想到,网络曝光带来的不全是好事。

接下来的日子,小院变得热闹非凡。每天清晨,妇女们就带着小板凳来报到。

头几天,废品率高达八成,柳青不得不把不合格的杯垫拆了重做。但到第五天,李婶突然开窍似的,一口气编出三个完美无瑕的杯垫。

“我年轻时绣过花,“李婶得意地展示作品,“这柳编跟绣花差不多,都是手上功夫!”

其他妇女虽然慢一些,手法也越来越熟练。

小桃年纪虽小,手却出奇地巧,编出的杯垫比大人的还精致。

柳青负责指导验收,终于有了空闲。

她发现爷爷在院子里拆解一个奇怪的物件——那是由柳条和干草编织成的组合结构,看起来像杯垫,但又复杂得多。

“这是什么?“柳青走过去好奇地问。

爷爷头也不抬:“你王婶的想法。柳草混编,外层柳条,内衬干草,可拆卸清洗。”

柳青拿起一个部件仔细观察。这种设计大大延长了杯垫使用寿命,而且干草的淡黄色与柳条的金棕色形成美妙对比,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这...太聪明了!”柳青惊叹,“王婶怎么想到的?”

“老法子新用罢了。”爷爷难得地露出赞许神色,“过去编粮囤就这么防潮。她改小了尺寸。”

柳青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爷爷,如果我们把这种柳草混编做成系列产品...”

“又想搞花样?“爷爷的表情又严肃起来。

“不是花样,是实用创新!”柳青急忙解释,“您看,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柳编的纹样美感,又解决了实用性问题。而且...”她顿了顿,“阿姨们可以分工,有人专编柳条部分,有人负责草编,最后组装,效率更高。”

爷爷沉默地摆弄着那个样品,良久,叹了口气:“随你吧。但核心纹样必须按老规矩来。”

“好,我编一个给您看看,合格就发广告在社交圈宣传,咱们以后的订单就陆续能接上了。”

说干就干,弄好之后,柳青拍照发在社交圈。

很快就看到了第一个回复,是林森的。

他说:“太棒了,有兴趣长期合作吗?”

柳青的心跳加速,长期合作意味着稳定收入。

她马上回复“非常有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更多传统纹样设计。”

---

几个妇女学会之后,编织速度快了很多。

第一批订单按照顺序陆续打包发出。

“这个寄上海,这个寄杭州...”柳青一边核对地址,一边用爷爷收藏的干荷叶包裹杯垫。

这是老人坚持的要求——不能用塑料泡沫,必须用天然材料包装。

她还特意在每个包装里放了一张手写卡片,讲述龟背纹的历史。

包装好之后,柳青开着爷爷的农用三轮车,带着李婶一起去镇上发货。

邮政所的工作人员听说这些柳编要寄往高端民宿时,惊讶得眼镜都滑到了鼻尖:“这种东西还能卖到大城市?”

李婶关注的是邮费问题。

“邮费怎么这么贵,一个小包裹都要好几十块,这个大包裹的居然三百多块……就没更便宜的寄法吗?”

“柳青心里快速算了算成本,说:“贵是贵点,但这是刚开始,得让客户感受到咱们的诚意,邮费就当是拓展生意的投资了。”

李婶心疼地咂咂嘴:“邮费钱也够买好些材料了。”

柳青无奈笑笑:“镇上就邮政靠谱,别的快递咱也不熟,万一耽误送货、磕了杯垫,损失可比邮费大。等以后订单多了,说不定能和邮政谈合作,争取个优惠价。”

邮政所工作人员也笑着说:“对,订单多了可以找领导申请优惠价格的。”

李婶没有再说话,不过心疼写在脸上。

寄完包裹,柳青在镇上的五金店前停住了脚步。橱窗里摆着几把电动削皮机,标价是二百八十元。

“姑娘,买工具啊?”店主热情的迎过来“这款卖得最好,一个小时能处理五十斤柳条!”

柳青想到爷爷看到电动工具时的表情,不禁打了个寒颤。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要扩大生产,手工剥皮确实效率太低。

“给我留一台。”她最终说“过两天来取。”

回家的路上,柳青拐进了镇上的布料店。她有个想法:为杯垫设计可拆卸的布艺套,既能保护柳编,又能根据季节更换不同花色。

---

客户收到包裹,立刻就把尾款结清了。柳青给大家发了工资。发工资那天,小院像过节一样热闹。

五个妇女一共完成了1992个合格杯垫,平均一个人能赚四千块,柳青按约定支付了现金。

编的最多的李婶拿着崭新的钞票,手都在发抖:“这一个月...比我男人在外打工挣得还多!“

王婶数着钱,突然抹起眼泪:“小桃下学期的补习费有着落了...“

看着大家兴奋地表情,柳青给大家放假一天回家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