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中街,小西门外。
与日本领事区一街之隔,上次林素云便是从这条街走过,被黑龙会的浪人抓住。
人生无常,林素云二人此时该到苏区了吧。
陈湛几人走到交界处,一侧为三阶梯型屋山的中式商铺,门前立有“雕花木招牌”,杂货店陈列箩筐、麻绳等。
还有两个茶楼,其中一个已经被关东军团团包围。
一看便是给军中大人物留的。
另一侧是日式建筑,灯红酒绿,风格独特。
这条街已经被从中截断,擂台高筑,用的是水泥钢筋所造,一丈高,十丈见方。
日本人下很大本钱,看来势在必得。
陈湛目光一闪,凝神扫去,远处有人在日领事区的茶楼二楼拍照,有光芒一闪而过。
居然还是洋人。
金发碧眼,西方人。
再一扫,场中还不止一个,不少一脸白净的白人老爷,站在人群中四处拍照。
三五成群,有男有女,男的西装领带,女的洋装白衣。
看到陈湛带着人走来,这帮拳师在他们眼中都是土包子,穿的灰布青麻,长衫大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哈哈的站桩,练半辈子拳,敌不过一颗子弹。
西洋人,比日本人还要傲慢。
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自卑心理,不然也不会愈发变态,而西方人则是单纯的傲慢,傲慢到骨子里。
五个人,三男两女,转过头拿起相机,“咔擦咔擦”对着陈湛连拍几张。
刚刚要再拍,“噗~”
曝光的灯熄了。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坏了。”为首男子怒喝道。
两人上前查看,发现一枚细小的石子,嵌入中间,穿透铁网,居然将整个相机贯穿了。
陈湛带着这人转头进入会场。
日本人早到了。
高悬条幅,白布黑字书“中日亲善大比武”,侧挂太阳旗,非常醒目。
武器架,立于台侧,陈列日本刀、肋差及中国传统十八般兵器。
不过那就是摆设,这次规定不用兵刃。
左侧靠近日本领事区的方位,设帆布棚座席,日本军官、浪人以及.还有两个西洋人。
陈湛一看便知道,这是要大肆报道、宣扬,日本人真势在必得?
中间坐着的正是三井隼人。
两侧左边是佐藤信长,右边是千叶荣次郎。
当然陈湛不认识千叶荣次郎,但不妨碍能看出他功夫很高。
再往两侧,分别坐着几个武士打扮的人,标准的日本人,一看打扮便知道。
传统的日本和服,素色花纹,款式宽松,袒胸露出黑色毛发。
头顶前部的头发剃光,后部的头发梳成发髻,这种发型叫做“月代头”,其中三个武士将头发束起来,用布卷起“钵卷”,白色布条绑在额头上,上面写着两个日文。
陈湛对身边叶凝真道:“那上面写的什么?”
“必胜.”
陈湛笑了。
呵,确实符合鬼子作风,他们很喜欢搞这种精神激励的玩意,但加一起也比不上一句“列祖列宗在上,孩儿不孝了。”
见到陈湛到来,三井隼人起身相迎。
“陈先生,又见面了,果然不出所料,奉天武林还是要归你统治,如此才有趣。”三井隼人说道。
三井隼人用标准的中文,配上一身白色长衫打扮,站在这群日式和服之中显得极为突兀。
不知道以为他才是中国人,混到日本人当中。
他虽然与身边日本人格格不入,但却没人敢说,此地以他为主。
“看来日本方以隼人阁下为主,总该要亲自出手吧?”陈湛面无表情,淡淡回应。
“那是自然,不过这里恐怕只有陈先生值得我出手。”
陈湛身旁的赵玉亭有些不忿,觉得这小日本太狂了,两人都三十多岁,自然不服。
不过霍殿阁在侧,他不敢主动开口。
很快三井隼人也注意到霍殿阁。
“霍先生也来了?还真是罕见,两年前我到津门挑战各路名家,您不吝赐教,记忆犹新啊。”三井隼人话语客气,但其中却带着一丝挑衅意味。
赵玉亭没想到师傅居然认识此人,看向霍殿阁,却看到霍殿阁脸色有些难看。
“三井阁下,没想到在这见面,幸会。”
语气很淡,但能听出一丝惊讶,没想到日本方主持比武的是三井隼人。
两年前三井隼人确实到过三五国术馆,当时赵玉亭和孙玉龙正好去了南方,对方几乎顷刻打伤几个弟子。
而且点名要挑战的李书文!
他自然要出手教训,但交手才发现,三井隼人的武功高的恐怖,他比对方大十几岁,却落入下风。
最后用了八极大架子中的搏命招数,才勉强平分秋色。
当时感觉,三井隼人还有余力。
如今两年过去,三井隼人游历大江南北,那种狂妄的性格,居然没被人打死
“期待与霍先生再次交手了。”三井隼人目光灼灼,
但被陈湛打断,“隼人阁下,还是先和我交手吧,霍师叔是长辈,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三井隼人听了,上前几步。
凑到陈湛身边,在耳边淡淡说道:“无妨啊,反正都要死。”
陈湛听后也笑了:“隼人阁下成亲了吗?”
三井隼人一愣,不知道为什么说起这个,但还是笑着回应:“醉心武道,不求红尘。”
“那日本人不讲究留后?三井家如此大产业,岂不是荒废了?”
三井隼人精通中文,他身后两人佐藤信长和千叶荣次郎也懂中文,但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只有三井隼人哈哈哈大笑起来。
“嘴上功夫了得,陈先生最好到台上也能如此。”
陈湛不再跟他争辩,走向一边案板,生死契约,一张张的铺着,笔墨纸砚,红泥画押,准备很充足。
“生死契约,该是真的吧?”陈湛看向三井隼人,日本人说话不算话不是什么稀奇事。
三井隼人带人走过来:“自然,比武就是要生死不论,不杀人,那是表演了,你觉得呢?”
“有道理,隼人阁下想的周到,还专门找了西方记者,真是不留后路啊。”
陈湛虽然恶心西洋人,但在这片场地,此举还真有利于自己这方。
最起码一点,西洋人一样看不起日本人,所以会公正报道。
“比武讲究公平公正,我向来尊重武士道精神。”三井隼人道。
陈湛再看桌上生死契约书,一共十六张,按理说双方各自出八人。
提起笔,签上四个名字,按上手印。
“额阁下这是什么意思?”佐藤信长不解道。
“详细看了比武规则,没说一人只能出场一次,陈某想多打几个人,不可以吗?”陈湛笑道。
“可”
“没关系,你们日方随意,我不介意车轮战。”
佐藤信长还想再说,被三井隼人拦住,“无妨的,陈先生愿意,打十个我都满足他。”